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24 15:3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1
第4课
中国历代的变法和改革
课标要求:
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了解中国历代重要的变法和改革的特征、趋势与影响。
时代背景——大变革
百家争鸣
铁犁、牛耕使用
私田增多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礼崩乐坏、诸侯争霸
经济基础
决定
上层建筑
生产力
决定
生产关系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
春秋战国的变法
①经济:铁器牛耕,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兴起;
②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坏;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
③思想文化:士阶层活跃壮大;学术下移,百家争鸣,形成思想解放运动。
《国语·晋语》载:“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秦国——商鞅变法(BC356、BC350)
(1)目的:
领域 措施 作用
经济
军事(选官)
政治
思想
风俗
废除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奖耕织
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
什伍连坐组织
郡县制
焚诗书
强分家
承认土地私有;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调动生产积极性,稳定财政收入;
限制贵族特权,提高战斗力;
严刑峻法,强化统治
强化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
强化思想控制;稳定社会秩序
促进小农经济;提升财政收入
(2)内容:
富国强兵,建立适应新兴地主要求的君主官僚政治。
4
3.意义: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商君列传》
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李斯《谏逐客书》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
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桓宽:《盐铁论·非鞅》
(1)直接: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深刻: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
(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政治上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逐步形成,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从商鞅的结局看对变法结果的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商鞅变法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取消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以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尽管如此,商鞅变法的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深入民心,在秦国得以延续,故“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课堂探究】商鞅变法成功了吗?思考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
评论变法是否成功,要看它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
3.(2022·全国乙卷高考·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被当时六国人称为“虎狼之国”。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秦国管理有效,承认秦国军队战斗力强悍:“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但他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隆势诈,尚功利”,无礼义教化,“干赏蹈利”(求赏逐利),只能称之为“盗兵”。“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不能与春秋时齐桓公的军队相比,更不能与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仁义之师相提并论。——摘编自《荀子》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荀子称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队为“盗兵”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军事改革。(6分)
据《史记》记载,商鞅变法普遍推行县制,把原有的乡、邑、聚等合并为县;县令为一县之长,下设县丞、县尉等官吏;县令等长吏可以随时由国君任免。这一举措(  )A.被各诸侯国普遍采纳实施 B.说明宗法制开始走向崩溃C.标志秦国君主专制的确立 D.有利于秦国中央集权形成
【解析】“县令等长吏可以随时由国君任免”这样使得县令必须完全听命于国家,有利于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选D项;“据《史记》记载,商鞅变法普遍推行县制”这里指在秦国推广,而不是被所有诸侯接纳,排除A项;“把原有的乡、邑、聚等合并为县;县令为一县之长,下设县丞、县尉等官吏”体现了国家行政机构的变化,无法判断宗族的变化,排除B项;“商鞅变法普遍推行县制”属于中央集权的措施,不是君主专制的措施,排除C项。
商鞅在变法中提出了“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论功行赏的赐爵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等措施,这有利于(  )
A.强化对基层社会的管理 B.推动新的社会阶层出现
C.阻断旧贵族的上升通道 D.促进分封制和井田制的瓦解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废除世卿世禄,打破了血缘对政治的垄断,形成了依靠军功加官进爵的“新贵族”,实施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农业发展,推动了地主阶级的壮大,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是通过实施县制和什五连坐加强对基层社会的管理,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实施军功授爵,有军功的人可以授予爵位,旧贵族也可以通过军功获取爵位,没有阻断旧贵族上升通道,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实施土地私有,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重农抑商不能直接瓦解井田制,排除D项。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行汉化,促融合)
(1)背景:
①游牧民族内迁: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游牧民族建立政权,征伐不断, 社会矛盾尖锐。
②北魏统一北方: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③长期的民族交流: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苦难,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少数民族内迁
2、内容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措施 内容 影响
均田制 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政府税收和征役;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三长制 废除宗主督护制,设三长(邻、里、党),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田亩和征役。 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整 顿 吏 治 推行俸禄制和官吏考核制度;严惩贪污 吏治得到改善,加上赋役负担减轻,农民安心从事生产,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意义
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11
(2)内容:
②后期——孝文帝亲政
a.迁都洛阳;
b.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
洛阳地处中原,文化先进,地理位置重要;有利于推进汉化政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意义: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流,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影响:有效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洛阳繁荣;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隋唐统一奠定基础,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杨街之《洛阳伽蓝记》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2022·广东高考·20)【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摘编至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8分)(2)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4分)
【答案】
(1)原因:洛阳旧城衰败;为迁都做准备;便于对中原的控制,强化政权正统性。举措:任用汉人筹划重建;融合南北建筑文化,重建魏晋洛阳城主体建筑;扩大城市规模,新建外郭城;统一规划里坊。(2)意义:使古都洛阳重现生机;成为中国古代后世都城建设的榜样;影响日韩等亚洲国家古代城市建设。
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
