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正在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争霸狼烟中走进历史!
伴随早期国家的坍塌,长城的样貌终将在横扫六合中改变它原有面貌!
为什么偏偏是秦改变长城形态?
从割裂到联拓
为什么偏偏是秦改变长城形态,完成国家统一?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贾谊《过秦论》
(都江堰)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郑国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馀顷。 ——司马迁《史记·八书·河渠书》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孟子·梁惠王上》
顺应民心
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经济基础
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个人因素
秦王嬴政雄才大略
社会趋势
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量减少,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秦国趋
强
强
时代趋
统
统
咸阳
郑
大梁
邯郸
蓟
临淄
寿春
渤海
东海
河水
汾水
前223年灭楚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8年灭赵
前221年灭齐
前222年灭燕
都城咸阳
秦
前221年
都城咸阳
秦
前221年
公元前221年
嬴政
咸阳
1. 结束分裂割据,符合人民的愿望
2. 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社会的进步
3.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长城一带
南海
陇西
东海
长城,铸就了统一国家的防线,但无法阻截分封制下强大的惯性“离心力”。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皇权独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皇帝至上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皇位世袭
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监察
行政
军事
丞相绾等言:“……”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乡、里、亭
郡(守)
县(令或长)
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开创了我国以后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皇帝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皇帝制度
三公制度
郡县制度
尺寸不统一
货币不统一
文字不统一
【文化】统一文字 - 小篆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经济】统一货币 - 秦圆形方孔“半两”铜钱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珠江
长江
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南开灵渠 收复百越
临洮
辽东
秦始皇又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