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5.1《质量》教学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5.1《质量》教学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24 15:3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 质量
1. 认识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
量的概念。
2.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
学习目标
重难点
3. 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能够对常用质量单位
形成具体的感知,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4. 认识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熟悉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
生活中的下列物体都由什么构成?
哪个物体所含的铁多?
铁钉
扳手
桌子
椅子
冰块
冰雕
哪个物体所含的冰多?
哪个物体所含的木头多?
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有什么关系呢?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冰块熔化成水
将泥团捏成小动物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m )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国际千克原器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
约500g
约50g
约5t
常用单位:
克(g)、毫克(mg)、微克(μg)、吨(t)
千克(kg)
t
kg
g
mg
μg
103
103
103
103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质量的单位换算
单位换算正确格式:
15 t = 15×103 kg = 1.5×104 kg
10-3
10-3
10-3
10-3
15 g = 15×10-3 kg = 1.5×10-2 kg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你知道它们的质量有多大吗?
约6×10-3kg
约8.0×10-5kg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约200g
约150g
约2.5kg
约45kg
可达1.5×105kg
6.0×1024kg
小飞飞到市场买粮、买菜,售货员都需要称货品的质量,是用什么称质量的呢?
生活中有很多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台秤
案秤
杆秤
测量质量的工具
1.生活中常用的质量测量工具。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物理天平
托盘天平
2.实验室的质量测量工具。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测量质量的工具
平衡螺母
分度盘
指针
横梁
标尺
游码
托盘
底座
镊子
砝码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观察一下托盘天平的结构
观察一下托盘天平的结构
铭牌
最大称量:砝码盒内砝码的总质量 + 游码最大的读数
感量:就是标尺上每一小格表示的质量数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最大称量:200g
感量:0.1g
11003 托盘天平
最大称量 200g 感量 0.1g
×× 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将 2.5 t 换算成以千克为单位的正确换算式为( )
A.2.5 t = 2.5 t ×1000 kg = 2500 kg
B.2.5 t = 2.5×1000 = 2500 kg
C.2.5 t = 2.5 t ×1000 = 2500 kg
D.2.5 t = 2.5×1000 kg = 2500 kg
D
单位换算正确格式:
2.5 t = 2.5×1000 kg = 2500 kg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讲解
给下列物体质量的数值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 500 _______;
一辆自行车的质量约为20 _______;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_______;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 _______;
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5 _______。
熟记常见物体的质量
g
g
kg
kg
t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讲解
物体质量的数量级
新课引入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9
10-25
10-26
10-27
10-28
10-31
10-32
. . .
. . .
. . .
邮票
蜜蜂的翅膀
细菌
流感病毒
氧分子
中子质子
电子
(9.1×10-31)
1053
1041
1030
1024
1022
107
103
102
101
. . .
. . .
. . .
目前观测所及的宇宙
银河系
地球
月球
大型远洋轮
1m3水

1023
1021
. . .
. . .
太阳
(1.99×1030)
(5.98×1024)
(7.36×1022)
. . .
. . .
. . .
. . .
m/kg
m/kg
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
1791年,法国规定4℃的1dm3纯水的质量为1kg,并且用铂制作了标准千克原器,保存在法国档案局。因此,这个标准千克原器也叫“档案千克”
1872年,科学家们通过国际会议,决定以法国档案千克为标准,用铂铱合金制作标准千克的复制品,分发给其他国家。1833年,在复制品中选了一个与“档案千克”质量最接近的作为国际千克原器,保存在国际计量局(设在巴黎)。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批准这个国际千克原器的标准,沿用到现在。
新课引入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国际千克原器(复制品)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 m 表示
基本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克(g)、毫(mg)
微克(μg)、吨(t)
单位换算:1 g = 10-3 kg
1 mg = 10-3 g = 10-6 kg
1 t = 103 kg
生活中:台秤、案秤、杆秤
实验中:物理天平、托盘天平
单位及换算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质量的测量
质量
新课引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作业:
月 日
新课引入
布置作业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