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 欣赏 森林狂想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 欣赏 森林狂想曲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0-24 11:1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音乐第九册第二单元中的欣赏课《森林的歌声》。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器乐合奏作品,运用了大自然的真实音响(中国树蟾、白腹秧鸡、腹斑蛙、褐鹰枭、山羌、飞鼠的鸣叫)与优美的音乐共同交织,是一首奇妙的森林之歌。乐曲三个主题音乐轻松活泼,起落回旋,旋律以“3”为轴心,简洁而质朴,轻快而流畅,采用自然小调式,富有东方情调。整首乐曲把我们带进了一片神奇美妙的森林中,使我们享受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无穷乐趣。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中高段,在感受聆听、识谱、音色听辩、音乐记忆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础,他们乐意参与音乐活动,并有较强的兴趣,更喜欢将欣赏与演唱、欣赏与肢体动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聆听,以此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理念:
本节课,我依据新课改的理念和音乐课程标准的规定与要求,注意教学各环节内的在联系。让学生在聆听中通过运用想象、记忆、表现等手段,丰富学生听觉体验。整节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在不断启发学生思考的同时,为学生创建着良好的音乐氛围与情境。本节课在围绕聆听乐曲的三个音乐主题的教学环节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体验,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师生互动,同时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并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森林的歌声》,感受大自然丰富的音响世界,体验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在聆听中展开想象,尝试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描绘音乐主题及其变化。
3、在欣赏的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旋律的特点,并能通过聆听旋律,来模仿和利用乐器的演奏来表现音乐,通过师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模唱主题旋律并通过聆听分析体验不同主题带来的不同感受。
3、能通过聆听旋律,记忆各段主题旋律的特点并能模仿和利用乐器的演奏来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
1、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的旋律特点。
2、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学生发挥学生合作与师生合作的能力与自我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道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双响筒。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音乐,它描绘的是什么地方呢?(播放乐曲的A部分)
生:森林(讲一讲都有谁的歌声)
师:这些都是大自然里最真实的声音,是一群热爱大自然的音乐家们到森林里将美妙的音响录制下来配上音乐制作而成的,所以就叫“森林的歌声。”
(设计意图:从大自然的声音引入,再加上老师的形象介绍很自然地引出本课的课题,学生也会很容易地进入到欣赏的状态。)
二、新授
1、继续感受乐曲
师利用图片介绍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并出示乐曲结构图示A+B+A1.
让学生说出A部分表现的是怎样的森林。
生继续聆听B和A1两部分,并分别说出两部分表现的又是怎样的森林情景。(分别用图片表现出来)
第三部分为什么要用A1表示?生: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的旋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第三部分多一个尾声。
找学生说出尾声在这里的作用。(虽然离开森林,但小动物的歌声还回响在耳畔,有意犹未尽,身临其境的感受。)
师小结:刚才我们完整的聆听了“森林的歌声”感受到森林的变化无穷。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让学生感受到不听音乐效果产生不同的森林景象,并对乐曲先有整体的感受,为下面的重点欣赏奠定基础。)
2、重点欣赏A部分
师:A部分主要由三段好听的歌声反复回响,使我们感受到了A部分的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1) 分段欣赏
a、听第一段歌声(生跟师做律动)
复听,回答哪种小动物的声音最嘹亮(青蛙),并模仿青蛙的歌唱。
师范唱第一段歌声,生看手势加进青蛙的叫声。
生跟琴声加进叫声
生跟音乐并根据不同的力度加进叫声。
唱一唱,师范唱谱子,看哪里是一样的。(最后一小节不一样)(师出示第一段歌声曲谱)
61 35 3 32 | 3 32 3 67 | 13 21 6 5 |3 - - -|
61 35 3 32 | 3 32 3 67 | 13 21 6 5 |6 - - -||
生用“啦”跟琴模唱(要求仔细听琴)三次模唱每次升高半音,速度逐渐加快,力度随机变换。
生说出第一段歌声的情绪是生么样的。(欢快、活泼的)
生再次听A段,只要听到刚才的歌声就大声的唱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对音高、速度、力度的适应力和表现力,提高了音乐素养和音乐的记忆能力)
b、听第二段歌声(生跟师做律动)感受歌声的情绪(优美抒情)
再次边听边做深呼吸,感受到几个乐句(四个)
分别听一听这四个乐句都有什么动物在伴唱。
感受哪两个乐句是一样的(第一句和第三句)
选择一种小动物为第二段歌声伴唱(小鸟)
c、听第三段歌声,感受歌声的情绪(热烈)
(2)、师小结:刚才我们聆听了A部分的三段歌声,回忆一下,三段歌声的情绪(第一段欢快跳跃;第二段歌声优美抒情;第三段歌声热烈欢腾)
(3)、师分别演奏三段歌声,生用手势来表示老师弹奏的是第几段歌声。
(设计意图:通过分辨不同的歌声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和欣赏能力。)
(4)、再次欣赏A部分,当你听到第一段歌声时用小青蛙的声音来伴唱,当你听到第二段歌声时用小鸟的歌声来伴唱。(师放A部分音乐)
(5)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a、出示双响筒,学生用乐器模仿青蛙的叫声。两种方法:敲击和刮奏,选择合适的刮奏。
b、用刮奏的方法做游戏
小青蛙大声的歌唱(强)
小青蛙离我们越来越远(弱)
小青蛙跳到密林的深处(很弱)
c、生根据第一段歌声的力度变化用乐器来伴奏(师手势引导)
d、第二段的歌声小鸟的歌声怎样演奏(选择合适的敲击)
师先范奏,生再随音乐用轻巧的声音演奏。
3、再次欣赏全曲,A、B部分用身体动作或声音来表现,到了第三段A1时用打击乐器来演奏(听全曲,师引导)
三、课堂小结:大家默契的配合让我看到了你们不仅是一名欣赏者更是一名出色的演奏家。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美妙的声音无处不在,如果你用心去聆听,努力学习,勇于创造,相信将来的你也会成为一名出色的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