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秋 天
教学目标
1.认读“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3.认识自然段。
4.借助图文阅读,丰富对秋天的认识。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3个偏旁。认识自然段。
教学难点
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3个偏旁。认识自然段。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3个偏旁,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偏旁。要简单讲解偏旁的含义——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从前称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现在把合体字的组成部分统称为“偏旁”。本课的3个偏旁,都是由以前学过的字变化而来的。可以通过再现以前学过的“木、口、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字变成偏旁后的差别,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偏旁表义的特点建立偏旁和字义之间的联系。
要注重渗透多种识字方法,降低识字难度。如“秋、叶、会”等合体字可以在学会新偏旁的基础上采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有的可以通过做动作来帮助学生记忆,如“飞”就做张开双臂飞翔的动作;“片、个”都是量词,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说说“一片( )、一个(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加深对字的印象;有的可以建立文字与图片的联系,如“树叶、秋天”;有的可以对比着认一认,如“大”可以结合“小”字来识记,让学生初步知道有些字词有相反的意思。教师在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常用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识记字形并充分交流,力求做到一字多法,一法多用。
还可以用熟字组成新词,引导学生巩固识字,扩展词汇。如“秋天、天气、大树、树叶、纸片、个子、飞鸟、飞走”。
本课写字要在巩固撇、捺写法的基础上,学写新笔画横撇。教师在范写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本课要写的4个生字中,“了”和“子”、“人”和“大”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加以区别,指导学生在写好“了、人”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写“子、大”。
朗读指导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秋天》是本册教材也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个课文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要让学生明确读正确就是能读准字音,读出轻声、儿化、变调等;读流利就是不单字读,要努力做到连词读,不丢字、添字,能正确停顿等。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重点指导:读准轻声字“了”,应在熟读中形成“轻而短”的发声技能;读准“一”字的变调,应根据注音读正确、读熟练。还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分别读不变调和变调的带“一”的词语,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变调带来的音韵美。
关注词语连读,不唱读。在读好轻声词语的基础上,将词语放入短语中,如“天气凉了”“树叶黄了”“秋天来了”。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等方式适当体会这一类短语的节奏。困难较大的还可以采用在短语下画线的方式提示注意连读。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或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美丽的秋景,在朗读中自然流露对秋天的情感。
阅读理解
《秋天》是一篇介绍秋天的短文,描写了秋天到来时天气、树叶、天空及大雁活动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全文注音并配以插图,旨在让学生借助拼音识字、朗读及认识事物。
导入部分建议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尤其是四季如春的地区更需要提供图片,以便于学生建立秋天天气转凉,树叶变黄等直观感知。
大多数地区的学生对秋天树叶黄了、落了的景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大雁南飞的情景,可能不熟悉,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图片、复述生活经验等直观手段,增进学生的了解,引领学生走进秋天的情境。
《秋天》是本册教材也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个课文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认识自然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要结合课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段——课文是由一个一个自然段组成的,每个自然段开始都会空两格,空两格就是表示一个自然段的开始。建议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1)用多媒体演示使自然段逐段变色,让学生一边看,一边数数有几个自然段。(2)在课本上标注每一个自然段的序号。认识自然段为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奠定了一定基础。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从“天气、树叶、天空、大雁”这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特征,可以通过表演、图片、视频等方式,体验和感受景物的变化,体味秋天的情趣。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可通过把“那么”换成“非常、很”等,帮助学生理解“那么”表示程度深,再通过朗读加深体会。
“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这个句子的教学,教师可以借助插图,或者提供大雁南飞时两种不同队形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一会儿……一会儿……”表示变化快,再通过朗读加深体会。
积累运用
在正确、连贯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背诵课文。
《秋天》语句长短不一,且分成3个段落,学生背诵的难点在于“长”。教学时宜“化长为短”,先根据所写的事物分别背诵,再按顺序将短句串联起来,背诵全文。学生的背诵方法不局限于上述方法,应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背诵。
《秋天》用通俗易懂的语句,描写了秋天里事物的变化,常用的句式是“什么怎么样”,比如“天气凉了”“树叶黄了”等。这样的认识方式和表达句式,学生可以迁移到对秋天的认识中。教学时可以借用课文中的插图——“松鼠储粮图”,引导学生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说秋天的变化:高粱……果树……松鼠……这样的说话活动,既丰富了学生对秋天的认识,又丰富了学生的语句积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大雁南飞的图片、秋景图片。
2.关于本课的教学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准备:1.多种树叶实物。
2.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搜集秋天的果实、植物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秋、气、了、树、叶、片、大、飞、会、个”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
2.认识自然段。
3.正确朗读课文,读好“一”的不同读音。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活动1激趣导入
秋天是个神奇的魔术师,他来到天空,天空变得蓝晶晶的;他来到田野,稻田变得金灿灿的;他来到果园,苹果变得红彤彤的;他来到小朋友们中间,女孩子们的纱裙,变成了五彩的毛衣。现在这个魔术师就来到了我们中间,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活动2创设情境
课件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活动3揭示课题
秋天的景色真是迷人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图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板块二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活动1初读课文,认识自然段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段,并示范标注序号。
课件出示 课文是由一个一个自然段组成的,每个自然段开始都会空两格,空两格就是表示一个自然段的开始。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分清每个自然段。
①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4.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5.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活动2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1.认读“秋天”,识记“秋”字。
(1)课件出示“秋天”,提问:谁能根据拼音读一读这个词语?谁能用“秋”字组成不同的词语?
