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搭石》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单元主题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这也是一篇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家乡环境的介绍,反映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美好品质与家乡的淳朴民风。
【学情分析】
搭石在以前的农村是司空见惯的,而东莞现在的孩子却是见所未见,缺少农村生活体验,要领会文中搭石联结乡亲美好的情感有一定困难。本文教学要让学生透过朴实的文字感受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感悟乡亲们之间的美好情感,感受作者对乡亲们无私奉献、淳朴民风的赞美之情。
【设计理念】
致力创建富有新意的语文活力课堂,我采用“自主探究、赏析感悟、拓展提升”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驱动、朗读感悟、交流演示等形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重视提高阅读速度方法指导与运用,利用微课突破重难点。板书与情感相融, 快板创新总结,与乡土艺术融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之间的美好情感。
3. 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画面,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谦让敬老、无私奉献
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 感受乡亲们之间的美好情感,感受作者对乡亲们无私奉献、淳朴民风的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课外短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一是复习导入,回顾“美”,二是自主探究,寻找“美”,三是合作学习,感悟美,四是感知读法,延伸美,五是“快板”总结,升华“美”。〗
一、复习导入,回顾“美”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作家刘章一起认识了搭石。大家快速默读课文,回顾一下,作者写了搭石哪些方面美的内容。(课件显示:说搭石-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激发学生的情感,理清课文脉络,再次进入学习文本。〗
二、自主探究,寻找“美”
1.探究引导:搭石很美,请找出作者总的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快速默读课文,文中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最美的印象?
2.追美引导:如果我们把这些美丽的画面取个动人的名字,应该叫什么呢?
学生自主汇报。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在探究中自学自悟,体现学生是阅读的主体,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合作学习,感悟美
〖设计意图: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的淳朴美,在这个重点环节我分三个片断进行教学,分小组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感悟美。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再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感悟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过程如下:〗
1.师点拨:作者的故乡搭石美,景美,人更美,刘章爷爷在文章的结尾是怎么写的?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的?看《合作学习小妙招》。
2.生合作学习:请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集中注意力,不回读,勾画出相关语句,然后根据课文具体的描述想象画面,先在小组内交流感受,。
3.学生自主交流阅读感悟,边交流边引导、边点拨边感悟。
【感悟美1】学生从第2自然段摆搭石片断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感情。
课件出示句子:(从师过渡:从这幅画面你们感悟到什么?)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你从这句体会到什么?
(2)启发想象:从摆搭石的动作“放下”“找来”“踏上几个来回”看出摆搭石的老人有什么品质?(引导学生体会到老人摆搭石时认真细致,从中我看出乡亲们淳朴善良、与人为善、为别人着想的品质。)(相机板书:无私奉献)
〖设计意图:这个片断是感悟摆搭石的美,我主要让学生找出乡亲们摆搭石的重点词来感悟,并启发学生代入想象,引导深度学习,而体会到乡亲们淳朴善良、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美好感情。〗
【感悟美2】学生从第3自然段走搭石片断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感情。
课件出示句子: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有什么独到的感悟吗?
(2)生汇报预设:这一自然段让我看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清晨或者傍晚,清澈的溪水倒映着走搭石的人的一行倒影,嗒嗒嗒,轻快的脚步声和着清脆的鸟鸣声……
(3)师指导朗读:师生引读、小组轮读(可手拍桌面读出画面美感和韵律感)
(4)师启发感受:是呀!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难道有人在指挥吗?没有!但一行人走得既轻快又整齐,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那么和谐,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加上清澈的河面,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是一种——如诗如画走搭石的和谐美。
〖设计意图:摆搭石的情怀是如此美,那么人们走搭石时又是怎样的画面呢?于是我引导学生体会走搭石片断,主要创设情景,并采用多形式朗读,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身临其境走搭石,读中悟情,读中悟美,深深体会作者的感叹“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乡亲们淳朴善良、和谐的美。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提高了朗诵水平,真正体现了生生赋能、师生赋能。〗
【感悟美3】学生从第4自然段让搭石片断体会乡亲们之间美好的感情。
(师过渡:一行人走搭石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果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这里我是这样处理的。)
课件出示句子: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主要引导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1)从“总会”等重点词,体会乡亲们谦让的品格、和睦的情感;
(2)点拨:如果是老人来走走搭石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课件播放“俯”字动画,透过“俯”体会到敬老美;
(3)让生演示动作“俯”,师追问采访让学生入情入景感受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4)从两个“总”体会到在家乡,互助友爱、谦让、敬老爱幼已经成了一种民风美;
(5)师激情小结并板书:作者的家乡景美、人更美!多么淳朴的民风啊!多么美好的心灵啊!
〖设计意图:这个片断,我重点采用点拨引导,让学生演示动作,引起学生共鸣,入情入境地体会乡亲们尊老爱幼的谦让美、民风美,理解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从而深入体会作者赞叹的家乡景美、人更美的情怀。〗
四、感知读法,延伸美
1.师引导过渡: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在搭石上传递。同学们,我们感悟了美,更要掌握阅读的方法。这一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呢!请看微课小视频《提高阅读速度有妙招》。
2.教师问:看懂了哪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吗?
3.请用这节课学到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去阅读短文《田园生活》,完成文后两道题,完成请记录好阅读时间几分几秒,开始吧。
(1)你用了( )分钟读完这篇短文,本文主要描写了什么?
(2)作者笔下的田园生活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课外延伸:课外快速地阅读一本乡村生活的故事书,并做好读书记录。让热爱读书,快速阅读的好习惯成为我们班中一道最美的风景!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主要利用微课让学生掌握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通过小短文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较好地完成单元语文要素及目标。〗
五、“快板”总结,升华美
1.师小结:刘章爷爷的家乡景美,人更美,乡亲们奉献美,谦让美,互助美,敬老美,民风美!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家乡浓缩在快板中,帮刘章爷爷赞一赞美丽的家乡吧!
2.师生试演原创的快板书《家乡美》。
3.拓展生活,升华美。
教师引导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像搭石上发生的那样平平常常的小事,时时温暖着我们。这就是一种美,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请同学们去找找身边的美的故事吧!
〖设计意图:总结这个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朗读快板书《家乡美》,在快乐的氛围中再一次感受家乡美、人更美的美好情怀,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激发学生乐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爱阅读,提升学生的人格美。〗
【设计板书】
〖设计意图:板书的设计,我用小溪图展现,一排排搭石型板书体现的正是乡亲们具有的中华传统美德以及本单元的学习主题要求,图文结合,简洁明了,又给人如诗如画的美感。〗
【教学反思】
我在本节课教学中,注重默读、速读方法的开展,通过朗读、速读练习,让学生品味感人的场景美。通过组织自主探究、点拨、想象、合作学习等让学生感受乡亲们淳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感受人性的美。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及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两个关键句,让学生重点体会感人画面,去层层深入地阅读感悟人性美。整堂课我以“美”为教学主线,去寻找美、感悟美、延伸美、创造美、升华美,从景美到人美到创美,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并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在小组合作方面还需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会努力改善方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