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 美术教案第7课爷爷奶奶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 美术教案第7课爷爷奶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0-24 17:5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爷爷奶奶
一、教材分析
我体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程。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感感知老人的外貌特征,重点学会欣赏老人皱纹所呈现的生命之美。
“边听边画”“讨论交流”边说边画” 等体验活动,通过以单色粉印版画的方式呈现作品,在感受版画的线条和色调的同时,让学生在充满温情的氛围中学会用美术的语言评述和欣赏老人的特征和时间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教材选用吹塑板为制作版画的材料,单色的粉印版面能突出老人的特征。在内容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学生最熟悉的长辈,赏析以爷爷奶奶为主题的版画作品,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敬爱老人的传统美德。
同时,也能通过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表现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已经有了定的基础,已经具备了基础的美术素养,能够主观欣赏,进行简单的评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心理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主观意识,逐步有了自己比较个性化的一面。爷爷奶奶是家族里的长辈,我
子们与长辈相处也有着很多的故事。教师要通过亲情的线路引导学生理解年龄的增长带来的不仅是岁数的变化,还有岁月的痕迹。让学生从皱纹、皮肤和五官的变化等方面说一说老人脸部的特点,发现岁月之美,提高审美判断的能力。在
欣赏环节,教师要有充分时间给学生观察老人的脸部特征变化,并让学生来说一说,发挥其自主能力。
三、教学目标
了解老人的外貌特点和产生的岁月美感,能大胆地表达对老人的直观感受。
2.通过观察、欣赏、实践活动等感受老人的基本特征,初步掌握单色粉印版画的技巧。
3.体验版画的独特韵味,激发学生对长辈的敬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知老人的脸部特征和神情变化,用单色粉印版画表现黑、白、灰
难点:引导学生欣赏岁月之美,用点、线、面表现老人的外貌特征。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范画和欣赏图片、黑色水粉颜料、洗衣粉、砂纸、毛笔、小夹子、水粉画笔、调色盒吹塑板、镜面纸等。
2.学具:照片、黑色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白纸。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预计用时5分钟)
1.教师活动:出示(一张摄影照片,苍老的手拉着一只稚嫩的小手,“今天来聊聊我们的爷爷奶奶。我们互相都不认识 识大家的爷爷奶奶,那么来玩个游戏吧,老师邀请一位同学来介绍其他同学根据他的介绍画下来,看看谁画得像
哦。”
2学生活动:通过一个学生的介绍,其他学生把他介绍的爷爷或者奶奶画下来,
画好后给介绍的学生右,让他来说说像或者不像。
3.教师活动:请画好的学生单起来展示,一股初次体验学生大都画得不像,这时候就问学生,为什么画得不像
4.学生活动:因为刚刚介绍的同学说得太简单了,画不出他爷爷或者奶奶的模样!
5.教师活动:再邀请一位学生,请她简单明了地介绍下爷爷或者奶奶。
6.学生活动:学生继续画,因为第二位同学吸取了前面同学的经验,说得比较仔细了,
大部分同学还是能画出某个相似的部位。介绍的学生会说:“感觉神似了!” “这个部分有点像我的奶奶。
7.教师活动:通过第二次的说和画,学生渐渐发现了老人的特征。同学们,我们要画得像,首先要怎么做
8.学生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直觉感受,需要牢牢抓住老人共有的特征(皱纹、胡子、白发、皮肤等,特别是某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比如脸型、脸上的痣、发型、五官某一部分的特征等)。
9.教师活动:小结:“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在爷爷奶奶的脸上留下了很多痕迹,爷爷奶奶就像.本丰富的书,里面有着很多很多他们经历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本阅历丰富的‘书’
[设计意图]通过说和画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绘画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找出老人共有的特征,设计边说边画的游戏主要是为了让所有学生能够关注课堂。当一个学生在介绍自己的爷爷奶奶时,
有些学生可能不会去听,如果采用画画的方式记录 每个学生物会参与,并且为接下来的环节做好了铺垫。
感知探索(预计用时115分钟)
1.教师活动:出示两张人像照片,一张年轻的,一张年老的。提问:“观察脸
部特征的变化,说一说,哪些部位发生了改变 ,
2,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说一说脸部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总结出几个重要的部位,
3.教师活动:动岁月是一位大画家,但是它在每个人脸上留下的痕迹都是不一样的。
出示一些皱纹的照片,请学生观察。
4.学生活动:欣赏老人的皱纹,发现笔纹的不同之处。有的长在额头上,有的长在有的长在眼角、嘴角,有的长在下巴和脖子
