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文档属性

名称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11-15 15:47:56

文档简介

西井中学七年级数学学案
课题 有理数的乘法 备课人 王俊玲 审核人 王玲霞
学习目标 知识: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能力: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法、猜测、验证等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 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问题导学 回顾小学学过的乘法的意义: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43中“问题1”部分的内容。请按照教材P43云图里的要求,动手画画,用数轴表示这一事实。阅读教材P44中“问题2”部分的内容。请按照教材P44云图里的要求,也动手画画,用数轴表示这一事实。研究一下自己画的两个图,说说自己的发现。两数相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 ,则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 。阅读教材P44中“试一试”部分的内容。思考教材P44云图里的问题:如何确定两数积的正负号和绝对值?从以上得出的几个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正负号相同的两数相乘,积是 的。正负号不同的两数相乘,积是 的。积的绝对值等于两因数绝对值的 。(3)两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是0,那么所得的积也是 。4.阅读教材P45中“概括”部分的内容。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并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 。阅读教材P45中的“例1”进行有理数乘法时,要先确定积的 ,再计算积的 。自主测评(1)×8 (2)(-3.2)×(-5)
合作交流 小组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2)(3) (4)
展示点拨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检测评价 (2) (4)(5) (6)
课堂小结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 (2) 注意:先确定 ,后确定 。西井中学七年级数学学案
课题 有理数除法 备课人 王玲霞 审核人 王俊玲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领会有理数除法的意义,能将除法转化为乘法。
能力目标:理解有理数除法的符号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 正确应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学习难点 灵活应运用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及商的符号的确定
问题导学 请同学们回顾除法的意义及学过的除法法则: 除法的意义: 除法的法则:
自主学习 1.做一做(1) 8÷(-2)=8×( ) (2)6÷(-3)=6×( )(3)- 6( )=-6 (4)- 6( )=-6归纳:___与 ____,___与 ____,___与 ____,____与 ____互为倒数思考:(1)倒数:乘积是 的两个数 倒数。 (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 ,零 作除数。 2.有理数除法法则: 两数相除, 得正,异号得 ,并把 相除。 零除以任何一个 的数,都得 3 .试一试 (1)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15 0.25 (2)计算: (-42) 12
合作交流 计算:
展示点拨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检测评价 -200÷(-8) (2)-0.25÷(3)    (4)23÷×4(5)-4÷(-9)÷3  (6)30÷()(7)   (8)
课堂小结 1有理数除法的法则和倒数的概念是什么?2.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西井中学七年级数学学案
课题 科学记数法 备课人 王玲霞 审核人 王俊玲
学习目标 知识:利用10的乘方,进行科学记数,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会解决与科学计数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能力:体会科学记数法的好处和化繁为简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数,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
学习重点 正确应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
学习难点 正确掌握10的n次幂的特征以及科学记数法中n与数值的关系
问题导入 同学们请看这些数: 12300000000 9600000 300000000 383000000000亿 看完这些数你有什么感觉呢?对于这样的大数有没有更简单的表 示方法呢?本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大数的表示方法。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60中“例”前内容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大数科学计数法如何记数: 2、阅读教材p60中的“例”和“思考”(1)请注意原数的整数位数和10的指数,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969000是 位数,科学计数法表示后,10的指数是 1000000是 位数,科学记数法表示后,10的指数是 可以发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时 再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自己发现的是否正确自我检测(1)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个数: 55700= 7815000= 205000000= (2)还原下列个数: = =
合作交流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9001000 100230000 560000 2、第五次人口普查知山西省人口总数约为3297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多少人? 3、太阳直径为千米,其原数为多少米?
展示点拨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检测评价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0; 800000; 567000; 000;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写出的数,原数分别是什么数? 4.5 7.04 3.96 3、下列各数,属于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是 。 A、53.7 B、0.537 C、537 D、5.374、在比例尺为1:8000 000的地图上,量得太原到北京的距离为6.4㎝,将实际距离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课堂小结 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西井中学七年级数学学案
课题 有理数的乘方 备课人 王俊玲 审核人 王玲霞
学习目标 知识:理解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能力:经历有理数乘方意义的探索过程,培养转化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类比、观察、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探索、猜想的习惯
学习重点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学习难点 带各种符号的乘方运算
问题导入 动手实践,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进行对折,再对折……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57-58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乘方的意义是什么? 乘方的意义 2、举例说明乘法的读法和写法 例 3、乘方的的法则是什么? 法则 4、 阅读例题回答第三个云图中的问题 5、计算
合作交流 1、与的意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2、计算 3、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在乘方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乘方的书写应注意什么: 乘方的运算应注意什么:
展示点拨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检测评价 填空= (2)= = (4)= 计算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及还有的疑惑。西井中学七年级数学案
课题 有理数混合运算 备课人 王俊玲 审核人 王玲霞
学习目标 知识: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
能力: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训练,培养同学们进行自我评价的习惯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学习重点 在运算中灵活运用运算律.
学习难点 如何提高学生运算的准确性.
问题导入 我们到现在已经学习了哪些运算?哪些运算是同一级?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61-63页中的“观察” (11教材61页所列的算式中有 等多种运算 (2)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 (3)一级运算有 二级运算有 三级运算有 (4)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 2、阅读教材62页中的“试一试”与“思考” (1)指出教材62页“试一试”里各算式的运算顺序 (2)回答教材62页“思考”里的问题3、阅读教材62页中的“例一”与“注意” 进行分数乘除运算时应注意什么
合作交流 1、计算:{-4-[-(-5)2×()2-0.8]}÷5.2、计算:(-4)×(-)÷(-)-()3.3、有理数a等于它的倒数,有理数b等于它的相反数,求a2 010+b2011的值.
展示点拨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检测评价 按照如图2-13-3所示的操作步骤,若输入x的值为-2,则输出的值为  .
课堂小节 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班级: 小主人姓名: 编号: 日期:
课题:§2.14近似数
【学习内容】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教材66—68页
【学习目标】
1、理解精确度的意义☆☆☆☆☆
2、要准确第说出精确位及按要求进行四舍五入取近似数☆☆☆☆☆
3、给一个近似数,会说出它精确到哪一位.☆☆☆☆☆
【重点】: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难点】:给一个近似数,判断精确到哪一位。
【夺百创优】得分__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701 000 000 000 (2)-38 000 000 (3)961.34.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1) (2)3.96×104 (3)
【导学】自学教材66—68页,完成下列练习
1.下列各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
解:(1)是准确数; (2)是
数;
(3)是
数;(4) 是
数;
(5)是
数;(6
)


