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病句辨析并修改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修改后仍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贯彻好,研究好,宣传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对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的最好纪念。修改:将“贯彻好”移到“宣传好”后面。
B.在如何立德树人的问题上,市政府广泛召集了老师们的意见。修改:将“召集”改为“听取”。
C.网络游戏必须完善实名认证机制,防止青少年玩家不再沉迷游戏,损害身心健康。修改:将“不再”删除。
D.具备研发能力,是丈量一个科技公司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修改:将“丈量”改为“衡量”。
2.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从学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师生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删去“和事故隐患都”)
B.自6月1日起,我国将降低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和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把“护肤品”和“日用消费品”调换位置)
C.《朝花夕拾》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撰写的一部散文集。(把“的作者”删去)
D.一根稻草丢在大街上一文不值,绑在大闸蟹上却可以卖出大闸蟹的价格。谁能否认位置不可以对价值产生影响呢?(把“可以”前面的“不”删去)
3.下列病句属于语序不当的一项是( )
A.老师教导我们在日常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取决于他的勤奋。
C.近年来,随着高铁开通,弥勒的旅游营收规模也在逐年增加。
D.妈妈常教育我,在成长的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所以要勇敢面对,迎难而上。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
B.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开幕式主题与本届冬奥会口号一致——“一起向未来”。
C.通过融入科技创新、低碳环保理念,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努力呈现精彩的仪式效果,展现人文之美和运动之美。
D.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我们彰显了大国担当,展现了大国风范。
5.选出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 )
A.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而体育课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锻炼,所以不应该被占用。
修改:在第二个“锻炼”后加“机会”。
B.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约25.3万名左右无人抚养儿童被纳入保障范围。
修改:去掉“约”或者“左右”。
C.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中国正在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实行了7个世界第一。
修改:将“实行”改为“实现”。
D.通过这次模拟考试,使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修改:将“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调换位置。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是否大量阅读,也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B.《清明上河图》不但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而且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C.川贝枇杷膏的主要成分是由川贝母,枇杷叶等中草药组成的,因此毒副作用比较小。
D.通过盘点一年来最受关注的汉字与词语,使我们看到了当代语言的发展脉络。
7.选出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青年人当永不气馁,时刻改正和认识自我不足。
修改:把“当”改为“要”。
B.为全面推广乡村振兴,我县农业服务中心组织了三期专题培训。
修改:在“振兴”后面加“的经验”。
C.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关键。
修改:删去“有没有”。
D.难道你能否认勤奋不会造就天才吗?
修改:删掉“不”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小学生课间活动时切忌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后面的课程。
B.《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开课》让我体会到非遗的内涵和门类。了解了非遗所蕴含的智慧。
C.《长津湖》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D.有一种浪漫叫并肩作战,有一种纯粹叫全力以赴,有一种果敢叫奋不顾身,回首此间,满是静水流深的情义和雷霆万钧的担当。
二、基础知识综合
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相应小题。
新闻是我们观察社会的窗口,我们的视线延伸到了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我们似乎回到了战争岁月,感受到了百万大军的锐不可当 A 在《“飞天”凌空》中,我们随现场的观众一起翘首屏息,见证吕伟在比赛中夺冠的精彩时刻;在《一着惊海天》中,我们领略到中国飞行员娴熟的技艺,感动于他们对事业 B (殚精竭虑/处心积虑)的付出。
(1)文段A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___。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B处的横线上。
B处的词语是___________。
(3)文段画线句子是病句,请提出修改意见。
10.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新华网甘肃酒泉6月16日电(记者白瑞雪、徐壮志)神舟九号飞船16日18时37分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将第一次入住“天宫”。33岁的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
