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单元检测卷:第15章电流和电路(基础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有( )
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
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有许多细微的脏物
D.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引铁屑
2.小芳在科技馆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景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电荷是( )
A.同种电荷 B.异种电荷 C.正电荷 D.负电荷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过程使丝绸和玻璃棒上产生了电荷
B.丝绸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玻璃棒更强
C.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异种电荷
D.金属箔的张角越大说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量越少
4.用“充电宝”给手机电池充电时,手机电池此时相当于电路中的( )
A.开关 B.导线 C.电源 D.用电器
5.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导体中有自由电荷就能形成电流
B.电路中有了电源就能形成电流
C.正、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
D.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6.手电筒的结构如图所示,按下按键时,电路接通小灯泡发光。该手电筒的电路图,选项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三个小灯泡都并联的是( )
A. B.
C. D.
8.有一种智能锁,需要通过“密码+人脸”两次识别成功才能开锁。密码识别成功时仅S1闭合,灯L发光,照亮人脸进行识别,但不开锁,人脸识别成功后S2才会闭合,电动机工作,开锁成功。下列电路设计的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要使L1和L2两灯并联,必须( )
A.闭合S1、S2、S3 B.闭合S1、S3
C.闭合S2、S3 D.闭合S1、S2
10.关于常见的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下列说法中最合理的是( )
A.电风扇约2A B.空调约6A
C.液晶电视约10mA D.台灯约30mA
11.如图5所示四个电路中,能直接测量出通过L2电流的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在“练习使用电流表”的实验中,某同学发现电流表0﹣3A量程的刻度值标识不清,根据你对电流表的了解,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是( )
A.0.24A B.0.44A C.2.2A D.2.4A
13.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时,小明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处的电流为IA=0.4A、IB=0.2A、IC=( )
A.0.1A B.0.2A C.0.3A D.0.4A
14.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9A,A2的示数为0.5A,则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 )
A.0.4A B.0.5A C.0.9A D.1.4A
15.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A2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1电流表的读数为0.31A
B.A2电流表的读数为1.3A
C.L1的电流大于L2的电流
D.干路电流的大小为0.54A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6.用久了的电风扇扇叶上总是布满灰尘,是由于当电风扇转动时,扇叶与空气摩擦使扇叶上 ,从而能吸引 物体的缘故。
17.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人们规定:把 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把 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18.金属导电靠的是 ,人、陶瓷、盐水、石墨这四种物质, 是绝缘体。
19.如图所示,一个充电宝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此时充电宝相当于电路的 ,手机的电池相当于 。
20.我们的教室里装了很多电灯、电扇和插座,它们之间是 联接入电路中的;灯和控制它的开关之间是 联的。
21.如图所示,灯L1、L2并联,现要测L2支路中的电流,线头P应与电流表标 的接线柱相连;若要测L1与L2并联后总的电流,线头P应与电流表标 的接线柱相连。(均填“﹣”“0.6”或“3”)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22.根据图甲的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23.请你根据图1电路图,在图2连接好实物电路。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24.如图甲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 (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小明同学刚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这是他在连接电路时忘记了 ,小明发现电流表A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其原因可能是 (选填“A”或“B”)。
A.电流表没调零
B.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如表是小明实验中的一组数据:指出表格中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是 (填“A”或“B”或“C”)位置的数值,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I/A 0.5 0.5 2.5
(4)当用电流表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并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几组电流值
C.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D.换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一组电流值
(5)实验时小明发现L1较亮,L2较暗,则通过灯L1的电流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L2的电流。
25.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实验中,在A、B、C三处各接入一个电流表,并选择合适的量程.闭合开关,测得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A、IB、IC;更换多组 (选填“相同”或“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实验,目的是为了 ;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IA/A IB/A IC/A
1 0.46 0.18 0.28
2 0.36 0.20 0.16
3 0.7 0.32 0.38
(3)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用表头中的物理量符号写出关系式);
(4)小华在某次实验时,测得C处电流IC为0.30A,观察到A处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则A处电流大小为 A,B处电流大小为 A.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26题4分,27题5分共9分。)
26.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2的示数是0.7A,电流表A的示数如图2。求:
(1)A的示数为多少A?
(2)电流表A1的示数是多少A?