)⑴ 1 小时有60分。
⑵绿化队今年植树约2万棵。
⑶小明到书店买了10本书。
⑷一次数学测验中,有2人得100分。
⑸某区在校中学生近75万人。
⑹七年级二班有56人。
2.小明量得课桌长为1.025米,请按下列要求取这个数的近似数:
(1)四舍五入到百分位;
(2)四舍五入到十分位;
(3)四舍五入到个位.
【导练】
1.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分别精确到哪一位?
(1)3.142 (2)0.10 (3)32.05
(4)3405 (5)13亿 (6)6.4x105
2.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
(1)0.0258(精确到0.001) (2)50635(精确到千位)
(3)7.9122(精确到0.1) (4)130.06(精确到十分位)
(5)46021(精确到百位) (6)9.0245x105(精确到万位)
【挑战100分】
1.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下列各数分别精确到哪一位?
(1)1.03 (2)2.40x105 (3)12万
2.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
(1)0.61548(精确到千分位)
(2)1.597(精确到0.01)
(3)0.30385(精确到十分位)
(4)73450(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西井中学八年级数学学案
课题 近似数 备课人 王俊玲 审核人 王玲霞
学习目标 知识: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 2.对给出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能说出它的精确度。
能力:给出一个数,能按照指定的精确度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求近似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近似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多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
学习重点 近似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 对于大数根据要求确定近似数。
问题导入 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王强的体重约为49千克。 960万、49是准确数吗?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66中的内容。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是 数。 与实际非常接近的数是 数。请举出3个准确数,3个近似数。准确数: 近似数: 近似数的近似程度是 。阅读教材P67中“概括”部分的内容。一个近似数 到某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阅读教材P67-68中的例1,例2和注意部分。将一个数精确到整数位时,往往要用 ,把结果确切地表示出来。在有些问题中,有时要用“进一法”,得出近似数。自主测评(一)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分别精确到哪一位? (1)3.142 (2)0.10 (3)32.05 (4)3405 (5)13亿 (6)6.4x105(二)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 (1)0.0258(精确到0.001) (2)50635(精确到千位)(3)7.9122(精确到0.1) (4)130.06(精确到十分位)(5)46021(精确到百位) (6)9.0245x105(精确到万位)
合作交流 小组交流,完成下列问题:1.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下列各数分别精确到哪一位?(1)1.03 (2)2.40x105 (3)12万2.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1)0.61548(精确到千分位) (2)1.597(精确到0.01) (3)0.30385(精确到十分位) (4)73450(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展示点拨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检测评价 导学方案P64“基础反思”部分1、2、3、4、5、6题。
课堂小结 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