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上的家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牧场上的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试按三拍子指挥图示指挥全班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2、 能独立视唱歌曲《牧场上的家》前8小节曲谱,试着改变节拍并演唱,体会情绪的变化。
3、 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情真意切的歌声和优美抒情的乐声中,激起对“家”和亲人的爱恋之情。
4、 培养学生音乐听辨能力和编创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独立视唱歌曲前8小节曲谱。
2、 把四三拍的节拍改编成四二拍,体会情绪的变化。
教学用具:钢琴 多媒体 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与学生交谈(缓解紧张情绪)。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导入
过渡语: 【师演唱(我爱我家)背景音乐《我爱我家》的伴奏】我们都有一个温馨的家,都有爱我们的爸爸和妈妈,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家的温馨吧【出示ppt图片】【贴 家】
1、多温馨啊!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牧场上的家,去感受别样的家的味道和温暖。【完整出示 歌名】
三、感受音乐
1、初听音乐
这是一首美国田园牧歌,请大家仔细聆听、感受音乐,跟着音乐轻轻的律动【出示ppt:欣赏视频】
提问:同学们看得很认真,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2、对,这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家,让我们用手跟着音乐画旋律线,并感受歌曲的速度和节拍
提问:谁来说说?(3拍子)你们同意吗?(同意)那它的速度呢?(中速)
3、 对,像这样中速的四三的歌曲带给我们的感觉是优美抒情的。
谁来说说四三拍的强弱规律?(生:强弱弱)不错,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生跟着伴奏音乐拍节拍)
4、同学真棒!我们除了这方式,还能用哪种方式来表现四三拍呢?(用手指挥)很好!就让我们试着跟音乐一边划一边用la来模唱,再次感受歌曲的旋律。【放伴奏音乐,是带着划】
四、学习歌曲
1、多么动听的歌声啊,接下来老师要画一幅图,你们看,老师画的什么?【师画小草图】
同学们老师画的什么?一颗小草在歌曲里可以代表什么呢?(每一小节的强弱节拍)你们再看看第一颗小草代表几拍?(一拍)这一拍是强拍还是弱拍,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小节?(弱起小节)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边唱边画;
【师动作起伏、夸张】
5、唱的不错!有没有同学知道波浪线代表什么呢 (延长音),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延长几拍?(5拍)所以我们在唱的时候要注意把拍数唱够。在谱子里还有吗?(有三个)对,请同学们跟琴唱一遍。
很好!你们看那儿有……,还有……,多美呀!那请同学们加上歌词用优美的歌声跟琴唱出来?【师弹生唱】歌声非常优美!
①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这两个乐句。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前半句一样,后半句不一样】(PPT出现色块区别)
②现在我们带着充沛的情感用优美的声音把这两个乐句唱一遍!【师弹,生唱】
7、学唱第二部分。【PPT:出示二、四乐句】出现色块区分。
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剩下的这两个乐句和前两乐句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生:二、四句】对,请你跟琴唱一唱。大家一起再来唱唱。【注意“那儿”、“鹿和”节奏】
②非常棒!那第三句中(师唱)“家,牧场我的家”它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谁来说说?(赞美,深深喜爱之情),是这首歌曲的高潮部分。你会怎么来演唱这一句呢?你来唱唱!(生唱)(请2人,唱的不好就带着朗读,力度稍强,声音唱到头顶上)
8、唱第二部分。让我们用赞美的情感来纵情歌唱,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生唱】
9、完整演唱第一段。【播放伴奏音乐】【师划拍带生唱】现在我们带着感情完整的演唱一遍。(师生唱)
同学们唱的真好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把歌曲的旋律分成几部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的音乐节奏舒展,曲调平稳中带起伏,优美而荡漾;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牧场美景。而第二部分以宽松的节奏展开,曲调更加优美抒情,抒发了人们对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带着这样的情感完整的演唱一遍。(生两遍1、齐唱2、分角色)
10、像这样四三拍中速的歌曲带给我们的感觉是优美抒情的,现在请同学们再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到牧场上去感受那迷人的风景吧。(师带着跳舞)
五、改编
1、同学们还记得《清晨》这首歌吗?【记得】它是几拍子?【四二拍】它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活泼】那现在我们把《牧场上的家》的前8小节改成四二拍的?试着唱一唱,体会不同拍子产生的不同情绪。【生改—展示—生唱】
2、对,同一首歌用不同的拍子产生的情绪是不同的,那你还能从哪些方面来改编,你们下去以后再思考。
结束语: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棒!相信通过刚才的改编能让你们感受到音乐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还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能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并努力学习,长大后用我们自已的双手把我们的家乡资阳建设的更美,更富强!【放伴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