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谣》——竖笛合奏练习 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旨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等,这周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通过闯关的方式进行指法、节奏等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循序渐进学习新的内容;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加入“小小音乐课堂”环节,加强学生在课堂的主导性,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并通过小小音乐课堂贯穿整节课,引出课堂内容。 小小音乐课堂是在常规课堂中创新加入的一个环节,该环节由学生自行选择(或由教师指定)一个音乐相关的主题,再由学生在课后通过各种渠道的信息收集,并设计,制作,以及教师协助展示出来的一个3分钟左右的微课堂。
教学目标: 1、加强学生对6/8拍以及竖笛指法的记忆。 2、学习采莲谣二声部伴奏部分的竖笛演奏。 3、完成采莲谣二声部合奏。 3、加强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合作精神。
学情分析: 我校五年级的学生活泼,灵动,五年级开始接触竖笛,有一定的基础,乐感好,素养高,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抓住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对学生的竖笛演奏技巧和基础知识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
教学分析: 《采莲谣》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速度适中,歌曲为C大调调式,音域适合竖笛演奏。
教学难点重点:1掌握6/8拍的拍感,能准确拍出6/8拍的节奏型 2学生准确吹奏音符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A4纸,卡纸。 学生准备:竖笛,课本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 设计说明
常 规 1、课堂常规练习(竖笛练习曲,练声曲) 2、学习竖笛二声部合奏练习曲 1、准确运用学过的竖笛演奏方式吹奏常规练习。 2学习竖笛二声部练习曲。感受竖笛二声部演奏。 1多次反复练习,巩固 1多次反复练习,巩固学生竖笛指法,吹奏技巧。 2、尝试新的演奏方式,为后续的学习以及作品呈现做铺垫。
小小音乐课堂(课堂活动导入) 1请学生做小小音乐课堂展示(音乐之都维也纳) 2、根据学生的介绍延伸至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导入课堂活动 1学生进行3分钟小小音乐课堂演讲。 1、在常规课堂中加入“小小音乐课堂”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尝试搜集资料,备课以及上课,同时丰富学生课堂内容以外的音乐知识。 2、抓住高年段学生好奇以及好胜的心理,将课堂内容设置为挑战项目,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闯关教学 6/8记忆 1师展示拍号PPT,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拍号。 2拍出指定节奏型 1回忆本学期学过的6/8拍的特点 2尝试根据老师的引导,拍出新节奏型。 互相评价节奏展示。 回忆6/8拍,并且为后续的采莲谣伴奏部分出现的难度节奏做铺垫。
竖笛魔音 展示竖笛指法谱 按指定节奏吹出指法谱上出现的音符 1贴出指法 2、按节奏吹奏长音 将后续演奏的乐曲中出现的音符安排在本活动中,作为练习铺垫
旧曲新声 1展示新乐谱(采莲谣伴奏谱)组织学生识谱演唱及演奏 1按要求演唱,演奏乐曲伴奏部分。
终极合奏 根据老师的组织,进行声部分配,分为演唱,竖笛,打击乐三部分合奏该曲
音乐会欣赏 播放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拉德斯基进行曲》演奏片段,讲解音乐会礼仪,同时学习器乐合奏时的注意事项。 学习音乐会礼仪,同时学习乐器合奏时的注意事项(如看指挥等)
归 纳 总 结 建议学生课后多尝试不同的声部配置进行合奏,勤加联系,提升演奏技巧和音乐素养 1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