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作文训练专题
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表现鲜明的人物特点
班级 姓名
一、典型例文
例文1:书迷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位大学教师,他是一个十足的书迷。除了工作,他唯一的爱好就是逛书店,买书,看书。
由于工作的关系,爸爸对书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只要一看见书,他就像着了魔。每次出差他总忘不了带几本书在路上看。好不容易把他盼回来,拉开包一看又全是买的书,一点好吃的东西都没有,很让人扫兴!
去年春节,我们全家去城里玩,路过解放路新华书店,爸爸又“走不动”了。妈妈知道他的“老毛病”又犯了,赶紧劝他别进去了,爸爸哪里听得进耳朵里,一转身就钻进了书店。我和妈妈等了好久,还不见他出来,进书让一看,他正挨个翻阅书架上的新书呢。我们走到他跟前他都没察觉。因为在书店耽误太久,害得我和妈妈连街也没逛成,他却翻着刚买的新书美滋滋的,你说气人不气人?
爸爸不光上街钻书店,平时在家没事干,只要让他看书就高兴得了不得,一拿起书就放也放不下。每天,妈妈把饭做好后,叫爸爸吃饭可他好像没听见似的,理也不理。妈妈气得大叫:“你呀,你呀,看书就把你看饱了。”
爸爸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不舍得花钱,但在买书上,他去从不吝啬。最近学校工会举办书展,他还为我买了一大堆名著呢。
爸爸虽然上街钻书店惹得我和妈妈不高兴,但在生活中,他的“书”对我们的帮助却很大。我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便会耐心地给我讲解:妈妈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他也会帮助妈妈把“难题”解决好。每到这时,他就会得意地说:“怎么样,书没白看吧?”由于爸爸常看书,他的知识非常渊博,用妈妈的话说:你爸爸也快变成一本《百科全书》啦!
我爱我的书迷爸爸!
点评:小作者开篇便点出爸爸是个十足的“书迷”,接着写爸爸喜欢逛书店,买书,看书,叙述有序,详略得当。爸爸爱看书惹得我和妈妈不高兴,但爸爸知识渊博,在家里还是很受用的。文尾点出“我爱我的书迷爸爸!”首尾呼应,文章浑然一体。
例文2: 京剧迷爸爸
我爸爸特别喜欢京剧。每逢演出,他必定到场观看,电视里的京剧节目,就更不用说了。只要电视里放京剧,爸爸就要和我“抢频道”。
一个星期天,爸爸坐在沙发上,打开抖音,在那里聚精会神地听《铡美案》。连续放了一遍又一遍,爸爸的眼睛就慢慢地合上了,右手夹着香烟,跷起二朗腿背靠着沙发,头有节奏地一动一动的,脚在地下一摆一摆的,手在沙发扶手上一点一点的,他越听越入迷。过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妈妈把午饭做好啦,我喊爸爸,爸爸点了点头,可就是不起来。等我吃饱了,爸爸还是没有过来,我就盛了碗饭给爸爸端过去。爸爸边吃边听,说这个唱腔很正,他才吃几口饭。妈妈埋怨说:“唧唧哼哼的,有什么好听的?”爸爸懒得搭理妈妈,他说妈妈不懂“国粹”。
我问爸爸:“你怎么这样喜欢听京剧?你都成京剧迷了。”爸爸说:“京剧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戏剧艺术之一,它是戏剧艺术室库中最绚丽的一朵鲜花!”
