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4.2细菌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4.2细菌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0-24 19:0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4.2细菌》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 细菌 课型 新授
执教者 课时 1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通过对细菌的发现过程,阐明了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这一观点。通过巴斯德实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体会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在讲述细菌结构时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较,总结出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通过了解细菌的生殖和形成芽孢的特点,明确细菌的广泛分布,从而加深对细菌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对细菌有一定的了解,对于研究细菌的工具也有一定的认识,对于细菌的作用也有较好的认识,但是学生对于细菌的形态结构以及生殖了解得不多。老师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办法讲述细菌的知识,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结合老师演示的图片,使学生不但获得细菌的有关知识,还可以锻炼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2.尝试通过将细菌与动植物细胞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3.通过了解发现细菌的过程,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细菌的形态特点和结构特征以及细菌的营养方式。 2.细菌的生殖方式。
难点 1.巴斯德实验的理解。 2.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泛的原因。
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具 教材 ,PPT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你们留意过吗 夏天的剩菜、剩饭很容易腐败变质。食物为什么会变质呢 引起食物变质的物质来自哪里 在 19 世纪,科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找出了答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探究过程。 学生思考问题,小组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要探究的问题。 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一)细菌的发现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71-72 页“细菌的发现”相关内容,展示问题: (1)17 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是怎样发现细菌的 (2)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是怎样证明肉汤内的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3)为什么称巴斯德为“微生物学之父” 2.引导学生小组内讨论思考,交流答案并汇报。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班内汇报补充。 (1)列文虎克制作了显微镜,从而观察并发现了细菌。 (2)巴斯德设计了一组巧妙的对照实验,把有无细菌进入作为唯一变量。 (3)巴斯德向世人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提出了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增强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72 页“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出示不同形态的细菌图片。 提出问题: (1)根据细菌外部形态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哪几类 (2)细菌具有多细胞个体吗 学生阅读教材,小组内交流作答: (1)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类。 (2)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 2.多媒体展示植物细胞模式图、细菌的结构图片。提出问题: (1)一个细菌由几个细胞构成 根据教材“观察与思考”图示,请说出细菌细胞有哪些结构 (2)有的细菌生有荚膜或者鞭毛,请推测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3)观察植物细胞模式图和细菌结构示意图,讨论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异同,请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 学生回忆植物细胞结构,结合细菌结构图作答: (1)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菌由一个细胞构成。细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DNA 构成,有的还有荚膜或者鞭毛等结构。 (2)荚膜主要起保护作用;鞭毛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游动。 (3)小组讨论、交流,填写答案。植物细胞和细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细胞有细胞核。植物细胞有液泡和叶绿体,有些细菌有荚膜和鞭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利用表格,使细菌和植物细胞的异同更直观。 小结:植物细胞和细菌结构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它虽然有 DNA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植物是怎样制造有机物获得营养物质的 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条件和场所分别是什么 (2)从细菌的结构上看,细菌的体内没有叶绿体,你能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吗 小组内思考、交流,作答: (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 (2)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增强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师生共同总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这种营养方式为异养。但在自然界中,也有少量细菌属于自养型细菌,如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光细菌等。 (三)细菌的生殖 1.展示细菌的分裂生殖图片与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什么 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生殖方式的 (2)芽孢是怎样形成的 芽孢的形成对细菌有什么意义 (3)细菌有哪些特点和它们分布广泛有密切的关系 学生思考并回答: (1)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2)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 力。 (3)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将有关知识点串联起来,深化对细菌分布广泛特点的认识。 2.技能训练 假设食物及空间充足,细菌分裂生殖,每 20 min 分裂一次,3个细菌 5 小时后,理论上会产生多少个细菌 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指导学生学会计算: 3 个细菌在 5 小时内的繁殖数目为 3×215(个)。 三、总结收获,形成体系 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四、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较,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 2.手术消毒,以杀死细菌的哪种结构为标准 学生思考回答: 1.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2.芽孢。 设计意图:拓展思维,学以致用,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归纳本节课知识的主要内容,交流自己通过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