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嘎达梅林》 人音版 (五线谱)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嘎达梅林》 人音版 (五线谱)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0-24 10:5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欣赏 歌曲《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简要表述《嘎达梅林》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特点。
能听辨出男低音音色,并能哼唱《嘎达梅林》的主题旋律。
教学重难点
表述《嘎达梅林》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特点。
学唱《嘎达梅林》的主题旋律。
教材分析
《嘎达梅林》原是一首蒙古族长篇叙事体的颂歌,歌曲内容是叙事蒙古族英雄、哲里木盟科尔沁旗人嘎达梅林领导人民群众,举行反抗军阀和王爷的武装起义,失败后不幸牺牲的故事。全曲具有蒙古族短调民歌的特点,结构严谨,曲调豪放流畅,深情感人,节奏沉着有力。语言声韵的抑扬与曲调旋律的起伏一致,情绪悲壮而沉重,表达了人们对民族英雄的无限敬仰和深切的怀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音乐课以欣赏为主,先欣赏一组图片,猜猜这是什么地方?这节课学习内容与这个地方有关,这首歌曲赞美了一位英雄人物,猜猜他是谁?请欣赏歌曲。
聆听歌曲《嘎达梅林》
初听歌曲《嘎达梅林》
设问:这位伟大人物是谁?
师介绍歌曲内容:《嘎达梅林》是一首蒙古族长篇叙事体的颂歌。新中国成立之前,东蒙人民受着封建王爷和国民党军阀的统治和压迫,歌曲内容是叙事蒙古族英雄,哲里木盟科尔沁旗人嘎达梅林(1892-1931,嘎达是人民,梅林是官衔)领导人民群众,举行反抗军阀和王爷的武装起义,失败后不幸牺牲的故事。
2. 复听歌曲,分析歌曲结构
歌曲有四段歌词,每段歌词有四句(两大乐句),每段歌词的第一乐句(上句)都以蒙古族人民熟悉的鸿雁从南方飞来作开始,以寓意嘎达梅林的英雄形象。第二乐句(下句)基本上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虽然上、下两句的结束音都落在调式的主音“6”上,但由于曲调是向两个相反方向进行,上句上行,下句下行,使音乐的曲调得到平衡。
3、 再听歌曲,让学生感受、听辨男低音的音色,同时熟悉歌曲,并说说人声分类中“男低音”的音色特点。(注:男低音的音色低沉、浑厚,按音色的特点还可以细分为抒情男低音和深厚男低音等)
4、 学唱主旋律,并用手划一划旋律线,感受歌曲的分句和旋律特点,议一议演唱者是如何唱出英雄性格的。
5 、深情演唱歌曲《嘎达梅林》,学生用碰钟、三角铁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聆听 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
1、 初听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
学生感受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简单介绍蒙古族乐器马头琴(课件出示马头琴图片及介绍)。
复听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
师介绍乐曲内容:
用马头琴演奏的赞美蒙古族民族英雄的乐曲—《嘎达梅林》旋律既抒情优美,又热情奔放。主题音乐的多次再现将嘎达梅林对草原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进行了清晰的描绘。
反复聆听,感受马头琴特有的表现力。交流乐曲赞颂的是怎样的一位英雄形象,加深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
对比《嘎达梅林》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特点。
学生比较声乐曲和器乐曲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谈谈自己的感受。如:这两种表现形式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喜欢的理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