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23 22:5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练习题
选择题
1.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B.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D.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2.由于拜占庭帝国境内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因此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进入了( )
A.“鼎盛时代” B.“蜕变时代”
C.“和平时代” D.“黄金时代”
3.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人们把他同时期称为拜占庭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查士丁尼对后世的最大贡献是( )
A.使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B.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C.对罗马法进行了系统整理
D.制定了儒略历
4.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 )
A.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
B.符合崇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
C.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
D.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
5.《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这些规定说明( )
A.法典注重调解民事纠纷
B.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C.法典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
D.法典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
6.《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清偿……”材料表明该法典( )
A.只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
B.协调了奴隶与平民间的关系
C.对债务关系有明确规定
D.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7.《查士丁尼法典》中“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这体现了该法典的( )
A.法治原则 B.契约原则
C.集体意识 D.分权意识
8.民主法治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世界各国人民为追求民主与法治进行了许多的尝试与努力。《汉谟拉比法典》和《查士丁尼法典》是古代社会追求法治的杰出成果,关于这两部法律文献的相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有助于人们了解古代罗马的社会状况
B.都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都是《罗马民法大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两部法律文献都对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响
9.如图是土耳其影片《征服1453》的海报,海报里的攻城战画面表现了( )
A.西罗马帝国灭亡
B.拜占庭帝国灭亡
C.阿拉伯帝国灭亡
D.罗马帝国的灭亡
10.“她辉煌灿烂的文明在历史上延续了一千多年,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她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这段材料评价的是( )
A.古希腊文化的悠久辉煌
B.武士精神熏陶下的日本
C.神学影响下的欧洲文学
D.文化灿烂的拜占庭帝国
11.拜占庭帝国堪称世界上最伟大、最长寿的帝国,它所创造的辉煌文明曾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下列有关拜占庭帝国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 ②拜占庭帝国被阿拉伯帝国所灭 ③其国势日渐衰弱与其对外战争和国家保守狭隘有关 ④帝国虽灭,但其文化仍具有重大魅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外来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结合下图,下列不属于拜占庭文化因素的是( )
A.基督教 B.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西亚、北非文化 D.印度文化
13.“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古代希腊文献 ②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是因为信奉基督教 ③这些古代希腊文献对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④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开放创新促进发展
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14、《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它由四部法律文献组成,其中哪一部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 )
A.《查士丁尼法典》   B.《法学汇纂》
C.《法理概要》 D.《新法典》
15、“蛮族之入居罗马帝国中者,虽始于东部;然西部瓦解之后,东部诸帝尚能守护其领土至千年之久。他日帝国东部,不亡于日耳曼种人,实亡于土耳其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罗马帝国亡于雅利安人入侵
B.西罗马帝国比东罗马帝国多存在了近千年之久
C.东、西两个罗马帝国都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D.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16.《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令人编纂的一部( )
A.刑法法案 B.民法法典
C.商法法典 D.权利法案
17.某班开展了一次探讨拜占庭帝国衰落原因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有四个小组分别确定了一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准确的是( )
A.种族矛盾导致帝国衰落
B.封闭自守、固步自封导致帝国衰落
C.民族交融导致帝国衰落
D.信仰差异导致帝国衰落
18.右图人物是东罗马帝国的一位皇帝,他命人将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起来编成法典。他是( )
A.君士坦丁一世 B.查士丁尼
C.伯里克利 D.查理曼
19.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位于欧、亚两洲交界处,扼黑海咽喉,海上贸易发达,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在这种情况下,查士丁尼才有机会来编纂一部伟大的传世法典。这主要说明( )
A.强盛的国力是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条件
B.法典的编纂促进拜占庭帝国经济的发展
