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必备】2022-2023学年上学期浙教版七年级科学试卷(九)第二章 观察生物(综合B)【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周测必备】2022-2023学年上学期浙教版七年级科学试卷(九)第二章 观察生物(综合B)【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0-24 16:2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观察生物(综合B)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送餐机器人 B.生石花 C.恐龙化石 D.不断长大的钟乳石
2.对下列诗文或谚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解释错误的是( )
A.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生物的变异现象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3.如图在两滴连通的草履虫培养液左侧加盐,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草履虫集中分布在右侧,说明(  )
A.生物体能由小长大
B.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力
C.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D.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4.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结构①的功能是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B.乙图细胞放在清水中短期不会涨破
C.甲、乙所代表的细胞都有细胞生活所需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
D.“炎炎盛夏,西瓜甘甜解渴”,主要与乙图中的结构②有关
5.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叶表皮气孔时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实验操作的选择和排序,正确的是(  )
①向下方移动装片②向上方移动装片
③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④转动转换器,换低倍物镜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⑥转动细准焦螺旋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6.如图是“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用到的显微镜及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动甲中③使镜筒级缓下降过程中,眼睛应注视②
B.将乙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C.转动甲中①,视野由乙变成丙后,视野的亮度增强
D.图中的④是气泡,与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有关
7.观察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图中4种动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A.体外受精 B.体温恒定 C.无性生殖 D.背部有脊柱
8.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四幅图中的生物分别是①螳螂②老鹰③山雀、④猎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 )
A.①是无脊椎动物,②③④是脊椎动物
B.图中②③④都属于恒温动物,生殖方式也相同
C.图中的四种生物中的④为我国珍稀动物
D.图中②③有羽毛,①④无羽毛
9.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要把视野里观察到的图形从甲转化为乙,其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装片
A.①→②→③→④ B.⑤→①→②→④
C.⑤→③→②→④ D.⑤→④→②→③
10.金银花茶属于花茶类,是用优质绿茶为素坯,加以新鲜金银花按金银花茶窨制工艺窨制而成。夏季为金银花的采摘期,花初开时为纯白色,翌日变为黄色,香气逐渐散失,因此以开花当天采摘最好。金银花属于( )
A.裸子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11.葫芦藓、蕨、银杏和睡莲都是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葫芦藓有真正的根,所以长在潮湿的环境 B.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
C.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有果皮包被 D.睡莲叶片躺在水面上,属于藻类植物
12.如图所示,圆圈表示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P可以表示用皮肤辅助呼吸
B.Q可以表示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C.E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D.F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13.如图所示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履虫属于单细胞植物
B.草履虫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
C.草履虫通过神经系统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
D.草履虫的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属于高等生物
14.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酵母菌、细菌、草履虫和衣藻,有关它们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单细胞生物
B.有细胞壁的是①②④,有成形细胞核的是①③④
C.①③是动物,②是细菌,④是植物
D.有叶绿体的是④,有伸缩泡的是③
15.下图是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看到的视野依次是③④②①⑤
B.要使视野①的亮度增加,把显微镜移到明亮处即可
C.要使视野④后,该同学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观察到视野②
D.若观察过程中没有更换目镜,则观察视野⑤时用的物镜比观察②时用的物镜短
16.博才生物兴趣小组在盛老师的带领下在洋湖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到了以下几种动物:①蚯蚓,②青蛙,③菜花蛇,④鱼,⑤蝙蝠,有关这些动物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属于环节动物,②属于两栖动物
B.除①外,其余都是恒温动物
C.⑤动物在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胎生、哺乳
D.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为①→④→②→③→⑤
17.下图三种动物分别是鳄鱼、穿山甲和土拨鼠,已知鳄鱼和穿山甲同门不同纲,穿山甲和土拨鼠同纲不同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鳄鱼和穿山甲属于爬行动物,土拨鼠属于哺乳动物
B.鳄鱼与穿山甲的亲缘关系比穿山甲与土拨鼠的亲缘关系近
C.鳄鱼与穿山甲的共同特征较多,穿山甲与土拨鼠的共同特征较少
D.鳄鱼和穿山甲不在同一个属里
18.如图是根据各类植物的特征,对大豆、玉米,银杏、蕨菜、葫芦藓、水绵六种植物进行的分类,其中①和⑥分别表示的是(  )
A.玉米和蕨菜 B.大豆和水绵 C.银杏和玉米 D.玉米和水绵
19.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进行,实验中学举办了“生物诗词大会”。在单人追逐赛环节,要求选手说出“有茎叶的植物”的诗词,如图中哪位选手会被淘汰 ( )
