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通过课前预习与自主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识记中共一大和二大的召开以及全国工人运动高涨的基本史实
通过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理解中共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条件,分析中共一大和二大之间的联系,认识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①国际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②国内背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有了新的觉醒,马克思主义逐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1)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出版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做了系统的介绍。
(3)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李大钊
宣传马克思,中国我第一。
觉悟社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部分会员
新民公社
建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工人队伍壮大
工人运动发展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如今世界不太平,重重压迫我劳工。一生一世做牛马,思想起来好苦情,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了我们苦兄弟。无产阶级快起来,拿起铁锤去进攻。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基础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阶级基础
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因上海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被迫于8月初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最终圆满落幕。
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
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时间
地点
代表
内容 党的名称:
奋斗目标:
中心工作:
中央领导机构:
意义
1921年7月
上海
浙江嘉兴南湖游船(红船)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领导工人运动
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局限)
中共一大概况
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
一大的代表 当时年龄 求学从教经历
李达 31 留日学生,回国后从教
李汉俊 31 留日学生,回国后从教
董必武 35 留日学生,回国后从教
陈潭秋 25 师范生,从教
何叔衡 45 清末秀才,师范生,从教
毛泽东 28 师范生,从教
王尽美 23 师范生
邓恩铭 20 学生
张国焘 24 北大学生会主席
刘仁静 19 北大在校生
陈公博 29 北大毕业,从教
周佛海 24 旅日大学生
包惠僧 27 北大旁听生,记者,从教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②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指导思想:
奋斗目标:
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
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
新
中共二大
(1)时间:
(2)地点:
(3)主要内容:
1922年7月
上海
①最终奋斗目标:
②党的最低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4)意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领导机构 典型事例 概况
结果
教训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京汉铁路大罢工
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1923年2月爆发。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
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省港大罢工
高潮: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时间:
(2)口号:
(3)结果:
(4)意义:
1923年2月
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林 祥 谦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3年2月4日,林祥谦下达罢工令,震撼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开始。2月7日,林祥谦与十几名工会领导人和工人代表被北洋军阀逮捕。北洋军阀以死威胁逼迫林祥谦下令复工,遭到林祥谦断然拒绝,林祥谦说:“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最终惨遭杀害,年仅31岁。
教训:中国共产党也认识到单枪匹马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林详谦
从“二七惨案”中国共产党中获得哪些启示?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与马克思主义结合
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课堂小结
1.鲁迅咏赞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程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2.中共一大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
A.发动农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
B.组织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
C.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
D.团结革命力量,组织统一战线
D
C
课堂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