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古人谈读书
第一课时
教案
班级:______ 课时:______ 课型:______
一、学情分析
《古人谈读书》分别介绍了各自的读书方法,《论语》在读书方面强调了要谦虚好问、踏踏实实、勤奋好学;朱熹谈了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这些古人的读书方法虽不尽相同,但都语言简洁,观点明确,说服力强。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借助注释通过自己的理解、感悟去揣摩语言,品味课文大意,体会读书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识生字“耻、寝”,会读多音字“识”,会写“耻、诲”2个生字。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第一则古文的意思,整体感知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文意,品味古人的读书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交流导入:
教师:你知道哪些与读书有关的句子或故事?谁来给我们讲一讲?
2.揭示课题:
(1)本文由两则文言文组成,记录了古人有关读书、学习的言论。
(2)主题解说:
(一)选自《论语》,主要讲学习态度和方法。告诫我们要勤奋好学,不耻下问。
(二)选自《训学斋规》,主要讲朱熹的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告诫我们读书最重要的是用心。
教师:有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检查预习:
(1)说说关于本课作者的相关资料。
(2)本课的体裁是什么?
(3)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说说课文的意思。
(4)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你提出来,交流讨论。
4.走近作者:孔子
5.了解著作:《论语》
6.朗读欣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加深学生读课文内容的了解。
(二)字词掌握
1.识记生字:
耻(不耻下问)寝(终夜不寝)
认识多音字:识——shí zhì
2.重点生字提示:
耻:左部提画偏下,横画间距相等;右部底横长而有力。
诲:左窄短,右宽长。“每”竖折与横折钩呼应,横折钩略向左斜。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初读课文
1.互动交流:自由朗读第一则古文。
(1)用“______”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试着翻译大意。
(2)想一想:这六句话,告诉了我们哪方面的道理?
2.课文朗读:朗读第一则古文。
3.句子理解: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学习态度:求实。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聪敏又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学习态度:谦虚。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学习态度:好学。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圣贤之道,勤奋地追求知识的人。
学习态度:勤勉。
(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唯恐会丢失了。
学习态度:学无止境。
(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用(这个时间)来思考问题,但并没有什么用,还不如去学习。
学习方法:躬身实践。
(四)拓展阅读
1.拓展阅读:《铁杵成针》。
教师:借助注释理解古文内容。
2.故事拓展:你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出示故事,引导学生知道《头悬梁》、《锥刺股》。
(五)课堂小结
1.我的收获:
(1)理解的文言文词语:________
(2)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的道理。
(3)我明白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是_____。
(六)素养提升
1.翻译下列句子。
(1)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我并非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人,只是喜欢古人的文化,是个勤勉求知的人。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你有所启发。
如:读书要诚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敢于向地位或学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书写生字新词。背诵本课第一则古文。
2.预习本课第二则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