等处。有的
5.教师活动:笔纹会长在一些特定位置。记录着生命的变化。再出示一张放大的脸部皱纹照片,引导学生现察,并且以写生的形式在黑板上示范,让学生跟着一起画。
上公工N以一小化,让子生跟着一起画。
6.师生活动:边说边跟着老师画,有些皱纹是长的,有些是短的,有些是蜿蜒曲的,
有些是直的线条,还有些交织在一起有些稀疏地分散在旁边 边观察边画,老师在画的时候尽量放慢速度,让学生观察后再画。
7.教师活动:“同学们, 你们发现了吗 这些皱纹就像有生命力一样,在脸上慢慢生长,就像一张生命的地图。”出示一张照片,请学生猜一猜,图片上的老人多大年纪了
8.学生活动:猜测,有的说80岁,有的说很老了吧,应该是位奶奶。
9.教师活动:放大图片。
10.学生活动:放大图片后再看会觉得很惊讶,照片上是一位打扮得很时尚的奶奶。戴着耳环,有一头优雅的鬈发,是位很会打扮的奶奶。
11.教师活动:其实,每个人都爱美,爷爷奶奶们也不例外,有些爷爷奶奶很时尚的,会染发,戴墨镜和各种首饰,穿着流行的衣服。出示照片。
12.学生活动:发现穿着不同,爷爷奶奶的气质也会发生转变。
13.教师活动:我们的爷谷奶奶不会因为苍老而改变爱美的心。
[设计意图]通过照片的对比,准确地找出验部发生的变化,厘清一些关键的部位,
引导学生边说边画,让学生去寻找坡纹的变化,感受皱纹的生命之美。在欣赏过程中,乡引导学生说和观察,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再让学生欣赏比较时尚的爷奶奶,改变老人在学生心里的印象,让学生发现,老并不会变丑,也可以变得更美。引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培养审美判断能力
(三)体验感受(预计用时15分钟)
1.教师活动:要用之前学习的粉印版画的方式创作爷爷奶奶的画像。
2.学生活动: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说步骤:刻版一刷颜料一印。
3.教师活动:总结回顾节课出现的问题,如刷的不够均匀,不注意人物的大小。
展示制作好的关于爷爷奶奶的作品,一起来欣赛,边欣赏边引导。
4.学生活动:大屏幕循环播放老人的摄影照片,根据作业要求,用单色粉印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幅爷爷奶奶的肖像画 (注意点、线、面的结合和黑、白、灰。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学生可能没有爷爷奶奶,这时需要老师引导,可以创作想象中的爷爷奶奶。
【设计意图】通过粉印版画的方式表现爷爷奶奶,黑、白、灰的版画适合表现老人的特征。在欣赏同龄人作品时,
融入黑、白、灰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虽然是单色版画,但里面的色彩还是有层次变化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总结延展(预计用时3分钟)
1.教师活动: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画架上,请学生欣赏同伴或者自己的作品,可以从作品中品味下爷爷奶奶们的性格特点,猜猜他们的年龄,说说他们都经历了什么样的故事。
2.学生活动:在欣赏作品时,大方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爷的爷奶奶,相互交流。
3.教师活动:播放国外90岁老奶奶跳拉丁舞的视频。老人就像一本古老的书,有很多很多故事和有趣的经历,同学们有空可以和他们聊聊天,会有很多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点评中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 相互交流学习是一种很轻松的方式。启发学生多与老人聊天,培养学生继承敬爱老人的优良传统。
(五)整理下课(预计用时2分钟)
1.教师活动: 可以将自己的版画带回家送给爷爷奶奶,并且将自己的画具整理好。
2.学生活动:整理桌面及工具材料,保管好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是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整理好工具并且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好好保管,珍惜自己的每一
张作品。
八、菜单式教学建议
(一) 导入环节
谈话:导入:请学生分享自己带来的照片说一说你和爷爷奶奶如之间发生的
有趣的事,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爷爷奶奶
二:视频导入:播放一个绘画视频,讲述的是一个画家画的从一个人出生到老年的脸部的变化,让学生感受生命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老人的特征。
3. 表演导入:教师可以邀请一位学生或者几位学生,上台模仿爷爷或者奶奶最常做的动作,或者印象最深刻的场景。虽然是游戏表演但在学生心里会激起回忆,开心又温暖。
(二)实施环节
1.学校条件优越的:学生可以用用各种版画材料,比如木刻、石膏板等其他材料,体验不同的材质所展现的不同效果。
2.条件般的学校: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和课件中的图片,请学生赏析老人的图片,可以选择简单便于操作的材料-----吹塑板进行操作。
(三)作业环节
1.作业建议- r:用单色粉印版画的形式展现。
2.作业建议二:用超轻彩泥做浮雕的方式表现爷爷奶奶。
3.作业建议三:以照片画漫画的方式表现我心中的爷爷奶奶。
4.展示建议: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将学生上台展示及赏析的过程,用手机或者相机拍照、录制下来,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微信群等)放在家长群里共享,记录孩子们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快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