(2)导学:“秋”可以拆成哪两个字?这两个字合起来表示什么意思呢?
预设:“秋”由“禾”和“火”组成,表示谷物成熟。
课件出示 四季中的第三季←秋=禾+火→表示谷物成熟
2.凭借经验,自由认读“气、大、会”。
(1)提问:你认识哪个字?请领着大家读一读。谁能用这个字组一个词?(课件出示)
(2)探究: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
预设:“气”是象形字,运用字理识字;“会”由“人+云”组成;“大”由“一+人”组成,“小”是“大”的反义词。
课件出示 字理:气,象形字。甲骨文的“气”字是依次排列的三条横线,中间横短,很像云气横飘的形状。金文为了体现和“三”的区别,将上面与下面的两横变为曲笔。小篆则三横全变曲笔。本义为云气。后来泛指一切气体。引申为气候、气势、气质等义。
(3)认识人字头。“人”字作偏旁时变“扁”了。
①教师讲解偏旁的意思——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从前称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现在把合体字的组成部分统称为“偏旁”。
②引导学生观察“人”字作偏旁时的变化。
预设:“人”字作偏旁时变“扁”了。
3.借助插图,认读“树、叶、飞”。
(1)出示课文插图,提问:谁能说一说图中有哪些事物?
(2)熟读生字“树、叶、飞”。
(3)认识木字旁、口字旁。
导学:比较一下“树”与“木”、“叶”与“口”,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木、口”分别是“树、叶”的组成部分,称为木字旁、口字旁,作偏旁时变“瘦”了。
4.比较多少,认读“片、个”。
(1)课件出示词语“一片叶子、一个汉字”,提问:谁能读一读?还可以用“一片、一个”表示哪些事物?
(2)课件出示“一片片叶子、一个个汉字”,提问:谁能读一读?这与“一片叶子、一个汉字”有什么不同?
预设:“一片、一个”表示单个;“一片片,一个个”表示很多。
(3)初步了解量词。教师结合“一片片”“一群”讲解。
(4)游戏:老师来说“一”,你们来说“多”。
举例:一只大雁——一只只大雁;一群大雁——一群群大雁;一棵大树——一棵棵大树;一片树林——一片片树林。
活动3集中认读本课生字和偏旁
课件出示 生字 秋 气 了 树 叶 片 大 飞 会 个
偏旁
设计意图 认识自然段和识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结合课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段,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为学生阅读理解奠定基础。
板块三 朗读课文,正确流利
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朗读课文的要求。
读正确就是能读准字音,读出轻声、儿化、变调等;读流利就是不单字读,要努力做到连词读,不丢字、添字,能正确停顿等。
2.教读轻声。
(1)出示“了”字。这是一个特别的字,在本课读轻声le。“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要点:轻声字的朗读要领是“轻而短”。教师示范,学生跟读。
(2)出示带“了”的词语:凉了、黄了、来了。谁会读这些词语?哪些词语也带“了”字?