2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1.8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7A。求:通过灯泡L1的电流I1和通过灯泡L2的电流I2。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单元检测卷:第15章电流和电路(基础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有( )
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
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有许多细微的脏物
D.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引铁屑
【解答】解:A、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带电,所以能吸引轻小的物体(碎纸屑),属于摩擦起电,不符合题意;
B、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是因为毛衣和衬衣之间相互摩擦带电,两者带有异种电荷,放电产生的劈叭声,属于摩擦起电,不符合题意;
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带有电能吸引轻小物体,属于摩擦起电,不符合题意;
D、在磁铁上摩擦过的钢针被磁化后,具有磁性能把铁屑吸引起来,不属于摩擦起电,符合题意。
故选:D。
2.小芳在科技馆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景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电荷是( )
A.同种电荷 B.异种电荷 C.正电荷 D.负电荷
【解答】解: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景象。是因为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过程使丝绸和玻璃棒上产生了电荷
B.丝绸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玻璃棒更强
C.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异种电荷
D.金属箔的张角越大说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量越少
【解答】解:A、摩擦过程使丝绸和玻璃棒上发出电荷的转移,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故A错误;
B、丝绸和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得到电子,带负电,故B正确;
C、当带正电的玻璃棒与金属球接触时,一部分电子会从验电器的金属箔移动到玻璃棒,两金属箔由于失去电子都带上正电荷,因相互排斥而张开,故C错误;
D、金属箔的张角越大说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量越多,故D错误。
故选:B。
4.用“充电宝”给手机电池充电时,手机电池此时相当于电路中的( )
A.开关 B.导线 C.电源 D.用电器
【解答】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电池的化学能,在电路中手机电池消耗电能相当于用电器,而充电宝提供了电能相当于电源。
故选:D。
5.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导体中有自由电荷就能形成电流
B.电路中有了电源就能形成电流
C.正、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
D.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解答】解:A、导体中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才会形成电流,故A错误;
B、电路中有了电源,电路还必须闭合,电路中才会形成电流,故B错误;
CD、正、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手电筒的结构如图所示,按下按键时,电路接通小灯泡发光。该手电筒的电路图,选项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按下按键时,电流流过的路径为正极→灯泡→开关→负极,故B正确。
故选:B。
7.如图所示,三个小灯泡都并联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很明显本题电流路径只有一条,因此是串联电路,不符合题意;
B、图中电流路径有三条,分别经过这三个灯,因此是并联电路,符合题意;
C、图中上下两盏灯并联,再与第三盏灯串联,属于混联电路,不符合题意;
D、图中左面两盏灯串联,再与右面的灯并联,属于混联电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有一种智能锁,需要通过“密码+人脸”两次识别成功才能开锁。密码识别成功时仅S1闭合,灯L发光,照亮人脸进行识别,但不开锁,人脸识别成功后S2才会闭合,电动机工作,开锁成功。下列电路设计的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根据题意知,S1闭合,灯L发光;灯光照亮人脸完成人脸识别时S2闭合,即S1、S2同时闭合,电动机M才工作。
由图知,
A、只闭合S1时,电动机和灯泡都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
B、只闭合S1时,电动机工作,同时闭合S1和S2时,电动机和灯泡都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只闭合S1时,电动机和灯都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
D、只S1闭合,灯L发光,再S2闭合,电动机M也工作,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如图所示,要使L1和L2两灯并联,必须( )
A.闭合S1、S2、S3 B.闭合S1、S3
C.闭合S2、S3 D.闭合S1、S2
【解答】解:A、当开关S1、S2、S3同时闭合时,电源短路,这是不允许的;故A错误;
B、开关S1、S3同时闭合时,两灯L1、L2首首相连、尾尾相连,两灯并联;故B正确;
C、由电路图可知,当闭合S2、S3,灯L1被短路,故C错误;
D、当开关S1、S2、同时闭合时,电源短路,这是不允许的,故D错误。
故选:B。
10.关于常见的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下列说法中最合理的是( )
A.电风扇约2A B.空调约6A
C.液晶电视约10mA D.台灯约30mA
【解答】解:A、电风扇的电功率一般在40W左右,故根据P=UI,U=220V,可判断出工作电流I==≈0.2A,故A不合理;
B、空调的电功率一般在1300W左右,故根据P=UI,U=220V,可判断出工作电流在I==≈6A,故B合理;
C、液晶电视机的电功率一般在200W左右,故根据P=UI,U=220V,可判断出工作电流在I==≈1A=1000mA,故C不合理;
