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 多彩的活动
教案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习作主题是“多彩的活动”,属于记事类作文。本次习作中要重点引导学生点面结合等方法把活动场景写清楚、写生动,能抓住细节再现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把活动场面写精彩。在教学中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打开学生思路,把活动感受体会写具体。
在习作完成后还应关注学生习作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建议。
二、教学目标
1.记叙一次印象深刻的活动,写出活动中的感想和体会。
2.把活动过程写清楚,重点写感触最深的部分。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描写场景,把印象深刻活动场景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难点】
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人物神态、动作等,使活动场面更精彩。
四、教学过程
(一)话题激趣
1.话题导入:播放有创意的课间操视频和常见的学生活动图片,唤起学生的记忆。教师导入话题,激起学生的交流兴趣。
2.审题明意: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习作”板块的具体内容,提取关键信息,训练学生审题能力。明确习作任务和习作要求。
注意习作选材限制:集体活动。
(二)交流回顾
1.活动选择(一):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参加过的校内活动,打开学生思路。
如:体育竞技、节日活动、主题活动、大课间活动等。
2.活动选择(二):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参加过的校外活动,进一步打开学生思路。
如: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可以按环保类、科普类、献爱心类等不同类型的校外活动去回顾自己所参加过的校外活动。
3.活动体会:引导学生交流活动过程的感受和体会,思考参加校内校外活动的意义。学生先自行交流思考,教师再出示范例。
目的: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把活动感受、体会写清楚。
4.交流分享:出示交流要点(活动名称、基本信息、过程、最精彩/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心情感受),学生自主交流分享。
目的:在交流中回顾活动过程,梳理思路,获得更多的写作灵感。
5.题目拟写: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拟题,鼓励学生拟写出新颖的习作题目。
(1)直接拟题,如《植树活动》《书法比赛》;
(2)加入心情感受,如《难忘的演出》;
(3)以印象最深的地方命题,如《最后一棒》。
(三)写法讨论
1.习作写法(一):有序叙述,过程清楚。
(1)常用顺序: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
(2)以活动特有的流程为序:以辩论赛为例。
(3)以不同场景为序。
注意:详略得当,详写印象最深的部分。
2.习作写法(二):描写场景,点面结合。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点面结合”的写法,可以让学生回顾课文相关的语句。出示范例,在具体的语段中体会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
目的: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写作手法,把活动过程、印象深刻的场景写清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习作写法(三):抓住细节,生动描述。
出示范例,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动作、神态等细节进行描写,写出当时的人物表现,把当时的活动场面写生动、写具体。
4.习作写法(四):表达感受,写出体会。
出示范例,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写出自己的内心活动,把所思所想写清楚。
5.积累运用:展示表示“专注”和描写运动、表演场面的词语,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积累,提高表达效果。
6.开头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表达的需要灵活地拟写开头。
(1)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内容。
(2)语言描写开篇,把读者带入情境。
7.结尾方式:
(1)抒情式
(2)总结式
(四)范例导航
1.提纲导写:出示范例,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拟写提纲。
2.范例促写(一):出示范例,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方法再现当时的活动场面。
3.范例促写(二):出示范例,打开学生思路,写出当时的心理活动,使叙述更真实、更生动,表达感想。
(五)拟写初稿
1.实践时间: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试写初稿或写习作中某个部分,教师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点评。
2.修改范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提高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
(六)完成作业
1.作业:完善初稿。
2.要求:交流分享习作,互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