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习任务三:阅读传记,揭秘诗人一生》名师单元教学课件(2课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习任务三:阅读传记,揭秘诗人一生》名师单元教学课件(2课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4 15:0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阅读传记,揭秘诗人一生
学习任务设计说明
想要真正做到知人论世,对诗人生平有较为全面深入的把握,还是要去阅读诗人的传记,对诗人的生平经历有大致的了解才行。本单元共涉及了8位重要诗人,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2-3位诗人,阅读其传记,完成诗人档案卡的填写,进而结合诗人在不同人生阶段创作的诗歌,分析其抒情主人公形象,进而
对诗人的一生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第七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1.能够阅读诗人传记及相关资料,根据提示,将诗人的人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概括每个阶段的特点。
2.能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结合诗人某阶段具体的生平经历,分析其诗歌创作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对诗歌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阅读传记资料,概括诗人不同人生阶段的特点。
学习活动:创建人物档案卡
01
目 录
作业
02
学习活动:创建人物档案卡
01
查阅资料
查阅史书中的文言传记或是后人撰写的传记专著散文,如《陶渊明传》(钱志熙)、《杜甫传》(冯至)、《李白传》(李长之)、《苏东坡传》(林语堂)、《把栏杄拍遍》(梁衡)、《乱世中的美神》(梁衡)等。借助人物档案卡等工具,整理传记中的内容和信息。创建诗人档案卡完毕后,进行小组交流。
学习活动:创建人物档案卡
01
李白档案卡
姓名: 籍贯: 别号:
朋友圈:
李白
绵州(四川江油)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谪仙人、诗仙等
据说是兴圣皇第九代孙,祖先于隋朝末年因为犯罪被流放到西域,后从西域逃回,客居于巴西(今四川)
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来山,沉醉酣饮,时称“竹溪六逸”。
南游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和吴筠友善。
在长安,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被称为“酒八仙人”。
漫游漂泊于四方时,与崔宗之乘船从采石矶至金陵。
与杜甫、孟浩然、高适、王昌龄、刘长卿等多位诗人好友有唱和、赠别之作。
与郭子仪、汪伦、岑勋、元丹丘、裴图南、韦冰、韦良宰、蔡雄等人相交颇深
示例
家族背景:
学习活动:创建人物档案卡
01
李白生平
人生阶段 主要经历 代表作品(供参考)
续表
蜀中
杂学
时期
(24岁前)
十岁时就广读诗书,学习内容颇为驳杂,受到古代思想家多方面的影响。
少年时曾学习剑术,有任侠之风,这些经历塑造了他豪放傲岸的性格;
曾与隐者道士交往,经历过隐逸生活;
益州长史苏颋称赞其文章“英丽”;
25岁时,乘舟出峡,“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结识了孟浩然、郭子仪等人。
《峨眉山月歌》
《侠客行》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登锦城散花楼》
《登峨眉山》
《上李邕》
学习活动:创建人物档案卡
01
李白生平
人生阶段 主要经历 代表作品(供参考)
续表
出蜀
壮游
时期
(25—42岁)
出峡后,沿江而东,四处寻访名山胜水:在江陵停留较久,与道教名师司马承祯相遇;
曾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为“竹溪六逸”之一;在扬州,“不逾一年,散尽三十万”;
后至湖北安陆,与故相许圉师孙女结婚,开始了十年之久的安陆周边漫游,其间与孟浩然、元丹丘等人结识,也曾四处干谒,虽未进用,但名声渐大。
《南陵别儿童入京》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
《嘲鲁儒》
学习活动:创建人物档案卡
01
李白生平
人生阶段 主要经历 代表作品(供参考)
续表
长安
供奉
时期
(43—
44岁)
随吴筠入京,被贺知章引荐给唐玄宗,被置于翰林院,却并未正式授予官职。
但因其名声大,玄宗颇为礼遇,并命其起草诏诰,作品常获得玄宗的赏识。
