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走进李白的世界
李白
【称号】“诗仙”
【评价】“中国古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清新、飘逸。”
【名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一生以“安社稷”、“济苍生”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虽然两次从政都以失败告终,但他为之奋斗一生,可以用屈原的名句来形容他,“虽九死而其犹未悔”。
诗歌赏析三部曲
一、读:结合注释,读懂内容
二、悟:联系背景,把握情感
三、品:抓住关键,赏析写法
一、读:结合注释,读懂内容
读准字音
划出节奏
说说内容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一)
李白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悟:联系背景,把握情感
李白生逢大唐帝国的鼎盛时期,夙有“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他42岁经朋友举荐,奉诏入宫,准备大显身手,建立一番功业。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因此,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未能受到重用,最后被“赐金还山”,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这便是《行路难》的写作背景。
1、面对美酒佳肴,作者为什么放下酒杯,撂下筷子,离开座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呢?停、投、拔、顾,这些动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是不是行路受阻让诗人感到苦闷茫然?
3、诗人反复咏叹“行路难”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诗人引用吕尚、伊尹的典故有什么作用?
5、仕途受阻后的李白是否心灰意冷、意志消沉?从哪儿可以看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6、用一句话总结,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
三、品:抓住关键,赏析写法
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
1.细节描写
2.象征手法
3.借用典故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找出诗句中四个动词,并谈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停、投、拔、顾”,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悲愤难奈之情。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理
想的追求。
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说明自己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吕尚,九十岁在磣溪上钓鱼,得遇文王;伊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这两个都是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终大有作为的人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典故,借古人的事例、言论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课堂练习
1.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本诗中的句子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行激励或劝勉 :
2.本诗使用典故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的句子:
3.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 照应题目 )的诗句:
积累:古诗词中表雄心壮志的句子: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