下午6时37分21秒,托举神九飞船的长征2F遥九火箭的8台发动机同时点火,3秒后,橘红色的火焰从火箭底部A(蓬勃而出、喷薄而出),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大地为之震撼。这是长征火箭的第165次发射,也是神舟飞船的第四次载人飞行。
此刻,在距离地球约300公里的近圆轨道,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孤独”地大约飞行了200多天,等待与神舟九号飞船“相吻”,迎来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未来几天,“天宫一号”还将再次出场,在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为航天员营造温馨家园。
(1)文中A处应选的词语为
(2)文中划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3)请为上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1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诗歌要求表现心灵的理想境界,不可避免地要运用比喻和象征。②通过比喻和象征,使诗歌语言获得更大张力,本来难以言传的幻想得以再现和传达。③诗人美好的想象、敏锐的情感会以象征、比喻的形式在鲜明的语言形象中具体化、生动化。④中国古代诗歌是运用象征和比喻的典范,它韵味悠长,可打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人生经历的人们的心,从而获得超越时空的魅力。
(1)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请提取第③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第④句中的“超越时空”按短语结构类型划分,属于____________短语。
12.按要求完成文后问题。
①常人的宽容,似乎很难达到“海纳百川”的境界,但至少你能够勇于接受,接受好事,也接受那些不愉快的事,接受别人的优点,也接受别人的缺点。②优点、好事,自是让人高兴,不愉快的事、缺点,却需要多多包涵,包涵了别人的缺点,对于你来说,就是一种忍让。③一个心地宽容的人,他就会是一个谦逊的人;谦逊的人,就懂得退让。
(1)第①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中的语句前后不呼应,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
(3)要使第③句句子结构整齐,划线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
13.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①庄河疫情爆发,隔离之下,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反对着这场疫情。②2021年11月4日,庄河富力城小区内,一位11岁的男孩在自家阳台上即兴为小区居民演唱了几首歌,清澈嘹亮的歌声和饱满的情感表达感染了窗前的所有人。③男孩表示自己是想通过歌声为小区邻居打气加油,给大家带来一些信心和力量,希望疫情早日结束。④一时间,《庄河男孩唱歌》的话题被网友热议,人们对小男孩也纷纷点赞。
(1)第①句有语病,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句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
(3)你给这则消息拟的标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①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贴近生活的实用的书,美容、商战、股票、英语……②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正如文化给人的力量一样,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③它的“无用”其实是更深层意义上的有用。④你不能否定这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吧?
(1)第①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给第③句提取主干,这个句子的主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句是一个病句,请写出你修改后的句子。
15.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书是知识的源泉,通过读书,使人的思想插上翅膀,感情展开花蕾。
我热爱读书。搞祥在书中,黄土高原粗犷豪放,刚健雄浑的腰鼓令我陶醉;壶口大方磅礴、①_的瀑声令我震撼;大自然的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的语言令我痴迷;勃朗峰色彩斑斓、白云缭绕的景观令我流连……
我感谢书。②
(1)填入文段中的横线①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川流不息 B.振聋发聩
C.怒不可遏 D.震耳欲聋
(2)填入文段中的横线②处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的思想,因读书而纯洁 ②我的生活,也因读书而更加滋润 ③我的品德,因读书而高尚 ④我的双眼,因读书而更加明亮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①③② D.④①③②
(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三、语言运用
16.下面这段相关文字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某校八年级的李明同学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①使他常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来浏览新闻,了解科技知识,偶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博,②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很受大家欢迎。③赵亮同学也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接受,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①滥用词语,删去“_____”。
②成分残缺,请你修改:_____________。
③语序不当,请你修改:_____________。
17.下面是某位同学围绕活动的主题,结合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写的演讲稿中的一段,请你帮忙修改。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不仅是一条现实的巷子,更是当下每个人心中的一条小巷,张家先行退让,邻居礼让应对,【A】双方的合作铸造了一段佳话。中国一直都是礼仪之邦,歌曲《六尺巷》赞美的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宽容礼让精神,【B】同时也在提醒更多青少年要发扬和传承六尺巷承载的那份厚重的道德风尚!
