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2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习题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2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习题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24 20:0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2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下列运动中,最接近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奥运会上百米赛跑
B.自由下落的苹果
C.站在商场的自动扶梯上上楼的顾客
D.从滑梯上下滑的小朋友
C



B
3.(20-21·洛阳洛宁期中)某物体第1 s运动1 m,第2 s运动2 m,第3 s运动3 m,则( )
A.物体做匀速运动 B.物体做减速运动
C.物体做加速运动 D.物体第3 s的速度是3 m/s

C
4.(20-21·周口期中)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
A. v甲>v乙    B. v甲C. v甲=v乙    D.无法确定

B
5.(20-21·周口沈丘期中)如图所示为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图像,可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 )
A.(1)(3) B.(2)(3) C.(1)(4) D.(2)(4)
解析:
(1)随着时间的变化,位置没变,表示物体静止。
(2)随着时间的变化,路程均匀地增大,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3)随着时间的变化,速度均匀地增大,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
(4)随着时间的变化,速度不变,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D。
D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一起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同向行驶的照片。则  (选填“甲”或“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到达750 m处所用时间相差  s。


5
7.某学校关于校车管理规定中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 km/h。“40 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   (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 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路程是   km。

最大速度
12
8.(20-21·许昌襄城期中)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m/s。

12.50
0.15
9.(20-21·周口沈丘期中)在学校运动会中,小明参加50 m短跑的竞赛成绩是8.0 s,他的平均速度是   m/s;在接力比赛中,为使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尽可能做到   。

6.25
相对静止
10.小华同学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
A. 135 m/s B. 168.75 m/s
C. 2.25 m/s D. 2.81 m/s
甲       乙

C
11.(19-20·商丘永城期中)田径跑道的周长是400 m,小明匀速跑一圈用时80 s,则小明的速度为  m/s。小丽的速度为3 m/s,若小明以原速与小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反向匀速跑步,则小明与小丽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需要的时间是  s。若小明以原速与小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同向匀速跑步,则他们第一次相遇时,小明跑过的路程为   m。

5
50
1 000
12.流速为5 km/h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 h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
A.甲船25 km,乙船35 km
B.甲船30 km,乙船30 km
C.甲船35 km,乙船30 km
D.无法确定

B
13.甲、乙两人相距18 m,同时沿同一直线开始做匀速运动,其中甲的s-t图像如图所示。若两人运动了30 s后相遇,则乙的速度为( )
A.一定是1 m/s B.可能是0.6 m/s
C.可能是2.2 m/s D.一定是1.6 m/s

C
14.(20-21·周口期中)张先生驾车从开封到郑州旅游,他行驶了1 h到达郑州,行驶的距离为72 km。求:
(1)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4.(20-21·周口期中)张先生驾车从开封到郑州旅游,他行驶了1 h到达郑州,行驶的距离为72 km。求:
(2)若张先生以(1)中的速度匀速驾车前行时,突然发现前方60 m处有障碍物。他从发现险情到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 s,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 m才能停下。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解:(2)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72 km/h=20 m/s
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s′=vt′=20 m/s×0.75 s=15 m
从发现险情到停下,汽车行驶的路程s总=s′+s滑=15 m+30 m=45 m
因为45 m<60 m,所以汽车不会撞上障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