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 绳
教学目标
1、学生 能够整齐地演唱《跳绳》这首歌曲。
2 、 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趣。
3、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编创动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有表情地演唱、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题
1、 出示跳绳(两端拴有铃铛)
师问:“同学们,上午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你们看它是什么,《跳绳》,今天老师教同学们一首歌,名字就叫跳绳,那小朋友们你们会跳绳吗?现在咱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学一下跳绳。注意节奏。
设计意图:运用实物导入,富有情趣,是学生情绪受到感染,不知不觉进入音乐角色。
二、 教授新课
1、播放音乐,在学唱之前请小朋友仔细听一遍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情绪,活泼,欢快的情绪
2、 出示节奏,老师念一遍,跟着老师念一遍,注意速度,加上手拍一下节奏,老师拍前一句,小朋友拍后一句。
3、 师给大家读一遍这首歌,跟老师读,老师读第一句,小朋友读第二句。
4、再听一遍这首歌 。
5、 用乐器老师伴奏,小朋友有节奏的读一遍歌曲。
6、 教师用电子琴范唱一遍, 逐句教唱第一段。
7、 用火车头的方法,老师唱前一句,小朋友唱后一句。第二遍,小朋友做火车头,老师跟唱。男,女生火车头对接,第一组和第二组对接,加快速度唱二遍。
8、 跟琴齐唱第一段歌曲,师:同学们唱是得很好,下面请大家把活泼、欢快的情趣用动作表达出来好不好 请二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下,小朋友伴奏。
9、 老师出示乐器,学唱第二段歌词 ,老师示范后,请一位小朋友拿着乐器,老师弹琴,其他小朋友演唱。
10、 请小朋友自学第二段 ,老师伴奏,小朋友试唱。
11、小朋友跟着音乐演唱第二段歌曲。加碰铃乐器演唱一遍。鼓励学生自己创编第二段 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
12、 请大家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演唱方式,将一、二段歌曲连起来唱。
设计意图:这样学习歌曲,体现了由浅入深的过程,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培养了学生自学创新能力。
三、 活动结束
师生共同表演《跳绳》一曲,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使学生沉浸在音乐的享受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四、活动延伸
带学生到操场上活动,一边跳绳一边唱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我表现,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能提高学生的跳绳技能,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享受到了音乐的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