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卷三:劳动楷模
时间:40min 分数:100分
高考对接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知识疑难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
测试范围:第4-5课
一、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习题。(28分)
从普遍意义看,劳动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必要手段,既是人的生活之本,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创造了人”成为大众常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生存”成为国际共识。劳动教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社会积累的生产生活知识技能,着重培养自食其力的本领、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和劳动创造的精神。
显然,劳动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运用知识技能获得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教育实践,可以培养青少年尊重劳动、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的意识,培养为自我服务的技能以及认真、负责、创造性地对待劳动的态度,培养合作劳动和独立劳动的能力。劳动教育要帮助青少年正确评价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社会百业分工和个人职业倾向,明白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职业都有意义,都很光荣。
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教育属于一种高级的社会实践,是了解与服务社会不可或缺的教育活动,是强国富民的大事。而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学习、科学实验、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等,主要解决认识深化、知行统一问题,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侧重技能培养,都不属于劳动教育的范畴。
劳动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各国都非常重视青少年学生劳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教育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就是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体脑结合、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就是把劳动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内容。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贯通,在劳动教育中发现五育、渗透五育、落实五育,在五育中认识劳育、把握劳育、实现劳育。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它关系到青少年劳动素养的培养,这是其他四育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树德、增智、健体、育美作用。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内容价值,生活劳动着重解决个人自理问题,生产劳动侧重解决物质财富创造问题,服务劳动侧重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载体价值,五育并举,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
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劳动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要看到,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宝贵基因,重视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光荣传统,培养时代新人对劳动教育的要求极为迫切。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当今时代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重大变革,会对劳动教育产生影响和冲击。要构建科学实用的现代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既培养兢兢业业的普通劳动者,还培养大国工匠,也培养创造发明的科学大师,形成崇尚劳动创造的社会风气,从简单体力劳动引向创新创造复杂劳动,加快教育强国和制造业强国建设。
(摘编自曾天山《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落实机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8分)
A.“劳动创造了人”是说劳动创造了物质和精神财富,人类持续发展要靠劳动教育完成。
B.职业技术教育的技能培养和知识学习、科学实验、社会实践不属于劳动教育范畴。
C.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贯通,其他四育能在劳育中实现,这体现了劳育的独特价值。
D.劳动教育通过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最终形成整个社会都崇尚劳动创造的社会风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8分)
A.点明劳动和劳动教育概念的内涵,是为后文写劳育是五育中最根本的教育张本。
B.在论证劳育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前,文章论证了劳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C.在讨论劳动教育的特殊价值时,文章从五育辩证关系的角度进行讨论,说理明白。
D.文章讨论了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落实机制,同时指出劳动教育在目前的重要性。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劳动教育,机遇与挑战分别是什么?(1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习题。(47分)
成名之后的陈景润,最大的愿望就是登上哥德巴赫猜想(1十1)的峰巅,摘取哥德巴赫猜想的璀璨明珠,闵嗣鹤先生不幸去世,陈景润痛哭不已,他为失去一个真正了解他的数学家而悲伤,私下里他曾告诉好友,闵先生去世了,今后谁来审他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稿呢?忧伤至极时分,他曾经悲痛地说,我不做哥德巴赫猜想了。纯朴的陈景润担心知音断绝,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能真正了解他,理解他,没有人能看得懂他的科研论文。
人世间的冷遇、歧视、逆境所带来的种种压力,可以诱杀创造的生命,然而,对于那些心气不凡的人,也可能激起更大勇气,去博取未来。外国学者所称道的逆境是一所难得的学校,原因便在于此。颂歌、鲜花、掌声、顺境同样会带来盲目的自满,诱发虚荣,让那些奋斗者陶醉其中,而忘却了自己的神圣责任和使命。被胜利的欢歌淹没的英雄已是屡见不鲜了。
我们一次次地在鲜花和赞美中寻觅陈景润的足迹。事业、家庭皆十分完美的陈景润,并没有重蹈许多英雄的悲刷,他仍是一如既往地背着行囊,艰辛跋涉在通往哥德巴赫猜想顶峰的道路上。
陈景润把做好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外围工作,形象地比喻为“搭梯子”。搭梯子何其容易?只有搭好人生的梯子,才有可能搭好科研攻关的梯子。
他是不屈的。1985年,陈景润已开始病重,开始,他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治疗。他从小就多病,各种疾病像影子似的尾随着他,或许,是病久了,司空见惯,也就不当一回事了,他哪像住院,随身带去了书、各种资料,病房成了工作室,日日夜夜,仍在不停地计算、推理,时常工作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钟。令许多医生护士惊讶的是,几乎是熬了个通宵的陈景润,第二天早晨,精神仍是很好。有时,他担心医生来查房,便故伎重演打开手电,躲在被窝里看书。他以燃烧自己生命之火的代价,希冀能搭起一座通往风光绮丽的峰巅的梯子。
他会想起杜甫咏诸葛亮那悲壮的诗句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在陈景润生命的辞典中,他几乎没有提到过让一般人感到恐怖的死亡二字。他经受的苦难太多,亦已经领略过死神的威胁,反而把这一切看淡了。他是一棵“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任风雨飘摇,任严霜厉雪,我自岿然如故。他那非凡的韧性和把生命力量弘扬到极致境界的精神,为人们树立了一面最灿烂的生命之旗!