3.教读变调。
(1)课件出示带“一”的词串:一片片叶子、一群大雁、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2)教师先用“不变调”的方式朗读,再用变调的方式朗读。要求学生比较一下两种读法,说说觉得哪一种好听。
(3)比较后总结:变调更好听。
(4)教师领读,直至熟练自如、顺口顺耳。
4.教读儿化音,提示易错音。
(1)“一会儿”为儿化音,教师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指名读词语“儿子、女儿”,与儿化音区分开。
(2)提示易错音。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人”是翘舌音。
5.尝试自读。
(1)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句一句地读正确。
(2)指名朗读课文。
6.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第1、2自然段,教师先一个分句一个分句地领着学生朗读,再一个整句一个整句地领读。第3自然段,教师示范读出惊喜的语气,学生模仿朗读。
(2)师问生答,读顺长句。
什么从树上落下来?——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一片片叶子从哪儿落下来?——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怎么样?一会儿又怎么样?——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设计意图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秋天》是本册教材也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个课文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让学生明确读正确和读流利的要求,为学生朗读指明方向,同时重点指导轻声字“了”和“一”字的变调,夯实语文的基础知识和朗读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了、子、人、大”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活动复习导入
1.找部首游戏。
课件出示 找出下列字的部首。
树 叶 会
2.开火车读词语。
课件出示 秋天 天气 树叶 一片片 大雁 飞来 一会儿 一个
3.导入:大自然是幅多姿多彩的画卷!秋天的大自然五彩缤纷。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秋天,看看秋天有哪些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
设计意图 首先恰当利用游戏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偏旁和词语,为本节课阅读理解课文奠定基础,然后导入第二课时的教学,并且在导入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完成学习目标做好准备。
板块二 朗读感悟,了解秋天
活动1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秋天景物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丽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交流:秋天到了,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
预设:(1)天气凉了。(2)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2.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秋天大自然的变化。
(1)说一说夏天和秋天的气温有什么不同。
预设:夏天气温有30℃左右,天气炎热;秋天的气温只有10℃左右,天气凉爽。
(2)展示课前师生准备的各种树叶的标本,说说夏秋季节树叶的不同。
(3)感受“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课件出示句子和图片)
(4)结合PPT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要用“一片片”,并鼓励学生掌握借助课文插图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5)提问: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6)拓展:全面感受、认识秋天树叶颜色的变化。
引导:(课件出示秋天的桦树、松树、枫树的图片)这是老师昨天在公园里拍下的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秋天到了,杨树的树叶变黄了,松树的叶子还是绿的,枫树的叶子却变红了。
小结:秋天到了,很多树的树叶都变黄了,有些树的叶子却还是绿的,还有些树的叶子变红了。小朋友们可以做一个有心人,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留心观察,看看哪些树的树叶变黄了,哪些树的叶子仍然是绿色的,哪些树的叶子变红了,叫不出树名的可以向爸爸妈妈请教。
(7)欣赏秋天大自然的迷人景色。课件出示秋天五彩斑斓的风景图片和句子“秋天的大自然,层林尽染,五彩斑斓,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3.指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表达秋天的变化。
(1)教师在句子上画好停顿符号。
课件出示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2)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引导:老师给句子加上了几根小魔法棒,看到小魔法棒,我们就要稍稍停一停,这样朗读句子更好听。“凉、黄”写出了秋天的天气和树叶变化的特征,要读重音。树叶轻轻地、慢慢地从树上落下来,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从树上落下来。
(3)教师范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4.阅读图文,交流秋天的变化。
(1)指导学生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交流。
描写秋天事物的变化,常用的句式是“什么怎么样”,比如“天气凉了”“树叶黄了”等。
课件出示 句式:什么怎么了
解析: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时,可以用“什么怎么了”的句式。描写时先确定“什么(事物的名称)”,再写“怎么了(事物的变化特点)”。如,秋天来了,枫叶红了。
(2)借用插图说。
秋天来了,还有哪些事物也发生了变化?请你结合课文插图(课件出示)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秋天来了,什么怎么样。
预设:秋天来了,松鼠开始储藏食物了;秋天来了,高粱红了;秋天来了,苹果熟了……
(3)跟着老师边读边说。
请你跟老师朗读另一篇《秋天》,说说作者写了哪些秋天的事物,各有什么变化。
课件出示 秋 天
田野里,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棉花吐絮了,露出洁白的笑脸。红玛瑙似的高粱点着头,好像在说:“丰收的季节真美丽!”