C.辽阔的疆域是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条件
D.法典的编纂促进拜占庭帝国疆域的扩大
20.《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人人安分守法,否则依法严厉制裁;认为皇帝的威严不但依靠武力,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说明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目的是( )
A.安定民心,消除纷争
B.宣扬用武力解决皇权的威胁
C.显示皇权至高无上
D.通过法律巩固皇权,维护统治
21.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维护统治秩序的规范。于529年正式编成,把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并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的法律文件是( )
A.《法理概要》 B.《法学汇纂》
C.《查士丁尼法典》 D.《新法典》
22.《查士丁尼法典》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制传统
D.包罗广、涵盖细
23.12—15世纪,欧洲出现了罗马法“复兴时期”,许多国家相继采用了罗马法。罗马法在德国一直被沿用到19世纪末期,而重新制定的《德国民法典》也挣不脱罗马法深入骨髓的影响。由此可知( )
A.罗马法对欧洲民法有深远影响
B.罗马法对世界民法有深远影响
C.罗马法是中世纪欧洲法律的总和
D.罗马法是西方文明的起源
24.时空定位与按时空排序以形成历史线索,是提升历史学科素养的首要任务。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的史实,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②受到西欧封建主组织的军事势力的进攻 
③受到阿拉伯人的攻击
④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①②③ D.①③②④
25.拜占庭帝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材料反映了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是( )
A.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
B.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C.促进了世界文明之间的传播
D.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26.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第一部成文法诞生;3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6世纪,汇编出《罗马民法大全》。这段材料说明( )
①罗马法在不断被完善 ②东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建设 ③东罗马帝国继承了罗马的文化 ④后来的统治者否认过去的罗马法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27、.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题后的括号里写“T”,错误的写“F”。
(1)东罗马帝国虽然继承了罗马帝国较大的一部分领土,但已经不能称之为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 )
(2)《罗马民法大全》虽不可避免地仍然承认奴隶制,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但好在它不再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这表明《罗马民法大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
(3)拜占庭帝国虽然最终被奥斯曼帝国所鲸吞,但若深究其灭亡原因则是受到了东西方两面势力的夹击。这里“西方的夹击”主要指的是西欧封建主所组织的东征。( )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片所示的法律文件是拜占庭帝国的哪位皇帝下令编纂的?它由哪些内容构成?它有怎样的地位?
材料二:西方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东方人却从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中看到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身影。拜占庭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
材料三:
(2))材料二反映了拜占庭文化具有什么特点?结合材料三中的形势图思考为什么它有这样的特点。
材料四:帝国的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从此,帝国经济凋敝,领土不断被周边的蛮族势力蚕食。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之中。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4)有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消失意味着拜占庭文化的消亡”。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查士丁尼在法典中将君权同神权结合起来,提出君权神授的思想,宣传皇帝直接得到“天惠”来统治人民,使君权神圣化。
《罗马民法大全》成为各国研究和制定法律的基础。其中的公法对后世无多大影响,而私法则对近代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起了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表明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罗马民法大全》的地位。
(2)材料二中“一个古老的国度”指的是哪个国家?“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它所“保存”的对后来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二认为拜占庭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它最后在哪一年被哪个国家灭亡?
(4)由拜占庭帝国的命运,你认为我们国家今天应当怎样做,才能繁荣昌盛?
答案
1-5CDCCD 6-10CBDBD 11-15BDCAD 16-20BBBAD 21-26CAADDA
(1)F (2)T (3) T
28、(1)查士丁尼。《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2)既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又兼具西方的文化特色。拜占庭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要道。
(3)帝国的西征;蛮族的入侵;奥斯曼帝国的扩张;自身的保守、狭隘。
(4)不正确。拜占庭帝国虽然消失了,但它创造的法律文化、传承的古典文化等文化因素对后世仍有巨大影响。
29、(1)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利。欧洲民法的基础。
(2)拜占庭帝国。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给养。
(3)原因:封闭保守、缺乏创新,统治者不思进取,无视社会发展的脚步。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4)狭隘和保守,固步自封必然导致民族的衰亡。我们应该向先进的国家和民族学习,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其他事物,不断创新,才能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