在“搭梯子”的漫长岁月里,陈景润做过多少题目,真是算不清了。过去,他的草稿纸是用麻袋装的,后来,一摞摞地置放在书房里,有不少还放在办公室中。他已去世一年多了,至今,你走进数学所,在昔日同事的案头上,或者,在办公室的柜子里,陈景润的草稿纸随时可能找到。字迹如镌如镂,恰似就在昨日留下的,印记着这位数学巨人深深浅浅的脚印,也印记着让人无法释怀的记忆和淡淡的遗憾。
陈景润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依然在不懈地做着“搭梯子”的工作。他的最后一篇论文,是和王天泽先生合作的《关于哥德巴赫问题》,魂牵梦绕数十年,数学皇冠的夺目异彩,一直烛照着他生命的全部航程。
陈景润病重期间,眼睛睁不开,需要按摩一个多小时,才能睁开一点点,懂事的欢欢从小就给陈景润按摩,竟然练就了一手让专业医生都感到惊奇的按摩本领。然而,他的头脑始终是清醒的,他躺在病榻上,和他的研究生一起,仍在不懈地探索着攀登之路。
耗尽了生命的全部光华,遍寻数学的群山峻岭,陈景润虽然没有找到这条通往哥德巴赫猜想峰巅的神秘小径,也没有搭起那架耸立云天、直达九霄的“梯子”,但他的人生轨迹所焕发的崇高精神,却编织出一条足以让后来者继续攀登的阶梯。人生的梯子,应当像陈景润那样走,才能走进光辉的明天。
(节选自张宏建《陈景润传》)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8分)
A.人世间的冷遇、歧视、逆境所带来的种种压力,诱杀了陈景润创造的生命,致使陈景润“出师未捷身先死”。
B.陈景润的家庭和事业都很美满,他没有重蹈许多英雄的悲剧,背着行囊一如既往地向数学峰巅艰难攀登。
C.陈景润的一生始终做着“搭梯子”的工作,正是因为他的人生梯子搭得好,所以科学攻关的梯子搭得很稳固。
D.在陈景润办公室里,我们仍能看到草稿纸上的字迹,他的遗憾是没能在有生之年摘取哥德巴赫猜想的桂冠。
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8分)
A.闵嗣鹤先生的不幸去世,使陈景润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他担心没有知音,担心没有人能懂、能审他的论文。
B.陈景润经历过太多的苦难,领略过死神的威胁,他看淡了生死与虚名,争分夺秒地进行着他的科研攻关。
C.在通往哥德巴赫猜想顶峰的道路上,陈景润受过冷遇与歧视,享受过鲜花与赞美,但这些都没能淹没他。
D.人生的路应该像陈景润那样走,而科学研究的路就不能像他那样走,因为他没有搭建起直达九霄的“梯子”。
6.陈景润“搭梯子”的不屈精神体现在哪里?它的意义是什么?请简要说明。(1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陈景润的性格。(1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30分)
8.下面是李菲给家人写的留言条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合语体要求,请找出并修改。(10分)
母亲,我有事不能当面通知您,就写这张便条让您知悉。我和同窗去书店买书,中午不回家就餐,您不要等我。
答:①“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15分)
12月16日15时22分,指挥员下达口令后,乳白色的长征火箭托举着北斗双星飞向太空。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随后宣布发射圆满成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系统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全部成功发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说:“这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北斗全球服务能力全面实现,将为全球用户提供性能优异的导航服务。”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09年正式启动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建设。据了解,北斗三号由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组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5字
答案解析
1.D(A“‘劳动创造了人’是说劳动创造了物质和精神财富”偷换概念,原文第一段的表述是“从普遍意义看,劳动……根本动力”;“人类持续发展要靠劳动教育完成”表述绝对化,原文是说“劳动教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B“职业技术教育的技能培养和知识学习、科学实验、社会实践不属于劳动教育范畴”错,原文第三段的表述是“而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学习……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不属于劳动教育的范畴”。C“这体现了劳育的独特价值”错,原文第五段说“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它关系到青少年劳动素养的培养,这是其他四育无法替代的”,这才是“劳育的独特价值”)
2.A(“是为后文写劳育是五育中最根本的教育张本”错,文章第五段旨在论述劳育的特殊价值,并未体现“劳育是五育中最根本的教育”)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重大变革,会对劳动教育产生影响和冲击,(4分)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这是开展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4分)同时也是培养能够掌握创新创造复杂劳动技能的时代新人的机遇。(4分)
4.A(“诱杀了陈景润创造的生命,致使陈景润‘出师未捷身先死’”错误,文章说“对于那些心气不凡的人,也可能激起更大勇气,去博取未来”。陈景润就属于心气不凡的人。)
5.D(“而科学研究的路就不能像他那样走,因为他没有搭建起直达九霄的‘梯子’”错误,陈景润虽然没有搭建起直达九霄的“梯子”,但他的科研之路是对的。)
6.第一问:①把病房当作工作室,付出燃烧自己生命之火的代价。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任风雨飘摇,任严霜厉雪。③用麻袋装草稿纸,不停息地演算。(每点4分)。第二问:他那非凡的韧性和把生命力量弘扬到极致境界的精神,为人们树立了一面最灿烂的生命之旗。(3分)
7.①心气不凡,面对冷遇、歧视、逆境所带来的种种压力能激起更大勇气,不因鲜花掌声而陶醉。②不屈、顽强、坚忍,在重病期间,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继续埋头苦干。(每点8分)
8.①“母亲”改为“妈妈”;②“通知”改为“告诉”;③“知悉”改为“知道”;④“同窗”改为“同学”;⑤“就餐”改为“吃饭”。(每处2分)
9.关键信息:①12月16日,我国②“一箭双星”③再发两颗“北斗星”,④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系统⑤核心星座部署。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