果园里,苹果的脸涨得通红。石榴笑得咧开了嘴。水灵灵的葡萄,红彤彤的枣,随风送来一阵阵清香。
预设:秋天到了,田野里的稻子熟了;秋天到了,田野里的棉花吐絮了;秋天到了,田野里的高粱红了;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脸涨得通红;秋天到了,果园里的石榴笑了;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枣子红了。
(4)联系生活继续说。
秋天来了,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发生了变化?请你继续说:秋天到了,什么怎么样了。
预设:秋天到了,谷穗黄了;秋天到了,鸭梨熟了;等等。鼓励学生能用句式连着说。
活动2学习第2、3自然段,了解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
1.自由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课文,思考:第2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
预设: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写天空的蓝和高;第二句话写雁群南飞和队形的变化。
2.了解秋天的特征,感悟秋天的美丽。
(1)探究1: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征?“那么”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给“那么”换成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吗?
课件出示
(2)指导学生朗读“天空那么蓝,那么高”。
“那么”语速慢一些,语气重一些;“高、蓝”稍微重一些,突出天空的美丽。
(3)探究2:(课件出示大雁南飞图片)秋天南飞的雁群有什么特征?“一会儿……一会儿……”有什么作用?
预设:“一会儿……一会儿……”写出了大雁飞翔时队形变化快。
(4)指导朗读这句话:语速稍快,重读“人”和“一”字。“一会儿”读出儿化音。
(5)拓展。
课件出示 大雁南飞与秋天的关系。
大雁是候鸟,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表演:大雁“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然后请一组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一起朗读第2自然段,作为配音。表演后评议:这些“大雁”的队形排得怎么样?
4.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一边听一边想:老师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好,让你感受到秋天很美丽?老师读完后请你们来评价。
(2)学生评价。
预设:我觉得老师“那么蓝、那么高”读得好,让我感觉秋天的天空很美丽。
教师小结:秋天的天空,云朵很少,天空看起来特别蓝,也显得特别高。
预设:我觉得老师“一会儿、一会儿”读得很好,让人感觉到大雁常常变换队形,很有趣。
①相机引导:你说得真好,看来你读懂“—会儿”的意思了,它表示时间短。大雁南飞,一般要飞几千公里,常常变换队形,可以节省体力。
②指导朗读:大雁在天空中不断变换队形,就像一幅一幅美丽的图画。谁能来读读这句话,读出这种美的感觉?
(3)引导学生朗读:你们也一定能读出秋天的美丽,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请同桌评一评。
(4)全班同学齐读第2自然段。
5.指导读好感叹句。
(1)(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朗读指导:这是两个感叹句,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啊”语调要拉长,声音要洪亮,饱含喜悦之情。
(2)鼓励学生试读。
活动3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特征的?
2.交流。
预设:课文是从“天气、树叶、天空、大雁”这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特征的。
3.小结:《秋天》是一篇描写秋天的短文,描写了秋天到来时天气、树叶、天空及大雁活动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 根据低年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上教学设计中出示形象的图画,图文结合,可以让学生对秋天的美丽产生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联系生活说说秋天的变化,这样的说话训练,既强化了学生对秋天的认识,又丰富了学生的语句积累和表达;让学生组合扮演大雁变换队形,在游戏中动一动,加深对第2自然段的理解;教师范读、指导朗读,在评价中理解词语“多么、一会儿”的意思,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丽,并能通过朗读表达秋天的美丽。
板块三 理清顺序,背诵课文
活动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1.秋天来了,事物都会悄悄地发生变化。请你根据事物的变化,将句子说完整。
课件出示 天气__________;树叶__________;叶子__________;天空__________;大雁__________;秋天__________。
2.课文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秋天的。请你观察课文插图,图文结合,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预设:课文是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写的。
3.现在请你对照插图,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完整地介绍一下秋天。
提示:天气——树叶——叶子——天空——大雁——秋天。
4.练习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 教学中注重背诵方法的指导。课文语句长短不一,首先“化长为短”,采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说课文描写的景物。然后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描写顺序,通过关键词语的提示,按顺序将短句串联起来,一边背诵一边想象画面,背诵全文。重视背诵积累,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板块四 认识横撇,学写汉字
活动教师指导、示范,学生练写
1.认识横撇,熟练书写。
教师边示范边提示书写要领;要求练熟新笔画后再书写整字。
2.范写“了”,学写“子”。
教师示范并提示“了”的书写要领;比较“了”与“子”,练习书写“子”:“了”字加一横,横笔略长在中线。
3.范写“人”,学写“大”。
教师示范书写“人”,并提示书写要领;学生比较“大”与“人”的书写区别;学生练习书写“大”字。
设计意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小学教材全解随堂测》对应的测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