①【A】处而线的句中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改为“_____”。
②【B】处而线的句子语序不当,应将“_____”调整为“_____”。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提示进行修改。
材料:【A】600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及大约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B】把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共同进步和双向交流。作为“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永载史册。
①【A】处画线句子语义重复,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子不合逻辑,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详解】考查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D.修改后,句中还有“两面对一面”的错误,还要在“具备研发能力”前加“是否”;
故选D。
2.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B.“服装、鞋靴、护肤品”都属于“日用消费品”,故应将“和”字改为“等”字;
故选B。
3.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类型。
A.语序不当,应先“发现问题”再“分析问题”;
B.两面对一面,多寡、大小应该对应勤奋与否,故在“勤奋”后面加上“与否”;
C.搭配不当,“规模”应搭配“扩大”;
D.关联词搭配不当,“无论……所以”搭配有误,应该是“无论……都”;
故选A。
4.A
【详解】本题考查语病辨识。
A.宾语残缺,在句末加“的特点”。故选A。
5.D
【详解】考查病句的辨析。
D.有误,“通过这次模拟考试,使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中成分残缺,应去掉“通过”或“使”;
故选D。
6.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两面对一面,删去“是否”或在“提高”前加上“能否”;
C.句式杂糅,删去“的主要成分”或“由……组成的”;
D.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故选B。
7.A
【详解】考查病句修改能力。
A.有误,“时刻改正和认识自我不足”语序不当,应把“认识”和“改正”调换位置;
故选A。
8.D
【详解】考查病句的修改。
A.否定词语滥用,可去掉“切忌”或“不要”;
B.语序不当,应该是先“了解”,再“体会”,可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开课》让我了解了非遗的内涵和门类,体会到非遗所蕴含的智慧”;
C.缺少宾语,在句末加“的故事”;
故选D。
9.(1) ;
(2)殚精竭虑
(3)在“我们”前面加“使”或“将”或“让”
【解析】
(1)考查标点运用。
“我们似乎回到了战争岁月,感受到了百万大军的锐不可当”与“在《‘飞天’凌空》中,我们随现场的观众一起翘首屏息,见证吕伟在比赛中夺冠的精彩时刻”在语义上是并列的关系,且已经出现了逗号,故中间应用分号。
(2)考查词语运用。
殚精竭虑:使尽了精力,费尽了心思。这是一个褒义词。
处心积虑: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多含贬义)。这是一个贬义词。
根据前面的“感动于”和后面的“付出”可知,应用褒义词“殚精竭虑”。
(3)考查病句修改。
病因:缺少介词。修改建议:应在“我们”前面加“使”或“将”或“让”。
10.(1) 喷薄而出
(2)删去“大约”或“多”
(3)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第一次入住“天宫”。
【解析】
(1)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与正确运用。“蓬勃而出”不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四字词组,“蓬勃”指事物具有旺盛生命力,与“而出”搭配不当,正确的词组应是“喷薄而出”或是“喷薄欲出”,它们的含义为“喷薄而出,汉语词汇,形容水涌起或太阳初升时涌上地平线的样子”,在这里指的是火箭的升起应该用的是“喷薄而出”,所以此处应选填“喷薄而出”。
(2)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划线句子表意重复,在这句话中“大约”和“多”表示的都是泛指并非确指,所以可以说是时间不太确定,所以可将“大约”或“多”删去。
(3)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拟写标题时,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就在导语中筛选相关的信息,因为导语是对新闻主体事件的高度概括;没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应在主体部分筛选相关的信息。本则消息的第一自然为导语部分“神舟九号飞船16日18时37分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将第一次入住‘天宫’”对其内容进行精减压缩,即可拟写标题为: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第一次入住“天宫”。
11.(1)删掉“通过”或“使”。
(2)想象、情感会具体化、生动化。
(3)动宾
【解析】
(1)考查病句修改。
既有“通过”又有“使”,导致句子没有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2)考查句子主干。
这一句的主语是“想象、情感”,谓语是“会”,宾语是“形象化、具体化”。
因此主干是:想象、情感会具体化、生动化。
(3)考查短语类型。