背景:“三冗两积”的社会局面致使北宋政治腐败,财政困难,边患严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改革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失败。
年 代 收入(贯) 支出(贯)
1O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变法前北宋收入支出概况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导致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真宗以下,官员队伍人数日渐增长,严重超编。从真宗初年到仁宗中叶的四十年间,正官增长近一倍,由9000余增至1.7万,至英宗时更达2.4万。
材料二:宋初禁军20余万,太宗是30余万,真宗时至40余万,仁宗时达到82.6万,加厢军则达125.9万。
材料三:由于实行养兵政策,招兵过滥,导致军队素质下降......军士矫惰,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
积贫(财政危机):
积弱(军力衰弱):
冗官
冗兵
冗费
岁币和岁赐
边防压力
军政败坏
以文御武,重文轻武
更戍法
王安石变法
方面 政策 内容
富国 青苗法 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方田均税法 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强兵 保甲法 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育才 三舍法 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学校。
17
王安石变法
评价:
材料一: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材料二:因范之政见,先重治人而后及于治法,王则似乎单重法不问人。只求法的推行,不论推行法的是何等样的人品……而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跡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进步性:
①一定程度改善了积贫局面: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积弱局面有所改观:使北宋国力有所增强。
(2)局限性:
用人不当,危害百姓利益;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对;“强兵”方面,成果甚微。
4.结果: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有些措施欠妥当,执行中存在危害百姓的现象,后被废止。
材料:(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制度。
重要原因: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
②变法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杀人狂魔”——朱元璋
“下落成谜”——朱允炆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朱棣
“因肥胖猝死的吃货”——朱高炽
“不羁放纵爱蟋蟀”——朱瞻基
“我的一生都是逆袭”——朱祁镇
“捡漏达人”——朱祁钰
“深爱欧巴桑”——朱见深
“专情”——朱佑樘
“动物园园长”——朱厚照
“炼丹长寿”——朱厚熜
“色迷心窍”——朱载垕
“专注罢工三十年”——朱翊钧
明中叶后,皇帝不临朝成为惯例,嘉靖皇帝深居内宫,修仙练道,三十年不理政;隆庆皇帝在位六年,极少审批公文,遇有国家大事,听任群臣争议,一言不发,有人竟以为他是哑巴。官衙无视法令,政多纷更,事无统纪,主钱谷的不明出纳,司刑名的不悉法律,管监察的不行纠劾,人们愤愤地指出:“嘉隆以来,纪纲颓坠,法度凌夷”。
社会经济最棘手的是土地兼并问题,万历前夕法定的征粮地比明初已减少一半,人口减少三分之一以上,税源逐渐枯竭。
万历新政之前,国家财政每年巨亏300万两白银。隆庆五年,全年财政的总收入只有250万两,而支出达到400多万两,赤字超过三分之一。
——摘选自刘志琴《张居正评语》
张居正改革
19
概况: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进行改革。
内容:整顿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剪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结果:张居正辅政十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一条鞭法
内容: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评价:“一条鞭法”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既是明代社会矛盾激化的被动之举,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
背景
内容
结果
明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殖民入侵,边患严重。
政治(整顿吏治) 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考成法
军事(边防新政) 内修防备 起用边将,积极操练兵马
大力增修、加固长城
外示羁縻 改善汉蒙关系,
加强互市友好来往
经济(赋税改革) 清丈田地
一条鞭法
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张居正死后,改革措施除一条鞭法外,几乎全部废止。
张居正改革
21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必要性:旧有体制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需求,引发社会(统治)危机
可能性:新的经济因素、新的社会(阶级)力量的兴起与壮大、新思想对旧思想的冲击
目的:统治阶级为了解决现实问题、稳定社会秩序、维
护其统治
改革
影响古代王朝改革成败的因素四看
A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 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量作后盾,得到统治者或民众支持,是否有支持改革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C 是否采取了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措施。
D 改革者的政治素质和意志是否坚强。
——《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与重大改革重点精讲》
24
戊戌变法
(1)政治:甲午战败,半殖半封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3)思想:西学东渐及维新思潮的兴起和发展。
1.背景:
公车上书
光绪颁布“明
定国是”诏书
1898.6
1898.9
慈禧发动戊戌政变
1895
2.过程:
25
类别 颁布新法 改革旧制 作用
政治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任用维新人士。 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经济 设矿务铁路总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设邮局。 取消旗人寄生特权、裁撤驿站,
文教 开办新式学堂,设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报馆等,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派人出国留学。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军事 精练陆军,改实洋操、实行征兵制等。 裁撤绿营
利于资产阶级参政
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利于新思想的传播
戊戌变法
3.内容:
(1)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2)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3)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行不通的。
(4)局限:局限性:没有涉及到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4.影响:
失败原因
材料一 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 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材料三 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四 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袁世凯的出卖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脱离群众,缺乏改革基础
材料一 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 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材料三 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四 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根本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高,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1)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直接原因:①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②维新派缺乏正确理论指导,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类别 颁布新法 改革旧制
政治方面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1.改订律例。
2.裁撤冗员。
3.澄清吏治。
经济方面 1.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2.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
文化教育方面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 大学堂。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设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军事方面 1.精炼陆军,改习洋操。 2.添置船舰,扩建海军。 裁汰旧军。
思考:变法内容与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内容是否相同?为什么?