D、台灯的电功率一般在20W左右,故根据P=UI,U=220V,可判断出工作电流I==≈0.1A=100mA,故D不合理。
故选:B。
11.如图5所示四个电路中,能直接测量出通过L2电流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图中两灯并联,电流表与L1串联,测的是L1的电流,但正负接线柱接反,故A错误;
B、图中两灯并联,电流表在干路上测的是干路的电流,故B错误;
C、图中两灯并联,电流表与L1串联,测的是L1的电流,故C错误;
D、图中两灯并联,电流表与L2串联,测L2中的电流,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12.如图所示在“练习使用电流表”的实验中,某同学发现电流表0﹣3A量程的刻度值标识不清,根据你对电流表的了解,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是( )
A.0.24A B.0.44A C.2.2A D.2.4A
【解答】解:由图可知,电流表连接0~0.6A量程时,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4A;
因为在电流表的同一刻度处,0~3A量程的读数是0~0.6A量程读数的5倍,所以在0~3A量程的读数为5×0.44A=2.2A。
故选:C。
13.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时,小明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处的电流为IA=0.4A、IB=0.2A、IC=( )
A.0.1A B.0.2A C.0.3A D.0.4A
【解答】解:由图可知:两灯并联,A点在干路上,B、C两点在支路上,
则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得:
IC=IA﹣IB=0.4A﹣0.2A=0.2A。
故选:B。
14.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9A,A2的示数为0.5A,则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 )
A.0.4A B.0.5A C.0.9A D.1.4A
【解答】解:由图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A2的测量支路L2的电流,
已知电流表A的示数I=0.9A,A2的示数是0.5A,则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I2=0.5A,
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得
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
I1=I﹣I2=0.9A﹣0.5A=0.4A。
故选:A。
15.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A2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1电流表的读数为0.31A
B.A2电流表的读数为1.3A
C.L1的电流大于L2的电流
D.干路电流的大小为0.54A
【解答】解:由图甲知,两灯并联,电流表A1测L1支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电流,
A、由图乙知,电流表使用小量程,分度值0.02A,A1示数为0.32A,即通过L1的电流为0.32A,故A错误;
B、由图丙知,电流表使用小量程,分度值0.02A,A2示数为0.26A,即通过L2的电流为0.26A,故B错误;
C、由A和B选项知,L1的电流大于L2的电流,故C正确;
D、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I=I1+I2=0.32A+0.26A=0.58A,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6.用久了的电风扇扇叶上总是布满灰尘,是由于当电风扇转动时,扇叶与空气摩擦使扇叶上 带电 ,从而能吸引 轻小 物体的缘故。
【解答】解:当电风扇转动时,扇叶与空气摩擦而起电,使扇叶上带电,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扇叶会布满灰尘。
故答案为:带电;轻小。
17.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人们规定:把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把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解答】解:人们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故答案为: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18.金属导电靠的是 自由电子 ,人、陶瓷、盐水、石墨这四种物质, 陶瓷 是绝缘体。
【解答】解:金属导体里面作定向移动的自由电子为负电荷。
人、陶瓷、盐水、石墨这四种物质,人、盐水、石墨属于导体,陶瓷属于绝缘体。
故答案为:自由电子; 陶瓷。
19.如图所示,一个充电宝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此时充电宝相当于电路的 电源 ,手机的电池相当于 用电器 。
【解答】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充电宝提供电能,电能转化为电池的化学能,充电宝相当于电路的电源;
手机电池消耗电能,所以手机电池相当于用电器。
故答案为:电源;用电器。
20.我们的教室里装了很多电灯、电扇和插座,它们之间是 并 联接入电路中的;灯和控制它的开关之间是 串 联的。
【解答】解:因为教室中的电灯、吊扇和插座可以单独工作,并且又互不影响,因此教室中的电灯、吊扇和插座之间为并联连接;开关与被控制的电灯为串联连接。
故答案为:并;串。
21.如图所示,灯L1、L2并联,现要测L2支路中的电流,线头P应与电流表标 “3” 的接线柱相连;若要测L1与L2并联后总的电流,线头P应与电流表标 “﹣” 的接线柱相连。(均填“﹣”“0.6”或“3”)
【解答】解:如图所示,灯L1、L2并联,现要测L2支路中的电流,电流表应与L2串联在同一条支路,故线头P应与电流表标“3”的接线柱相连;
若要测L1与L2并联后总的电流,需将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中,即灯L1、L2并联后再与电流表串联,故线头P应与电流表标“﹣”的接线柱相连。
故答案为:“3”;“﹣”。
三.作图题(共2小题)
22.根据图甲的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解答】解: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开始分支,一支经开关S2、灯泡L1;另一支经灯泡L2,然后两支电流汇合,共同回到负极,如图所示:
23.请你根据图1电路图,在图2连接好实物电路。
【解答】解:由图1知,两灯、开关依次串联在电源两极上,实物图连接如图所示:
