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咚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多种音乐活动学唱歌曲,感受并掌握歌曲中节奏、力度的变化。
2、 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引导学生依据听觉感受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
3、通过与音乐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舞蹈、美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过年的欢快和喜悦,体验 和表现过年的喜悦,师生在活动中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唱” 会歌曲《过新年》,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从歌曲及活动中体验过年的欢乐气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准确地唱好歌曲,掌握好节奏的变化。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打击乐器(小堂鼓、小镲)、红绸
教学过程
1、师生互唱问候歌,组织上课。
2、导入:创设环境、营造课堂气氛。
(播放一段关于过年的歌舞视频,提问)
师:小朋友们知道刚才我们看到的这段视频是关于什么节日的吗?
生:过新年!
师:非常正确,过新年!提到过新年大家都会想到些什么呢?
生:...
师:老师为了让大家提前感受到过新年的气氛,特别准备了一些东西,大家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中国结、灯笼、春联等)布置教室。
师:除了这些,老师还带来了两样小乐器,大家看看认识他们吗?
(出示小堂鼓 小镲chǎ)ppt 播放图片及名称
生:小鼓、小镲
师:谁能够模仿它的声音
生:咚咚咚、锵锵锵
师:同学们学的太棒了,非常像!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在音乐中感受一下过新年的气氛。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下这首好听的歌曲。《龙咚锵》
3、 初听歌曲。
师:“刚才同学们听得都非常认真,那么老师想问问最认真的听得孩子,刚才听到的歌曲中都唱了哪些歌词?”
学生回答后,请同学们朗读对联。(板书:对联歌词)
师:“听完音乐商老师有些疑惑,龙咚是什么?锵又是什么?好苦恼,有没有小老师愿意告诉我?”
生:“龙咚是敲鼓声。锵是小镲的声音。”
师:“这个小老师一解释啊,商老师一下就明白了,突然好想再听一遍那首好听歌曲,愿意和我一起听的好孩子我们一起保持安静,仔细听一听歌曲中有没有我们熟悉的节奏?”
4、复听。
找出熟悉的节奏,用 “跑跑走”模仿节奏。PPT出示节奏
X X X X X
龙 咚 龙 咚 锵
(跑 跑 跑 跑 走)
练习节奏,分组展示,两组孩子轻敲桌子表现鼓:龙咚;两组孩子拍手表现小镲:锵。
5、再听。
“请小朋友们准备好自己的小鼓、小镲为音乐的后半部分伴奏。”跟着音乐用手敲击节奏。
6、学唱歌曲。
师:“听了这么多遍,商老师想试着唱一下这首好听的歌曲,我想要找个乐队为我伴奏,愿意为我打鼓的同学拿起你的小鼓槌。我说小鼓小鼓,你告诉我它的声音,准备好了吗?”
师:“小鼓小鼓”
生:“龙咚龙咚”
师:“愿意为我敲小镲的同学拿起你的小镲。我说小镲,你告诉我它的声音!准备好了吗?”
师:“小镲”
生:“锵”
师:“非常好,鼓手镲手准备就绪,演出开始啦。”(播放音乐,老师演唱,学生伴奏)
...
师:“你们想不想试试来唱一下呢?请两个同学上来为大家伴奏。”
全班齐唱、男生女生唱。
7、创编活动
师:“老师已经感受到过年的气氛啦。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在我们陕西的北部有一种庆祝的舞蹈叫做秧歌,也叫做十字步,接下来我们用一小段视频来感受一下这种过年的喜悦。”(播放视频)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小段红绸,有没有同学愿意来模仿一下刚才的舞步?”
生
师:“请这位小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学会之后。
师:“我们来随着刚才学会的歌曲一起来跳起来吧。”
请小组展示分组分别使用小镲小鼓或跳舞唱歌。
师生一起表演唱《龙咚锵》
8、总结
师:新年的爆竹声马上就要响起了,让我们一起期待新年的到来吧。
(出示课件,内容为一个摇摆的钟)
师生:共同数倒计时,“十,九,八,七,,,,,二,一”
(课件中爆竹声响起)
师生:高呼:“喔~~~~,过新年了。”
师:“孩子们,让我们敲着锣、打起鼓,扭起秧歌快乐的唱起来,跳起来吧。”
生:边扭秧歌、敲锣打鼓,边唱《龙咚锵》结束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