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你,去过江南吗?
印象中的江南总是湿漉漉的,杏花微雨,小桥流水。
想起江南,粉墙黛瓦、吴侬软语,浆声欸乃;
还有那,雨巷中
撑着油纸伞结着丁香一样愁怨的姑娘。
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何处是江南
“江南”,从古到今是一个变化的地理概念。在人文地理概念里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
狭义的江南指的是现在的长江
三角洲一带。江南区域的代表城市有南京、苏州、常州、无锡、湖州、杭州、绍兴、嘉兴、上海等地。
壹
东晋的兴亡
衣冠南渡,门阀政治
316年,匈奴人灭掉
西晋。317年,皇族
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史称东晋。
东晋建立
建康
晋元帝司马睿
(276-323年)
3304年-439年的135年间,
内迁的各族在北方(西南)
先后建立过十六个政权,
史称“十六国”。
东晋开国元勋·王导
(276年~339年)
门阀政治
王与马共天下
出身琅琊王氏,早年便与司马睿相交。首倡南渡计划。说服南北方士族,共同拥戴司马睿的东晋政权。
司马睿登基受百官朝贺时,再三请王导
同坐御床受贺,王导再三辞让不敢当,说道:"
如果太阳也和地下万物一样,那么老百姓该到
哪里沐浴光辉呢 "司马睿这才作罢。司马睿政
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反映了东晋
门阀政治的特殊背景。
门阀政治是指东晋时期出现的士族与皇权的共治现象。门阀士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中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一个阶层专称。门阀制度形成的标志是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士族享有特权,按门第高低选拔任用官吏,世代为高官,长期把持朝政,构成了强大的政治势力。
西晋
北伐中原(祖逖)
闻鸡起舞
中流击楫
阅读相关史事,说说祖逖北伐的故事:
“如不扫清中原,
誓不再回江东”
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
生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一场战
争。最终东晋以少胜多,仅以八万军力大胜苻坚的八十余万前秦军。
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317年
420年
东晋(建康)
420年,刘裕取代东
晋,定都建康,国号
"宋"。史称南朝宋。
南朝的政治
宋齐梁陈,政权更迭
贰
西
魏
东 魏
宋
齐
梁
陈
刘裕(420-479年)
萧道成(479-502年)
萧衍(502-557年)
陈霸先(557-589年)
全部定都:建康(今南京),历史统称为“南朝”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
刘宋前期,社会安定,宋武帝刘裕大力推行改革,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并实施轻徭薄赋,积极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延续了刘裕的治国方略,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经济文化一片繁荣,史称“元嘉之治”(宋文帝年号元嘉)。
但刘宋后期,朝政混乱,帝王更迭频繁。权臣萧道成于479年建立南齐,刘宋灭亡。
宋武帝
刘裕
(363—422年)
宋文帝
刘义隆
(407—453年)
南朝宋(420年~479年)是南
朝四个朝代存在时间最久的,
也是南朝疆域最大,国力最盛
的王朝。共传四世,历经九帝,享国六十年。
齐
梁
陈
479年,萧道成迫使宋顺帝刘准禅位,灭宋建齐,史称萧齐。502年,
齐和帝被迫禅位于梁武帝萧衍。齐朝灭亡仅23年是南朝时间寿命最短的。
南梁(502年-557年)初期,重视发展经济文化。但当统治稳固,萧衍变
得好大喜功、喜谀恨谏,大为佞佛。他还四次舍身佛寺。政治
的腐败也导致军事上的无能。548年,东魏降将侯景举兵反梁,
攻入建康后纵兵杀掠,生灵涂炭。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
于明显劣势。陈朝(557年-589年)为陈霸先所建,控制江陵以
东、长江以南的地区。589年隋朝灭陈完成统一。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中原战乱,北人南迁
叁
材料1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2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轫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
衣天下。” ——《宋书》
据材料,读课文,说说江南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
不同:《史记》中的江南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
《宋书》中描述了江南开发后的景象,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
手工业发达。
探究·江南开发的原因
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
工具、生产技术;——江南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农业生产的发展。
江南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 便于耕种;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
农作物的生长;河网密布,灌溉水
源充足。
“男耕女织”图
探究·江南开发的原因
(南朝)
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作。
南朝牛车画像砖
探究·江南开发的原因
阅读课文,总结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表现:
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
南朝青釉六系盖罐
南朝青瓷莲花尊
农 业:
手工业:
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
细作,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
较先进的生产技术。还发展种桑养蚕等多种经营。
南方的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在缫丝、织布、
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发展。
商 业:
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
的大都市。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探究·江南开发的影响
秦汉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江南农业生产落后。
经济重心:是指全国经济最发
达的地区,并在国家经济发展
中提供动力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地区。
江南开发的影响:使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江南经济发展趋势示意图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宋代
落后期
开发期
繁荣期
南 朝(420-589年)
短暂统一
1.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的一个分裂时期,下图是南北朝时期的政
权更迭示意图。对此图解读( )
A.南方在对峙中处于优势 B.此时期国家不断走向分裂
C.分裂阻断了南北方交流 D.客观上利于南方经济发展
D
试题精练
2.东晋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出现“王与
马共天下”的局面。至宋齐梁陈诸君,则无论贤否,皆威福自
专,不肯假权于臣。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专制皇权重振 B.中央集权加强
C.士族势力增强 D.政治腐朽衰落
A
试题精练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
制度,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
在了四百年之久。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
下启隋唐之科举,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
之一。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
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的吏治澄清。另一方面,
它又成为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