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语文 年级 六 班级
授课 时间 节次 2 授课人
课题 丁香结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丁香的,品味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重点 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难点 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考点 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 方法 讲授法、研讨法
教学 手段 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
导学过程及内容提示 教学提示 时间分配
激情 引入 “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呢 2分钟 读课文谈印象
精准 推标 教师PPT出示三维学习目标; 教师对目标进行解读; 教师把学习目标转化成学生能学的问题,以问题形式进入引导研学。 2分钟 教师把抽象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研学任务
导学过程及内容提示 教学提示时间分配
引导 研学 预学(5分钟) 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将导学单上的研学任务进行自学,并整理答案到导学单上。 研学(7分钟) (一)导学单上出示5个问题 第四段中引用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有什么作用? 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想象一下这幅画面,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课后习题第二题) 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小讨论:和原句对比读,哪句话给你印象更为深刻 不然,太平淡无味了。 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5.想一想,古人笔下的“丁香结”充满了愁怨。而我们读起文章来却感受到了作者字里行间因丁香而带来的欢愉,为什么? (二)学生研学 1.学生自己研学 教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根据4个研学问题进行自主研学,学生用铅笔勾画,并将重点语句写到导学单上。 2.小组成员互相研学 教师走进各组,随时了解小组研学效果及进度并适当指导。 展学(10分钟) (一)学生展示:每组学科发言人将小组研学问题的答案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展示。 (二)教师延伸拓展,学生继续展示。 四、点学(5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研学成果,进行重点知识点讲。 五、板书设计 丁香结 人生才充满乐趣 6分钟 教师全班巡视,掌握学生预学进度 7分钟 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坐姿研学声音,勾画记录情况 10分钟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展示姿势,声音等 5分钟 教师点讲重点知识
检测 反馈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150字) 提示:写的时候注意学习作者的写法,融进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