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忆读书
第一课时
教案
一、学情分析
《忆读书》这篇课文语言朴实无华,全文以“忆”为行文线索,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经历,并向青少年朋友们传授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的读书经验。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学习习惯,初步具备了朗读默读的能力,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些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
2.会认“舅、宴”等17个字,读准多音字“传、卷”,会写“津、限”等13个生字,理解“舅父、英雄”等16个词语。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快速默读,理清课文结构,整体把握主要内容。能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教学难点】
自主阅读,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话题导入:
出示一组冰心的书籍。提问:你读过这些书吗?你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冰心从19岁成名到耄耋之年仍在创作,她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与她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她是怎么读书的呢?
2.揭示课题:
教师:课题“读书”前为什么加“忆”字?
(1)作者喜欢的书籍有哪些:______
(2)找出课文中对你平时读书有启发的句子。
(二)检查预习
1.朗读欣赏:多种方式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
容和大意。
2.预习检查:
(1)本课的体裁是叙事散文。
(2)默读课文,圈画出不懂的生字词,说说你了解的作者资料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本文的叙述顺序是时间顺序。
(4)你认为课文的哪句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旁边批注你的理解)
(5)预习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你提出来。
3.走近作者:冰心。
教师:汇报一下你搜集到的关于作者的资料。
4.写作背景:课件出示本文的写作背景。
5.识记生字:汇报一下你自学的情况,教师借助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强化生字记忆。
6.词语汇总:认识并理解本课出现的词语。
7.多音字:传、卷。教师对字的多种读音进行解释,引导学生对多音字的读音进行掌握。
(三)掌握生字
1.生字展示: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及组词。
2.重点生字提示。
舅:上半部分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
斩:左右结构,笔顺是横、撇折、竖、提、撇、撇、横、竖。
凯:左右结构,笔顺是竖、竖折、竖、横折、横、竖提、撇、横折弯钩。
葛:下半部分不是“匈”。
衰:“口”加一横,两端出头。
(四)整体感知
1.课文初知:朗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哪些经历。读《三国演义》、读《水浒传》、读《红楼梦》。
再次朗读课文,找出概括冰心奶奶读书体会的句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把握结构:快速默读课文,划分层次并归纳各层大意。在旁边做批注。(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作者对读书的感受和强烈的体会。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介绍作者的读书经历和读书的好处,以及怎样挑选、比较好书,说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第11-12自然段):概括全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信息梳理:小组合作,对照课文,梳理作者读过的书,完成下列表格。
读书时间 阅读书目 感受、评价
七岁时 《三国演义》 津津有味,无限期待。
《水浒传》
《荡寇志》
《红楼梦》
……
(五)课堂小结
1.内容概括:默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1)读书好:从书中得到快乐,懂得道理。
(2)多读书:作者告诉我们,她七岁开始读《三国演义》,直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
(3)读好书:作者说,“她会挑选、比较”。
2.课堂回顾:
(1)识记生字新词,了解作者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记住了冰心老人的教导: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你还有其它收获吗?交流分享。
(六)素养提升
1.看拼音,写词语。
shū kān shuāi lǎo xiàn zhì
( 书刊 ) ( 衰老 ) ( 限制 )
fán suǒ jīn jīn yǒu wèi jiǎng shù
( 烦琐 ) (津津有味) ( 讲述 )
2.请选择你喜欢的一本书,说说你的读书体会。
读完《平凡的世界》,让我懂得了尽管命运是那么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认识了一个生活在黑暗世界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伟大女性。海伦热爱生活、坚强乐观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摘抄文中的生字新词。
2.思考: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3.分享一个自己有趣的读书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