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芣苢》名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芣苢》名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3 22:3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芣苢》名师教学设计
【单元知能对标】
必备知识 学科能力 学科素养 高考内容
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沈英甲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林为民 “探界者”钟扬/叶雨婷 学习理解能力:观察记忆、信息提取、分析概括、领会理解 实践应用能力:应用交际、解释推断、解决问题、策略运用 创新迁移能力:发散创新、批判赏析、内化完善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1.重点字音、字形、词语等 2.文章的主要观点 3.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及作用 4.“探究新闻类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是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一个高频考点
第5课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李斌
第6课 芣苢/《诗经·周南》 插秧歌/杨万里
【课文内容分析】
层次、内容
《芣苢》是《诗经·周南》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带。《周南》为十五国风之一,大多数诗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芣苢》是周代南方妇女在劳动中即兴口唱的民歌,明快而优美,是一首有着浓厚生活气息的劳动之歌。
《芣苢》的结构比较特别,虽然《诗经》中的民歌多用重章复沓,但《芣苢》尤为突出。如第一章中,先以“采采”形容芣营生长得茂盛,“薄”“言”是无实义的助词,“采之”写出了采收劳动的情景。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重复第二句结构,只改动一个字(将“采”改为“有”)。所以第一章唱的就是:茂盛的芣苢啊,采呀采,采到了!第二章第三章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改为“掇”“捋”“袺”“襭”)。依这三章的内容,可以把这六字分三组,首先是“采采”即可采得,也就是“有”,这是概略地叙述采集劳动。然后是“掇”“捋”,这是对采芣苢动作的具体描写,或摘取,或持取,真切又生动。最后是“袺”和“襭”,两个字皆是“衣”部,或是手提起衣襟兜着,或是以腰带掖起衣襟来兜着,都是以裙襟盛取采得的芣苢的动作的具体描写,展现了一幅集体采摘的动人劳动场景。在这六个动词的变化中,表现了芣苢越采越多,从采获写到收盛,直到满载而归的情景,切合劳动过程,既是源自生活,又深具艺术匠心。
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说:《芣苢》以“韵分三章,章四句,然每二句只换一字,实六章,章二句也”。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不断变化,其余的诗句重章复沓,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节奏,切合采摘芣苢劳动的轻快动作节拍,表现了她们歌声中的喜悦心情。清代王鸿绪等撰《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引元人吴师道说:“此诗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这个“乐”,是采摘带来的欢乐情趣,是歌唱者的丰收喜悦,是劳动之美的体现。所以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采集芣苢,传说是古老的习俗。《毛传》说“芣苢,车前,宜怀妊焉。”《毛诗序》解释《芣苢》题旨说“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因为相传食芣苢能受胎生子,且可治难产,故周南女子会基于繁衍种族的观念而采集,《芣苢》就是采集劳动时所唱的欢乐歌谣。《韩诗》及汉以来论诗者大都以芣苢宜子来解说诗意,朱熹《诗集传》说:“化行俗美,宗室和平,妇人无事,相与采此芣苢,而赋其事以相乐也。”
当然,采集芣苢的目的还有多种说法,如可治恶疾,又有清代学者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所说“野人亦煮啖之”等,都可备一说,但多与《芣苢》意境优美、节奏明快的风格不尽相合。
二、艺术特色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
【学情整体分析】
《芣苢》是一首描写妇女们采摘芣苢的劳动歌谣,全诗洋溢着欢愉之情。无论是从其简练的语言还是其独特的艺术手法,都堪称《诗经》中的经典篇章。“芣苢”即车前子,古人认为车前子可以治妇女不孕或难产之症,这使得文中的主角是妇女顺理成章,同时也由此映射当时社会和谐稳定,才会出现这样洋溢欢乐的景象。《芣苢》中采用叙述平凡的事物,以表达情感寄意的方式为主,通篇无一“乐”字,却无不让人感受到其中呼之欲出的愉悦气氛。
学情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活动准备】
一、任务专题设计
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展开联想,感受诗歌描写的欢乐的劳动情景,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目标设计
1.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课文
2.引导通过诵读和联想,理解两首诗的人文主题:体会诗中所表现出的劳动之美
3.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指导古诗赏鉴能力的提升。
4.整体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三、教学策略设计
《芣苢》: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诵读诗歌,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概括诗歌的主旨,积累《诗经》名句,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四、教学方法建议
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古诗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评价。
2.联想劳动场面,体会劳动者的愉悦和劳动之美。
难点:1.引导进入情境,切实感受劳动的崇高和美丽。
2.鉴赏评价。
六、教学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导入
导入语一:
《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后的新教材在高一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古典诗歌文化常识,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导入语二: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圣人以为不习《诗》,都没法子说话,一开口就是鄙陋庸俗。它的语言方式就是谦谦君子雍容揖让的典雅之风。我们已经通过《关雎》和《蒹葭》倾听了先民的歌唱,领略了中国诗歌源头的美丽。今天,我们继续聆听先民的心声《芣苢》。
教学策略:谈话讨论式教学:以教师主导下漫谈式导入。
设计意图:课前导入可依据学情做具体的调整,争取让学生激发关注和学习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信息提取和领会理解的能力
教学精讲
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1.熟读文章,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采采”形容芣苢长得茂盛,“薄”“言”是无实义助词,“采之”写出了采收劳动的场景。
2.你觉得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
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开始是泛言采摘,最后是满载而归,欢乐之情也从这一过程表现出来。诗歌反复地描写劳动的过程,形象地表现了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教学策略: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解,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提高信息提取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深入理解——鉴赏评价
1.朗读《芣苢》,体会文章在句式上有何特点?
明确
(1)声韵上的特点。
灵活运用了双声叠韵之手法,全诗总共变换了六个字,在声韵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特点。第一句中的“采”(cǎi)和第二句中的“有”(yǒu)由于古代语音演变,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具有双声和叠韵的特点,但第三句中的“掇”(duō),第四句中的“捋”(luō),第五句中的“袺”(jié),第六句中的“襭”(xié),至今仍然具有双声和叠韵的特点,这使得其节奏舒卷徐缓,也在内容中形成了动作的进程和情感的变化循序渐进之效,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以及情感体验上都耐人寻味。
(2)用词上的特点。
灵活多样的用词,把采摘芣苢的动作描绘得具体准确而生动,几个环节分置于三章之中,三章互为补充,在意义上形成了一个整体,一长三用,曼妙非常,无不体现出诗人敏锐细致的洞察力以及纯熟的语言驾驭能力。
教学策略:在尽量简单的沟通当中,争取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深邃的思想,激发关注和学习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兴趣。
2.体会《芣苢》内在之美,《芣苢》一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芣苢》全篇以赋为主要手法,描写妇女采摘芣苢这一简单的事件,表现人民热爱劳动的勤劳朴素的品质。全篇没有出现一个表达主观情感色彩的词,但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欢快的劳动节奏,氛围是极为和谐的。这样的和谐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只有在太平盛世,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才会有闲情逸致享受劳动的美好,才会出现和睦的集体劳作景象。因此,诗人对当时和谐社会的社会氛围的喜爱之情也不言自明。
学习策略:发现教学法:由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把握文章主要信息。
设计意图:重点引导理解《芣苢》内涵以及《诗经》的地位。引导学生读有思、思有得、得能言,从而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分析概括、领会理解的能力,培育整合与语理、欣赏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重点引导理解《芣苢》内涵以及《诗经》的地位。引导学生读有思、思有得、得能言,从而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分析概括、领会理解的能力,培育整合与语理、欣赏。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