但他不肯屈己下人,想要“平交王侯”的兀傲精神、不拘礼法的行为终于招人嫉恨,于是谗言屡及,最终被赐金放还,告别帝都,问道修仙。
《清平调词》《行路难》
《蜀道难》
《月下独酌》
《白马篇》
《古风·孤兰生幽园》
《古风·大车扬飞尘》
《古风·燕昭延郭隗》
《古风·登高望四海》
学习活动:创建人物档案卡
01
李白生平
人生阶段 主要经历 代表作品(供参考)
续表
再度
漫游
时期
(45—
55岁)
此段漫游为期十年,可分为三段:
(1)东游梁宋、齐鲁,南下剡中,又北还于长江中下游一带,返鲁省家。这时与杜甫相遇,狂歌痛饮、慷慨怀古出京后不久,曾请道家天师受道箓。
(2)北游燕、蓟,旋南返梁宋。
(3)往来宣城、金陵等地,此时李白年过半百,政治上一无所成,在佳山胜水间,狂歌痛饮,消磨雄心。
《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
《古风·松柏本孤直》
《沙丘城下寄杜甫》
《寄东鲁二稚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学习活动:创建人物档案卡
01
李白生平
人生阶段 主要经历 代表作品(供参考)
续表
安史之乱后
(56—62岁)
安禄山起兵造反,李白辗转于宿松和匡庐之间。
永王李璘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李璘起兵造反,他逃回彭泽,被捕至浔阳;
在郭子仪解救之下,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
恰逢大赦,他回到浔阳,又因事获罪下狱,后被宋若思释放,并聘任为行军参谋。
不久李白又辞去参谋之职投奔任当涂县令的李阳冰,终老于此。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临路歌》
《万愤词投魏郎中》《别内赴征三首》
完善自己制作的诗人档案卡,在了解诗人生平的基础上,借助诗作了解不同人生阶段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作业
02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
1.根据自己制作的诗人档案卡和对诗人不同阶段形象的分析,确定将要写作的文化散文的主题,对诗人的一生有整体而深刻的认识。
2.根据诗人形象的变化确定散文写作结构,列出提纲,为撰写以“致诗歌背后的你”为主题的文化散文作准备。
学习重难点
根据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形象变化确定写作主题和文章结构。
学习活动一:确定写作主题
01
学习活动二:确定代表诗歌
02
目 录
作业
04
学习活动三:拟定写作提纲
03
学习活动一:确定写作主题
01
综合审视诗人档案卡中的时代背景与诗人生平经历,找出其中触动自己的内容,提炼核心特点,确定写作主题。
提示
确定写作主题这一任务,有较大的学习难度。诗人的生平经历是复杂的,不同阶段的形象特点也在发生变化,需要提炼出贯穿不同生命阶段的主题。不需求全,只要能从一个侧面展示比较完整的诗人生平即可。
学习活动一:确定写作主题
01
示例:通过纵向思考贯穿词人辛弃疾一生的追求、习惯与愁思,发现他的诗歌中曾多次出现登临高台的情境,而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登临情境中,他往往产生不同的“登临意”。我们便选择以“登临意”为主题贯穿他不同生命阶段的复杂感情:
学习活动一:确定写作主题
01
年轻时,他的“登临意”是与乡情交织的一雪国恨的渴望;
中年时,他的“登临意”是报国无门却不甘在小官杂役中消磨自己的愁肠;
晚年时,他的“登临意”是闲居岁月里,在悠闲快活、追忆年少抗金、愁苦郁结、无奈自嘲中辗转的煎熬。
学习活动二:确定代表诗歌
02
提示
诗人在每个生命阶段都曾创作出大量经典的诗歌,但不是所有的诗歌都与你确定的写作主题密切相关,这时候便需要作出恰当的选择。
学习活动二:确定代表诗歌
02
选出与主题相关的诗歌后,可以运用之前学过的分析诗歌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方法,分析该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完成下面的表格,并进行小组交流。
确定主题 人生阶段 选择诗歌 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学习活动三:拟定写作提纲
03
为了使拟定的提纲内容丰富、详细、有条理,并为之后撰写文化散文做好准备,可以使用下面的提纲拟定工具。
学习活动三:拟定写作提纲
03
题目:( )
主题:
诗人在我眼中的形象是:
形象侧面/生命场景/典型诗句一:
形象侧面/生命场景/典型诗句二:
形象侧面/生命场景/典型诗句三:
以上内容与主题的关联:
我对诗人形象的深入思考:
【工具】提纲拟定卡
综合审视自己制作的诗人档案卡,再次确认自己的写作主题,以及与之匹配的诗歌,结合自己拟定的提纲,构思初稿。
作业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