。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4.如图甲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 不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小明同学刚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这是他在连接电路时忘记了 断开开关 ,小明发现电流表A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其原因可能是 B (选填“A”或“B”)。
A.电流表没调零
B.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如表是小明实验中的一组数据:指出表格中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是 C (填“A”或“B”或“C”)位置的数值,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连接的是电流表的小量程却按大量程读数了 。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I/A 0.5 0.5 2.5
(4)当用电流表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并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B 。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几组电流值
C.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D.换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一组电流值
(5)实验时小明发现L1较亮,L2较暗,则通过灯L1的电流 等于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L2的电流。
【解答】(1)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应选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
(2)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需要断开开关,若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说明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断开开关了;电流表有电流时如图乙所示,即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没有刻度的一侧,说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因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而C处的2.5A明显与其它两个数据不等,所以2.5A是错误的数据;正确的应该是0.5A,错误的数据扩大了5倍,造成错误的原因是连接的是电流表的小量程却按大量程读数了;
(5)为了得到串联电路电路的普遍规律,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测量,故B正确;
(6)因为两灯泡串联,通过灯L1的电流等于L2的电流,而灯泡的亮度不同是因为实际功率不同。
故答案为:(1)不相同;(2)断开开关;B;(3)C;连接的是电流表的小量程却按大量程读数了;(4)B;(5)等于。
25.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断开 状态;
(2)实验中,在A、B、C三处各接入一个电流表,并选择合适的量程.闭合开关,测得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A、IB、IC;更换多组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实验,目的是为了 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IA/A IB/A IC/A
1 0.46 0.18 0.28
2 0.36 0.20 0.16
3 0.7 0.32 0.38
(3)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IA=IB+IC (用表头中的物理量符号写出关系式);
(4)小华在某次实验时,测得C处电流IC为0.30A,观察到A处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则A处电流大小为 0.8 A,B处电流大小为 0.5 A.
【解答】解:(1)连接电路时,如果不断开开关,很容易烧坏用电器,故要断开;
(2)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应使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
(3)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可知,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表达式为:IA=IB+IC;
(4)由电路图可知,C处为支路,A处为干路,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A处的电流应大于C处的电流,
由图﹣2中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可知,电流表选用的是0~3A的量程,分度值为0.1A,示数为0.8A,因此A处电流大小为0.8A,B处电流大小:IB=IA﹣IC=﹣0.8A﹣0.3A=0.5A。
故答案为:(1)断开;(2)不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3)IA=IB+IC;(4)0.8;0.5。
五.计算题(共2小题)
26.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2的示数是0.7A,电流表A的示数如图2。求:
(1)A的示数为多少A?
(2)电流表A1的示数是多少A?
【解答】解:(1)由图知,两电阻并联,A1测L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
由图2可得:电流表A的量程为0~3A,则示数为1A:即:干路电流I=1A;
(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流表A1的示数:I1=I﹣I2=1A﹣0.7A=0.3A。
答:(1)A的示数为1A;(2)电流表A1的示数是0.3A。
2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1.8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7A。求:通过灯泡L1的电流I1和通过灯泡L2的电流I2。
【解答】解:由图可知L1、L2并联,
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I=1.8A,
电流表A2测L2的电流:即I2=0.7A,
因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流过L1的电流I1=I﹣I2=1.8A﹣0.7A=1.1A。
答:通过灯泡L1的电流I1为1.1A,通过灯泡L2的电流I2为0.7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