A. B. C. D.
20.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类植物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它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④属于裸子植物,我们吃的“松子”是它的果实
C.⑤类植物茎中有导管,叶中有叶脉,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D.若依据是否产生种子,将以上植物分类,则①②④为一类、③⑤为一类
二、填空题(共28分)
21.(4分)辛弃疾的古词中描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词句中提到了哪些生物?_________、_________(任选两种)。你判断他们为生物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任填两项)。
22.(7分)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绿叶海天牛”的动物在摄取藻类后,能够将藻类的某一细胞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从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1)图中可能是“绿叶海天牛”细胞的是图___________;(填“A”或“B”)
(2)“绿叶海天牛”摄取藻类后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细胞内有了[____]_______;
(3)俗语云“秋冬甘蔗赛过参”,气候干燥 ,正值吃甘蔗的季节。温岭甘蔗吃起来甘甜可口,这些甘甜物质主要存在甘蔗细胞的[___]______中。
(4)将藻类浸泡在凉水中,清水不变色;用开水浸泡藻类后,水会变成绿色。这是因为开水损伤了藻类细胞的[____]_________。
23.(4分)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动物A适于飞行的两条外部形态特征___________。
(2)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动物F适合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4.(4分)有关拓展性课程《校园植物观察》活动过程中,某同学制作了植物分类检索表如下,请你与该同学一起分析下列问题:
1a 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2
1b 植物有花,以种子繁殖…………………………………………………………3
2a 小型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有茎、叶之分……………………………………A
2b 通常为中型或大型草本,很少为木本植物,分化为根、茎、叶………………B
3a 胚珠裸露,不包于子房内…………………………………………………………C
3b 胚珠包于子房内……………………………………………………………………D
(1)某同学观察到花架上缠绕着一种植物,干皮深灰色,不裂,羽状复叶、上面悬挂着许多荚果,果皮上密布绒毛,内有种子1-3颗;请判断该植物属于上述检索表中的________(选填A,B,C,D)
(2)秋天高高挂在枝头的红豆杉果子和银杏果属于________器官(选填“生殖”或“营养”)。
25.(6分)近年来,长江中下游经常发现江豚死亡现象(图所示)。白鳍豚已濒临灭绝,江豚又接连死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江豚与海洋中的鲸都属于哺乳动物,下列动物与江豚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娃娃鱼 B.鸵鸟 C.扬子鳄 D.海豹
(2)对江豚尸体进行解剖,发现有些具有外伤,有些腹中没有食物,有些内脏有病变。
据此分析,导致江豚死亡的原因可能有 。
①疾病死亡 ②中毒死亡 ③饥饿死亡 ④船只碰撞而死
(3)江豚的接连死亡,使长江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请提出一条保护江豚的有效措施 。
26.(3分)动物多种多样,目前已知的有150多万种,如图是几种常见动物,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A最重要的特征是_________,从而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动物C的皮肤除具保护作用外还能_________。
(3)动物B在体表长着一层_________,起着保护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
27.(8分)小科在实验室做“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实验,请你一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碘液、④亚甲基蓝溶液。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 (填序号)。
(2)小科按照正常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甲所示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小科已经在视野中看到了清晰的物像,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他就把显微镜移到光线比较亮的窗户边,你认为他要重新观察到清晰的像,首先要做的是 。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重新对光 C.转动物镜转换器
(4)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先用低倍物镜寻找观察对象,再换用高倍物镜,物镜和载玻片间的距离变化应是图乙中的 (填“a→b”或“b→a”)
28.(6分)苋菜中有一些红色的物质,无论用清水怎么洗,清水中仍不见红色物质,但若把苋菜放入沸水中一烫,水立刻变成红色。这是什么原因呢?
【查阅资料】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使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细胞膜,因而色素不会从细胞中出来;当放入沸水中,细胞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细胞中的色素就会进入清水中,水变成红色。
【提出问题】酸性物质会影响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吗?
【实验步骤】①给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标上A和B,并加入等量的新鲜苋菜;
②向A烧杯加入清水,向B烧杯加入稀盐酸;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得到结论:在盐酸溶液中,细胞膜的结构被破坏,选择透过性功能丧失,色素分子从细胞内进入外界溶液。请回答:
(1)苋菜中的红色物质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结构中。
(2)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步骤有什么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6分)学习了无脊椎动物的知识后,小珂对环节动物蚯蚓产生了兴趣,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于是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甲、乙两个同规格的玻璃杯,甲杯中放入潮湿的肥沃土壤,乙杯中放入经烘干的同种土壤,然后在甲、乙两杯中同时各放入 10 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同种蚯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 10 条蚯蚓而不是 1 条蚯蚓做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发现乙杯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然后就不动了,而甲杯中蚯蚓活动正常,该实验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
(3)小珂向甲杯倒入清水至刚好覆盖土壤,发现蚯蚓都钻出了土壤,这与雨后大量蚯蚓钻出地面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你的猜想是:________。
30.(12分)根据下列表述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象从图B转为图D所示的情况,其操作顺序为 。
①将玻片向右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②将玻片向左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④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⑥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A.①→③→⑤B.②→④→⑤C.③→①→⑤D.②→③→⑤
(2)观察时,从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后看到了清晰的物像D,在此之前他看到的物像依次是________.
(3)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则其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
(4)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5)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下面步骤正确的是( )
A.用餐巾纸擦拭载玻片 B.将洋葱块直接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
C.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再缓缓盖上 D.染色时掀开盖玻片,滴入染液
(6)如图中的A-D是四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出现在视野中的物像.其中最可能是因为在制作玻片时涂抹不当而形成的像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B 2.A 3.C 4.C 5.B 6.D 7.D 8.B 9.D 10.D
11.B 12.A 13.B 14.C 15.A 16.B 17.D 18.D 19.A 20.A
二、填空题(共28分)
21.(4分) 鹊 蝉 能进行新陈代谢 会繁殖
22.(7分)A 5 叶绿体 4 液泡 1 细胞膜
23.(4分)鸟的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 胎生哺乳 鳃 鳍
24.(4分)D 生殖
25.(6分) D ①②③④ ①迁地保护,并人工饲养繁殖;②保护好江豚生存的水域生态环境;③保护好鱼类资源,为江豚提供食物;④减少人类活动对江豚的干扰
26.(3分) 胎生哺乳 辅助呼吸 外骨骼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
27.(8分)(1)①③;(2)④①③②;(3)B;(4)b→a
28.(6分)液泡 A组不变红色,B组变红色 清水和稀盐酸不等量
29.(6分)(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水分
(3)当水浸入土壤后,土壤中缺少空气
30.(12分)(1)D(2)BCA (3)逆时针 (4)D (5)C (6)D
【周测必备】科学七年级(上册)测试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