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5节 机械效率
第十章 机械与人
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能说出机械效率的含义,知道机械效率是小于1的。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通过实验了解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
学习目标
难点
重点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实验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直接提升物体做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做功相同吗?
演示实验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实验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直接提升物体做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做功相同吗?
演示实验
G/N h/m W直/J F/N s/m W机/J
2 0.1 0.2 1.2 0.2 0.24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G/N h/m W直/J F/N s/m W机/J
2 0.1 0.2 1.2 0.2 0.24
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
2.总功:动力所做的功。
3.额外功:由于机械自重和摩擦等因素影响,
而不得不做的功(无利用价值)。
W总 = W有用+ W额外
4.机械效率是表征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2.公式:
=
W总
W有
3.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总小于1。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课堂小结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G
h
F
s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铁架台、滑轮、细线、钩码。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课堂小结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实验步骤:
1.如图组装滑轮组,测出钩码的重力G,并记下钩码和绳端的位置。
2.匀速竖直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缓慢上升,测出拉力F,并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
3.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效率 并填入表格。
4.改变钩码数量,再做两次上面的实验。
课堂小结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实验 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钩码提升的高度h/m 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 有用功W有/J 总功 W总/J 机械
效率
1
2
3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表格:
实验结论:
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解析
C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实验探究
知识讲解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越省力的机械,效率越高
B.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C.做相同的功,额外功的值越小,效率越高
D.做功越快的机械,效率越高
=
W总
W有
=
W有+ W额
W有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实验探究
知识讲解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F=
s=1m
G物=10 N
h=?
如图,忽略绳重和摩擦,用拉力F拉着10 N的重物匀速上升,绳子自由端移动1 m,动滑轮重力2 N,
求:(1)拉力F;(2)物体上升的距离;
(3)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解析
动滑轮+物体
G总
2F
因为重物匀速上升,
所以,2F=G总=G 物+ G动
G物+G动
F=
2
=
10N+ 2N
2
=6N
G动=2 N
h=
2
s
=
2
1m
=0.5m
W有 = G物 h=10N×0.5m=5J
W总 = F s=6N×1m=6J
=
W总
W有
=
6J
5J
=83.3%
答:F为6N,h为0.5m, W有 是5J,W总 是6J, 是83.3%。
机械
效率
有用功、
额外功和总功
测定机械效率
新课引入
课堂小结
实验探究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机械效率
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
总功:动力所做的功
额外功:由于机械自重和摩擦等因素影响,
而不得不做的功(无利用价值)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公式:
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
W总
W有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新课引入
实验探究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在斜面上将一个重4.5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8N,斜面长1.2m、高0.3m。求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
G物 =4.5N
F=1.8N
s=1.2m
h=0.3m
解析
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为有用功
W总=F s =1.8N×1.2m=2.16J
=
W总
W有
=
2.16J
1.35J
=62.5%
所以,W有=G物 h =4.5N×0.3m=1.35J
答: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2.5%。
作业:
月 日
布置作业
新课引入
实验探究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