受了爸爸的感染,我对京剧也产生了兴趣,那悦耳的音乐声和优美的唱腔,也使我渐渐地入了迷。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和爸爸一起听京剧,爸爸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你长大了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京剧爱好者。”
点评:看头用爸爸看电视喜欢和我强频道,侧面写出爸爸对京剧酷爱,后面用爸爸在听京剧的时候,竟然“忘记”吃饭,爸爸可真是京剧迷呀。爸爸告诉我“京剧是戏剧艺术室库中最绚丽的一朵鲜花。”让我对京剧也产生兴趣。文章结尾给我们留下想象的空间。
例文3:我的傻瓜爸爸
我的爸爸是傻瓜,我爱我的傻瓜爸爸。
说我的爸爸傻,一点也不假。妈妈成天挂在嘴上,说我爸爸傻人吉相,傻有傻福。我也知道我的爸爸确实有点儿傻。他在家里常常做错事……做菜不是忘了放盐,就是忘了放味精。烧饭不是烧糊了就是没有把米煮熟。有一次,他居然吃馍沾墨汁,我们都哈哈大笑,他不但不笑,还傻声傻腔地说:“好吃,好吃。”有一天早晨,我们正在吃早餐,爸爸刚吃一口,抬头一看表,就急忙拎起衣服往厂里跑。妈妈说:“不要紧,他一会就会回来的。”果然不出所料,不大一会儿,爸爸回来了。原来他忘了是星期天。
前年暑假里的一天,我们全家人正在吃午餐,忽然乌云翻滚。霎时间倾盆大雨铺天盖地地落下来,爸爸慌忙拿起家里唯一的一件雨衣就往外跑,我和妈妈连声喊“豆酱……”可爸爸好像没听见似的,一个劲往雨里钻。我们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大雨把墙头上的一盆豆酱冲走。一会儿,雨停了,爸爸像个落汤鸡,气喘吁吁地奔进门问:“你们怎么样?”妈妈气冲冲地说:“我们,我们,你心里哪有我们!”爸爸“嘿嘿”地傻笑两声,一边脱下上衣拧水,一边陪着笑脸说:“厂里进口的两袋原料放在窗口旁,我猛然想起下班时没有关窗口,幸好及时赶到,要不然,要不然……哎——亏你还是个党员呢!是我这个千把人的厂重要,还是你那盆豆酱重要?这可是个原则问题啊!”“原则”是什么问题,我心里小声嘀咕着。
现在,我才知道爸爸一点也不傻。他没有文化,硬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实干,入了党,提了干。他是单位里的一把手,我是班里的一把手。班主任武老师常说:“当干部就要吃亏,就要做傻子。遇事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劳动的时候,我总是脏活、累活抢着干,在发书本的时候,我总是把破的旧的留给自己。因此,有同学说我傻。他哪里知道,我跟爸爸比起来,还差得很远。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像爸爸那样,做一个大大的傻瓜。
我的爸爸是傻瓜,我爱我的傻瓜爸爸。
点评:傻瓜爸爸其实是一位关心集体,公而忘私,有责任,有原则的干部。作者有诙谐、幽默的笔调将爸爸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吃饭的时间都不忘记工作,还冒着雨去“抢救”原料,爸爸真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环境描写,细节描写运用十分到位,是一篇佳作!
二、方法归纳
从上面三篇例文来看,都是选取具体的事例来突出人物的形象。第一篇《书迷爸爸》,所选的事例是爸爸和我妈妈去逛街,路过书店时他又“走不动”了,爸爸被书吸引住了,彰显爸爸对书的酷爱;第二篇 《京剧迷爸爸》所选的事例是爸爸听京剧入迷连吃饭都忘了;第三篇《我的傻瓜爸爸》,所选的事例是休息时间都不忘记工作,突出爸爸是一位关心集体的好干部。
怎样才能做到所选的事例有代表性,能突出人物形象:一、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生活,筛选生动的事例,突出人物形象;二、具体事例要详写,运用好人物描写的方法,把人物写活。
三、针对训练
训练题目1:分析你身边人的一个突出特点,并说说哪些事情反应了他这个特点。
人物 特 点 反应特点的材料
爸爸
妈妈
老师
“死党”
其他
训练题目2:在“训练题目1”中,我们分析了身边人的突出特点,并且大致选择了能表现他该特点的事例。现在请你模仿“例文2”中划线句子,把其中的一个事例写下来。
要求:1、事例是生动有趣的;2、写法是具体、深入的。
训练题目3:
题目:________的________(爸爸、妈妈、老师、爷爷……)。
写作要求:
1、要把题目补充完整。前面的“横线”上写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如“书迷”“球王”等等。后面写上要写的人,如爸爸、妈妈、老师、爷爷……
2、要具体的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来。写出他哪里使你敬爱或佩服。
3、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