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湘教版)(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湘教版)(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24 08:5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湘教版 八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
目 录
课标解读
考点梳理
当堂达标
核心突破
01
02
04
03
一、课标解读
考点 课标解读(2022年版)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地形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的特征;
中国的气候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气候的特征;
简要分析影响中国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中国的河流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河流的特征;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课标解读
思维导图
二、考点梳理
(一)东北-西南走向山脉
主要在东部
1
2
3
4
5
6
7
①大兴安岭
②太行山
③巫山
④雪峰山
⑤长白山
⑥武夷山
⑦台湾山脉
中国的主要山脉
“大太巫雪长武台”
(二)东-西走向山脉
①天山
②阴山
③昆仑山
④秦岭
⑤南岭



1
2
3
4
5
北天阴,
中昆秦,
南南岭。
(三)南-北走向山脉
贺兰山
横断山
中部
1
2
3
4
(四)西北-东南走向山脉
阿尔泰山
祁连山
中部
5
(五)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西南
中国的主要山脉












序号 地形区 序号 地形区
① ⑦
② ⑧
③ ⑨
④ ⑩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
平原
东南丘陵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中国地势特征
>4000米
<500米
1000-2000米
第一阶梯
高原为主
第二阶梯
高原、盆地为主
第三阶梯
平原、丘陵为主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中国地势特征
第一阶梯
高原为主
第二阶梯
高原、盆地为主
第三阶梯
平原、丘陵为主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中国的地势对气候与河流的影响
①我国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沿海与内陆的联系
②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③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1月气温分布规律
①南北温差大
②气温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③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线
②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温度较低
①全国普遍高温
7月气温分布规律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划分依据:活动积温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青藏高原高寒区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雨极:台湾火烧寮
干极:新疆托克逊
特征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高温多雨
低温少雨
亚欧大陆内部
太平洋
印度洋
西北风
东南风
西南风
中国干湿区的划分
划分依据:蒸发量和降水量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中国气候特征
类型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广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高温,
冬季寒冷,
全年降水少。
高原山地气候
海拔高,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
中国主要气候类型
中国的河流
外流区为主
河流水文特征:
径流量、汛期、水位变化
含沙量、结冰期等
河流水系特征:
长度、流向、支流、流域面积等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 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
干流形状 呈“V+W”形 呈“几”字形
水文特征 干流汛期长,水量和年径流量大,无结冰期 含沙量大、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
地位 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主要支流 汉江:长江最大支流 雅砻江、嘉陵江、湘江、赣江等 渭河:黄河最大支流
洮河、湟水、汾河等
注入海洋 东海 渤海(内海)
长江、黄河特征对比
长江 黄河
流经 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流经省区 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和苏沪(11)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到豫鲁(9)
河段特征 上游 源头—湖北宜昌:流经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源头—内蒙古河口: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 宜昌—江西湖口:河道弯曲,支流多,水患频发 河口—河南桃花峪: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
下游 湖口—入海口:水流平稳,江阔水深,具有发展河运的优势 桃花峪—入海口:水流缓慢,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长江、黄河特征对比
长江:
①“水能宝库”,长江上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②“黄金水道”,四川宜宾以下四季通航,通航里程长;
③为沿岸地区提供丰富的水源,其中长江中下游平原被誉为“鱼米之乡”,成都平原称为“天府之国”;
黄河:
①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②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水源,“塞上江南”;③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
长江、黄河的奉献(作用)
三、核心突破
中国地势特征及对我国的影响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此外,我国气候还有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原因是:我国处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外流河地理位置 代表河流 水量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东北地区 黑龙江、松花江等 丰富 较长 小 长
北方 黄河、海河等 较小 短 大 短
南方 珠江、长江等 丰富 长 小 无
主要内流河 水源补给 汛期 水量 流程
塔里木河等 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夏季 小,冬季甚至断流 较短
我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黄河水患及解决措施
黄河的综合治理:
①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植树造林、修建淤地坝、缓坡改造梯田等
②下游华北平原地区加固堤坝;
③修建水利枢纽工程,调蓄下游洪峰。
四、当堂检测
读我国四条重要山脉走向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条山脉中,不属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太行山 B.天山 C.昆仑山 D.大兴安岭
2.关于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的叙述,正确是(  )
A.①是黄土高原 B.③是柴达木盆地
C.⑥是塔里木盆地 D.⑦是东北平原
B
D
右图是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完成18-19题。
3.对该城市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全年炎热干燥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全年高温多雨
4.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城市位于 ( )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高原气候区
C
B
5.诗歌和谚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对下列诗歌或谚语解读不恰当的是( )
A.“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B.“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特点
C.“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形象地反映了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形象地反映了海陆位置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6.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其时间分布规律是( )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C.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D.沿海多,内陆少
C
B
7.《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下列措施与图中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最相适应的是( )
A.①——管控航运,保护生态环境 B.②——严禁建水电站,保护水力资源
C.③——疏通河道, 加强防洪能力 D.④——禁止耕作,防止水土流失
C
读下列“黄河示意图”和“水文站数据资料图”,完成8-9题。
8.从河口到陕县,黄河年平均含沙量剧增。其泥沙主要来自下列地形区中的(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9.根据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中下游含沙量都很大 B.年平均流量从下游往上游递减
C.上游段含沙量相对最少 D.年平均含沙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