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知识链接:
1、在中国,风筝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后来改用纸做,叫纸鸢。在纸鸢上装上竹哨,风吹竹哨,便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声音,因此有了风筝的称呼。
2、山东潍坊是著名的风筝之都,从1984年开始,那里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国际风筝节。世界最大的风筝博物馆也在潍坊。
预习任务:
1、搜集一些和风筝有关的资料。
2、积累一些好词、好句。
3、收集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
自主、合作、探究:
1、找出课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2、理解词语。
憧憬 凌空 大惊失色 倏地 垂头丧气
3、“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跑去后,找到“幸福鸟”了吗?心情又是怎样的?先小组交流,再展开想象的翅膀接着写下去。
我来闯关:
A、我会填“风”字成语。
风( )人物 风平( )( ) 风雨( )( )
风度( )( ) 风和( )( )
B、填空。
《风筝》的作者是 。课文先写了孩子们 ,接着写了 ,
最后写风筝断了线,他们 。在这中间,孩子们也经历了由 到 ,最后到 的情感变化过程。
C、我们想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风筝,经过
地制作,却 ,但我们 。
D、读了课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推荐阅读,<<贾平凹散文精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学习重点:读通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知识链接:
村 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预习任务:
1、搜集一些和风筝有关的资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利用各种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自主、合作、探究:
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2、交流识记生字的不同方法。
3、小组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课文讲了什么事?说说你的体会。
我来闯关:
A、辨字组词。
争( ) 班( ) 黑( ) 坊( )
筝( ) 斑( ) 墨( ) 访( )
B、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 )地奔跑 ( )地飞走 ( )地喊叫
轻轻地( ) 甜甜地( ) 悄悄地( )
C、多音字组词。
磨{ 丧{ 坊{
D、听写词语。
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推荐阅读,<<贾平凹散文精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