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5) 五年级 第8课 吃豆子游戏 课件(8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2015) 五年级 第8课 吃豆子游戏 课件(8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10-24 15:24:13

文档简介

吃豆人 猴子接香蕉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运用按键控制结合侦测与随机函数控件创作游戏,其涉及的知识点有:掌握面向控件的含义及使用方法,使用按键来控制角色,运用侦测和随机函数等控件来创作游戏。在创作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侦测和随机函数控件往往会遇到困难,在教学上应该让学生多尝试、多思考、多讨论,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可将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尝试使用面向和按键控制控件,实现按键控制小猴的方向;第二部分是学习控制小猴造型的切换;第三部分是使用随机函数控件让香蕉出现在舞台上方的任意位置并用侦测控件完成脚本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Scratch的一些基本指令的基础上展开的。在上一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侦测和条件判断控件,本课将继续深入学习和使用这些控件。本课的教学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涵盖的知识点较多,因此在教学中建议通过设计丰富的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任务驱动等方法组织教学。对于本课的难点,即“运用侦测和随机函数控件创作游戏”,建议让学生在搭建、调试和运行的体验过程中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充分理解其含义。在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安排些创新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继续对程序进行开发,既能对前面学习的内容加以灵活应用,实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理解面向控件的含义,学会使用按键控制的方法,运用侦测和随机函数控件创作游戏。
2.在活动中充分地体验、感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猜测、实践与总结。
3.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培养勇于实践、勇于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与喜悦,从而增加对Scratch的学习兴趣。
4.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断创新与实践,并应用本课知识与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面向控件的含义,学会使用按键控制角色的方法。
难点:运用侦测与随机函数控件创作游戏。
【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任务驱动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演示讲解为辅。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广播系统。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 《小猴接香蕉》是一款经典的游戏,它非常考验玩家的反应速度。
2. 师:大家觉得这款游戏可以用scratch软件来实现吗?用你学过的哪些知识可以实现?
二、新授知识
1. 设置舞台和角色
师:小猴接香蕉游戏中需要舞台和角色,请同学们选一选,哪些是角色,哪些是舞台?
请同学们看一下,有几个角色?在以下设置角色的方案中,你支持哪一种?为什么?
分析小猴
师:小猴需要做什么?
学生回答。
师:对了,用左右方向键控制“小猴”移动。单击小绿旗时,小猴切换造型。
学生打开素材“猴子接香蕉学生素材.sb”文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用Scratch制作游戏的一般过程:先分析游戏组成部分和角色任务,再写成程序脚本。
认识“面向”控件和按键控制
师“我们是如何用左、右方向键控制小猴移动的呢?这就需要用到“当按下...”控件。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36页,阅读书本第二部分,利用方向键控制左右移动。
学生尝试使用“当按下...”控件搭建脚本,控制“小猴”左右移动。交流展示。学生尝试搭建,用右键让小猴往右走。考察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让小猴往左走?
(2)师: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小猴”向左移动时面向右边,倒着走。我们需要使用“面向”控件来解决这个问题。
注意:改变面向后角色会上下翻转,因此还要加上“将旋转模式设定为左右翻转”控件。学生探索动作模块。
【设计意图】学生在实现“小猴”的左右移动时,会遇到“小猴”面向的问题,从而引入面向控件的学习。
小猴的动画效果
师:我们希望小猴能运动得更自然,怎样设置造型切换呢?要求:按下小绿旗时,小猴能切换造型,每隔0.1秒,切换下一个造型。
学生尝试。
香蕉的脚本搭建
分析香蕉的脚本,香蕉从舞台上方随机的位置落下,如果碰到小猴就隐藏,表示被吃掉。随机函数控件的使用
(1)师:香蕉是在舞台上方任意位置出现的,这是如何实现的呢?这里我们就要用到“运算符”模块中的随机函数控件了。
确定随机函数的范围,学生搭建完成香蕉随机出现的脚本。
【设计意图】学生上节课搭建过类似结构的脚本,这里可以让学生大胆尝试搭建,通过交流讨论、思维碰撞来发现并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2)任务一:完成“香蕉从舞台上方掉落”的任务
请同学们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尝试完成。
说说用了哪个控件?脚本如何搭建的?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3)任务二:完成“接香蕉效果”的任务
师:接到香蕉,需要隐藏,大家觉得脚本应该写在猴子里,还是香蕉里?
学生回答。
思考“接香蕉效果”要用到哪些控件?学生尝试根据描述的规则,搭建脚本。
【设计意图】使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完成“香蕉”脚本的搭建。
(4)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师:刚在大家的努力下,能够运用侦测和随机函数控件基本完成了小猴接香蕉游戏的制作。游戏中香蕉有很多个,我们可以复制香蕉角色,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小组讨论:
你能添加判断条件,隐藏落在地上的“香蕉”吗?
你能让“香蕉”从屏幕上方下落的速度各不相同吗?
创新与实践
你觉得我们这个小猴游戏还可以增加哪些环节?让游戏更加精彩呢?
学生说一说,尝试制作,并把自己作品和你的同伴分享。
三、全课小结
我们使用面向和按键控制控件实现了对角色的控制,还运用了侦测和随机函数控件控件进行了游戏的创作,一起完成了小猴接香蕉这款小游戏,同学们真是很了不起啊。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思考,我们还能再做些什么让我们的游戏更加有趣?(共9张PPT)
第8课 猴子接香蕉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上图中哪些是角色,哪些是舞台背景?
角色( )
背景( )
1、2、3、4、5
6
你支持左边的方案还是右边的方案?为什么?
任务1
打开”猴子接香蕉学生素材“文件
任务2
给猴子添加脚本
向右移动
任务3
猴子每隔0.1秒切换下一个造型
任务4
香蕉随机出现在上方区域
X( )
Y( )
-240 ~240
0 ~180
任务5
香蕉持续掉落下来
Y坐标增加负值
o
o
o

控制移动
s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