改革的举措,与改革的夭折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
1.革新科举制度和法律规范;
2.设立政府制度局和创设十二个新局来取代无用的军机处、六部和其他现有的机构;
3.设立各级民政局和地区分局,作为地方自治的初步形式;
4.在北京设立议院;
5.采用宪法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377页
戊戌维新运动
囚禁
伯兄(指康有为)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康广仁《戊戌六君子遗集》
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客观原因:触犯守旧势力利益,遭反对
主观原因:维新派缺可靠社会基础,无严密组织,又把希望寄托在没实权的皇帝身上。改革范围过大,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
阅读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操之过急,力量太弱,对手太强!
改革的举措,与改革的夭折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⒈广义上的清末新政:1901-1911年,这10年清政府所进行的改革都称之为新政。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⒉狭义上的清末新政:指1901-1905年间,面临内外交困之危局,为实现王朝之自我救赎,晚清政府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涉及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运动。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晚清改革、光绪新政。
⒊预备立宪:指1906-1911年间,清政府在其他改革的同时,主要在政治层面所展开的改革。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1901年1月,慈禧默许实行新政,下诏变法;
1907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1908年8月,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5月,宣布“采取君主立宪制、组织内阁”;
1911年10月,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2月,清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统治至此结束。
2.内容:
清末“新政”
1.背景: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清德宗实录》
清末新政
政治
经济
文教
军事
减冗衙,裁吏役,修刑律
立商部,兴实业,振农业
废科举,建学堂,兴留学
改军制,扩新军
清末新政与戊戌维新运动有哪些共同点?
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于制度改革。
32
有学者认为“新政”加速了革命的爆发和清朝的灭亡;认为没有清末“新政” ,就不会有武昌起义,也就不会有辛亥革命。对此你怎样看?
材料一:正是1901年后王朝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的进行的改革,极具讽刺意味地加快了精英阶层的政治觉醒的过程。与其说这些改革有利于孙中山等激进分子的活动,不如说它们更多地加速了王朝的覆灭。
——魏斐德《中华帝国的衰落》
材料二:清末新政是一场半封建半殖民性质的假维新、伪变法。
——《辛亥革命史》
清末“新政”
3.评价:
33
(1)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社会基础、武装力量等,为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导火线;
(2)清末新政未能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反而加速了清朝的覆灭,使辛亥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1.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
◎1916年国文教科书
◎1922壬戌学制
◎金圆券改革
民国时期的改革
34
2.结果: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中国近代的改革,如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南京临时政府、国民政府改革等基本上是失败的?这说明了什么?
原因: 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策略上均不成熟,没有真正认识到造成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危机的路径;未能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主张;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
事实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清政府新政道路、南京临时政府和国民政府的改革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中国共产党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但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36
新中国
成立初期
土地
改革
经济
改革
民主
改革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新中国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从法律和政治制度层面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深刻变革。
从1953年到1957年,我国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国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从1950年到1953年春,全国新解放区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新中国成立初的改革
37
1956
1958
1960
1964
1966
《论十大关系》
中共八大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八字方针
四个现代化
文化大革命
初步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提出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
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出现1959至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8
改革开放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对内改革: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城市: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
(2)对外开放:①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②1984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逐步深化: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课题(1982)
→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987)
→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2000)
→加入世贸(2001)
(4)稳步推进: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到201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p170-17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作进一步部署。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2019年
2013年
2017年
2012年
1978年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40
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
(1)中共十八大——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总目标
(3)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4)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
A、历程
B、成就
从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体制改革﹑
C、意义
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4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P27最后1段
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1978-今)
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第56页
答: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③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思考:阅读P26第三自然段,概括21世纪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
答:①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改革;
②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再到“双循环”,实现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共同发展;
④深化和完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改革;⑤持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影响古代王朝改革成败的因素四看
A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 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量作后盾,得到统治者或民众支持,是否有支持改革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C 是否采取了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措施。
D 改革者的政治素质和意志是否坚强。
——《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与重大改革重点精讲》
请用四因素论述“改革开放”必然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