“超越”是动词,“时空”是“超越”的对象,故是动宾短语。
12.(1)将“不愉快的事”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2)将“不愉快的事”和“缺点”调换位置。
(3)一个谦逊的人,他就是一个懂得退让的人。
【解析】
(1)考查标点运用。“接受好事,也接受那些不愉快的事”和“接受别人的优点,也接受别人的缺点”在语义上是并列的关系,且已经出现了逗号,所以两句中间应用分号。
(2)考查句式修改。“不愉快的事、缺点”应与“优点、好事”语义相对,可改为“缺点、不愉快的事”。
(3)考查句式调整。“谦逊的人,就懂得退让”应与“一个心地宽容的人他就会是一个谦逊的人”格式相同。可改为“一个谦逊的人,他就是一个懂得退让的人”。
13.(1)将“反对”改成“对抗”
(2)将书名号改成引号
(3)庄河男孩唱歌为隔离中邻居鼓劲(庄河男孩唱歌为邻居打气加油)(庄河男孩唱歌安抚隔离中的邻居)(庄河男孩唱歌抚慰人心)(庄河男孩唱歌被人们热议点赞)
【解析】
(1)考查病句修改。
“反对着这场疫情”搭配不当,将“反对”改成“对抗”。
(2)考查标点运用。
“庄河男孩唱歌”是一个话题,应用引号。
(3)考查拟写新闻标题。
根据这则消息中的“庄河富力城小区内,一位11岁的男孩”可知新闻人物是庄河男孩。根据“为小区居民演唱了几首歌,清澈嘹亮的歌声和饱满的情感表达感染了窗前的所有人”“男孩表示自己是想通过歌声为小区邻居打气加油,给大家带来一些信心和力量,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可知,消息的主要事件是唱歌为隔离中邻居打气加油。根据“人们对小男孩也纷纷点赞”可知,消息的结果是人们纷纷点赞。
故可拟写为:庄河男孩唱歌为隔离中邻居鼓劲。意近即可。
14.(1)将“,”改为“:”
(2)“无用”是有用
(3)你不能否定这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吧?
【解析】
(1)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细读第①句可知,“……是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的内容“美容、商战、股票、英语……”所以这里的逗号应改为冒号。
(2)考查提取句子主干能力。句子的主干就是主语(名词、代词)、谓语(动词、形容词)、宾语(名词、代词)。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宾语是谓语动词作用的对象。
细读第③句“它的‘无用”其实是更深层意义上的有用’”可知,去掉枝叶后这句话的主语是“无用”,谓语“是”,宾语是“有用”。所以主干为:无用是有用。
(3)考查病句修改能力。
“你不能否定这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吧?”中否定不当,这句话中的“不能”“否定”“不是”三个否定词使用不当,导致这个句子表意正好相反,应把“这不是”中的“不”字去掉,改为“你不能否定这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吧?”。
15.(1)D
(2)B
(3)删去“通过”或“使”
【解析】
(1)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川流不息:指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怒不可遏: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在此形容壶口的瀑声很大,应使用“震耳欲聋”;故选D。
(2)本题考查对联的填写。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
所需排序的语句主要体现的是读书的作用;由浅入深的顺序为:双眼——思想——品德;先排④①③;②句中“……也……”点明此句与前文承递进关系,点明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故排为:④①③②;
故选B。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线句病因:“通过”与“使”同时使用导致主语缺失;修改建议:删去“通过”或“使”。
16. ①使 ②常与同学交流阅读,他很受大家欢迎。
③赵亮同学最近也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
①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使”,让“他”作句子的主语成分;
②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在“常与同学交流阅读”或“很受大家欢迎”前面加上“他”;
③语序不当,应将“也”放在“喜欢”的前面。
17. 铸造 铸就(成就) 发扬和传承 传承和发扬
【详解】①“双方的合作铸造了一段佳话”中“铸造”用词不当,
铸造:熔化金属铸模成型的技术,不符合语境,可改为:铸就(成就),
铸就:铸成,造就(常用于比喻);
②“同时也在提醒更多青少年要发扬和传承六尺巷承载的那份厚重的道德风尚”一句语序不当,将“发扬”“传承”调换位置;改为:同时也在提醒更多青少年要传承和发扬六尺巷承载的那份厚重的道德风尚。
18. 应删掉“大约”或“多”。 将“共同进步”和“双向交流”交换位置。
【详解】①结合题干中“画线句子语义重复”分析,语义重复指句中重复使用了意思相同的词语,从而使得句子赘余。句中“大约”和“多”都指估计的数目不大精确,语义重复,因此删掉“大约”或“多”其中之一即可。
②结合题干中“画线句子不合逻辑”分析,不合逻辑指句子不符合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逻辑或者事理逻辑。句中“共同进步”指一起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而“双向交流”指二者把彼此所长供给给对方,相互获益,正确逻辑应是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提高,因此将“共同进步”和“双向交流”交换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