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课件(3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课件(33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24 17:1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综合思维:结合图示,理解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理解地球公转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地理实践力:利用地球运动规律,解答相关地理问题,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人地协调观:认识地球运动的意义,理解地球的独特性,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课标解读
2007年2月,美国空军F—22战斗机群飞离夏威夷群岛,前往日本,进行首次海外之旅。刚开始,一切正常。然而,当战斗机机群经过180°经线附近海域上空时,一些战斗机的导航等多个电子系统出现故障,甚至完全失灵。这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一下子变成了“瞎子”。美国空军后来找到了这次行动中战斗机出现故障的原因,是电脑系统设计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地理问题。
这批战斗机为什么在经过180°经线附近海域上空时会变成“瞎子”
其电子系统设计时忽略了哪一重要的地理问题
【思考题】
情景导入
一、昼夜交替与时差
1.昼夜交替
思考:(1)地球为什么有昼夜现象?
(2)昼夜交替是如何产生的,周期又是多长?
(3)如果地球不自转,昼夜更替存在吗?昼夜温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
(1)形成与周期
一、昼夜交替与时差
1.昼夜交替
思考:(2)昼夜交替是如何产生的,周期又是多长?
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的周期:太阳日(24小时)
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昼夜现象
地球自转
(1)形成与周期
一、昼夜交替与时差
1.昼夜交替
思考:(3)如果地球不自转,昼夜更替存在吗?昼夜温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存在,周期为一年。昼夜温差会增大。
(1)形成与周期
昼半球
夜半球
一、昼夜交替与时差
1.昼夜交替
(2)晨昏线(圈)
晨昏线
晨昏线——昼夜半球的界线。
顺着地球自转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线为晨线
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线为昏线
晨线
昏线
侧视
北极俯视
南极俯视
晨线
晨线
昏线
晨线
昏线
B
A
A
B
【思考】找出下列光照示意图中的晨线和昏线。



线
北极
南极

23°26′N
66°34′N
23°26′S
66°34′S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北半球
南半球
一、昼夜交替与时差
1.昼夜交替
(2)晨昏线(圈)
探讨晨昏线(圈)特点及其与经线、纬线的关系。
①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③春分、秋分日与某一经线圈重合
④冬至、夏至日与极圈相切
②平分地球,平分赤道
读下面四幅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四点所在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随堂训练
B
D
一、昼夜交替与时差
2.时差
A
B
C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迟之分: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
同一瞬间,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1)地方时
一、昼夜交替与时差
2.时差
某地方时=已知地方时± 时间差
=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
(东+西-)
(1)地方时
经度差=某地经度± 已知地经度
(同 - 异 + )
1350E
900E
1800
00
450E
1350W
900W
450W
特殊经线的地方时
O
A
B
C
D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O),地方时为 时;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 时;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A、D),地方时为 时;
夜半球的中央经线(B、C),地方时为
时;
6
18
12
24(或次日0)
知识拓展
读下面的“日照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C在昼半球
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AB是昏线
4.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A.120°E   B.100°W   C.20°W   D.60°E
随堂训练
A
D
5.有A(30°N、75°E)、B( 15°N、30°W )、C( 40°N、80°E )三地,已知A地的地方时为11:00,分别求出B、C两地的地方时。
B地 4:00
C地 11:20
随堂训练
①时区:为统一标准,国际上规定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中时区
12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180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为中时区,或叫零时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
某地时区= 某地经度÷15°
取整数(余数四舍五入取整数)
N
7.5°E
7.5°W
22.5°E
22.5°W
172.5°E
172.5°W
(2)时区和区时
一、昼夜交替与时差
2.时差
(2)时区和区时
一、昼夜交替与时差
2.时差
时区 确定 某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四舍五入取整数)。
区时 计算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
【注意】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
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②区时: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
③标准时或法定时:一个国家的标准(或法定)时间
一、昼夜交替与时差
2.时差
(2)时区和区时
北京时间2020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据此完成6~7题。
6.远在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直播时,纽约的区时是
A.17日20时 B.18日20时
C.17日22时 D.18日22时
7.十九大第五次会议开幕当天,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在向南移动 B.位于北半球,在向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在向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在向南移动
随堂训练
A
D
N
地球光照北半球俯视图
北京时间
(东八区)12时
24时(0时)经线
自然日界线
日期加一天
日期减一天
180°经线
人为日界线
日期加一天
日期减一天
7月6日
7月7日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
一、昼夜交替与时差
2.时差
(3)日界线
如何理解“东十二区是全球时间最早的地方,西十二区是最全球最晚的地方” ?
汤加是世界最先进入新一天的国家,萨摩亚是世界最后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如何理解“东十二区是全球时间最早的地方,西十二区是最全球最晚的地方” ?
一、昼夜交替与时差
2.时差
(3)日界线
2007年2月,美国空军F—22战斗机群飞离夏威夷群岛,前往日本,进行首次海外之旅。刚开始,一切正常。然而,当战斗机机群经过180°经线附近海域上空时,一些战斗机的导航等多个电子系统出现故障,甚至完全失灵。这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一下子变成了“瞎子”。美国空军后来找到了这次行动中战斗机出现故障的原因,是电脑系统设计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地理问题。
这批战斗机为什么在经过180°经线附近海域上空时会变成“瞎子”
其电子系统设计时忽略了哪一重要的地理问题
【思考题】
情景导入
忽略了跨越国际日界线时日期变更的问题。
【思考题】
1.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于当地时间2018年6月14日17:30在莫斯科( 东三区)开幕,我国观众观看开幕式的时间是北京时间何时
2.一艘邮轮航行在太平洋上,船上有一位怀了双胞胎的孕妇临产航行到180°经线附近海域时,老大出生了,当时是2018年1月1日接着;老二出生了,出生日期是2017年12月31日;这是怎么回事
计算不同地区的时差
课堂活动
【思考题】
1.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于当地时间2018年6月14日17:30在莫斯科( 东三区)开幕,我国观众观看开幕式的时间是北京时间何时
计算不同地区的时差
课堂活动
2018年6月14日22:30
【思考题】
2.一艘邮轮航行在太平洋上,船上有一位怀了双胞胎的孕妇临产航行到180°经线附近海域时,老大出生了,当时是2018年1月1日接着;老二出生了,出生日期是2017年12月31日;这是怎么回事
计算不同地区的时差
课堂活动
180°经线,这条分界线叫作“国际日期变更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邮轮跨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导致出生日期不同。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其余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8—9题。
9.此时北京时间是
A.7月8日15时 B.7月8日14时
C.7月8日20时 D.7月7日14时
8.此时A点的区时是
A.7月8日12时   B.7月7日24时
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
E
随堂训练
C
B
思考:台风遥感图中可见气流形成涡旋,为什么?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图例
原运动方向
偏转的方向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风向的偏移
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规律: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 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无偏转。
特点:与物体运动方向始终垂直,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
影响: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最明显。
2016年12月长江某河段遥感影像图
1.观察江中沙洲(江心岛)及两侧河道形态有何变化?
2.在江中沙洲(江心岛)形态变化过程中,地转偏向力所起的作用是怎样的?

1990年12月长江某河段遥感影像图

课堂活动
北半球铁轨的右边轨道磨损更严重,为什么?
课堂活动
下图是两幅大河河口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判断左图中河流的横截面剖面图为(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河流沉积物)
11.为了促进对外交流,在两河口处建港口,应分别建在
A.甲岸、丙岸 B.乙岸、丙岸 C.甲岸、丁岸 D.乙岸、丁岸
随堂训练
B
C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自转
昼夜交替
时 差
地方时
区时
日界线与日期变更
知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