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光现象 分层选练题含答案
人教八年级上册第4章:光现象
一、选择题。
1、如图是人类从月球上拍摄到的“日食”照片.下列对发生此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月球正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此时太阳正处在月球和地球之间
C、此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D、此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2、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O匀速转动,当转动角度为30°时,入射角增大的角度和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分别为( )
A.30°30° B.30°60° C.60°30° D.60°60°
3、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60 c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
A.30 cm B.60 cm C.90 cm D.120 cm
4、舞蹈演员在排练时,总是要对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纠正自己的动作.当图中的舞蹈演员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时,她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下列图中的( )
5、小明在某商场买鞋,在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前试穿,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的像,他应该( )
A.下蹲一些 B.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
C.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 D.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一些
6、如图是小明春游时在水边看到的美景,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较快
8、发生日偏食的时候,太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 )
A.圆形的 B.月牙形的 C.树叶的形状 D.小孔的形状
9、一束光线垂直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不改变,而把平面镜转动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改变( )
A.0° B.10° C.20° D.180°
10、下列各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
A.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B.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
C.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
D.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
1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盛有水的碗中的筷子
C.林中树的影子
D.镜中的陶罐
12、(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阳光在浓密的树荫下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B.物体与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的焦点相距5cm时,形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
C.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说明人眼可以看见紫外线
D.岸边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中嬉戏的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13、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树叶的实像 B.树叶的虚像 C.太阳的实像 D.太阳的虚像
14、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A点,可行的方法是( )
A.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
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
C.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
D.只将激光笔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如图箭头方向)
15、一种涂有半透膜的平面镜,它对投射来的光既能透过又能反射。现有一电影摄制组在海边拍电影,当摄影机对准大海时,在摄影机与大海之间以45°角放一块半透膜的平面镜MN,且在此镜的两侧分别有一跑步的演员和一辆行驶着的汽车,如图所示。则拍摄成的电影放映时,银幕上( )
A.只有演员在海面上跑步
B.只有汽车在海面上行驶
C.演员在沙滩上跑步,汽车在海面上行驶
D.演员在海面上跑步,汽车在海面上行驶
16、如图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水中荷花的倒影
B.屏幕上的手影
C.观后镜中汽车的像
D.放大镜下树叶的像
二、填空题。
17、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应____ 计时(听枪声/看白烟);若计时方法搞错,计下的时间会_____(偏长/偏短)。
18、穿久了的皮鞋会失去光泽,这是由于鞋的表面变得粗糙,光射到它的表面会发生 ,当擦过鞋油后,鞋的表面变得光滑,光射到它的表面会发生 。
19、小宇去参观科技馆,他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科技馆的宣传语“凤舞九天,鲲鹏万里”,这是因为光发生了 反射;小宇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科技馆大厅的镜子,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科技馆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
(选填“衣领”或“平面镜”)。
20、走在宜城中学图艺楼前面的水池旁边,细心的昊昊同学发现池底的鹅卵石好像________(填“浮起来”或“沉下去”),此时是由于光从________中射向________中发生________ 形成的,看到的实际是鹅卵石的________(填“虚”或“实”)像。
21、________ 是地球的保护伞.它能吸收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________ 。由于人类大量使用会破坏它的氟氯碳化物,使它的浓度变得稀薄,出现空洞。
22、身高h的人以v的速度走在水平地面上,他从路灯的正下方开始匀速远离路灯。在某一时刻,人的影长为L1,经过时间t,人的影长为L2,则路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_________。
23、太阳光线与水平方向成60°角,为了使反射光线水平行进,平面镜与水平面
的夹角为_______度或__________度。
24、小明同学身高165 cm,站在竖置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________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
三、作图题。
25、如图所示,PQ为一光屏,M、N是一个窗户的上下边沿,S是光源,试在PQ上确定光源S能照亮的范围(用斜线表示)。
四、实验题。
26、新思维科技社团的同学们学完光学中小孔成像知识后,提出一个问题,小孔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同学们经过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像的形状可能与物体形状有关;
猜想二:像的形状可能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同学们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制作了“E”、“F”和“R”形状的LED发光字来充当物体,做成两个小孔形状不同的纸筒,纸筒另一端绷装半透明膜,做好装置后同学们进行实验探究.
(1)物理上将“F”、“E”和“R”形状的LED发光的字称为________,射出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__传播;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 “较明亮”或 “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2)同学们将“F”发光字固定好后,先用小圆孔纸筒进行实验,同学们在半透明膜上观察到倒立的“F”,如图所示,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能呈现在半透明膜上,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同学们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设计好的表格后,再换用小方孔纸筒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
(3)同学们再换用“E”和“R”形状发光字,分别按照实验(2)进行实验,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发光字 小孔形状 像的形状 半透明膜上是否呈现
1 F 圆形 倒立 呈现
2 F 方形 倒立 呈现
3 E 圆形 倒立 呈现
4 E 方形 倒立 呈现
5 R 圆形 倒立 呈现
6 R 方形 倒立 呈现
(4)通过比较________,同学们验证了猜想一,得出结论:在小孔形状相同时,小孔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5)同学们通过比较1、2,3、4和5、6,得出结论:___________
(6)实验小组在该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7、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__ _.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 __.
(3)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玻璃板10 cm处,此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 __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__ __(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 __像.
(4)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__ 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光现象 分层选练题含答案
人教八年级上册第4章:光现象
一、选择题。
1、如图是人类从月球上拍摄到的“日食”照片.下列对发生此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月球正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此时太阳正处在月球和地球之间
C、此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D、此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答案】D
2、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O匀速转动,当转动角度为30°时,入射角增大的角度和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分别为( )
A.30°30° B.30°60° C.60°30° D.60°60°
【答案】B
3、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60 c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
A.30 cm B.60 cm C.90 cm D.120 cm
【答案】D
4、舞蹈演员在排练时,总是要对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纠正自己的动作.当图中的舞蹈演员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时,她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下列图中的( )
【答案】B
5、小明在某商场买鞋,在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前试穿,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的像,他应该( )
A.下蹲一些 B.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
C.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 D.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一些
【答案】A
6、如图是小明春游时在水边看到的美景,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B
7、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较快
【答案】D
8、发生日偏食的时候,太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 )
A.圆形的 B.月牙形的 C.树叶的形状 D.小孔的形状
【答案】B
9、一束光线垂直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不改变,而把平面镜转动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改变( )
A.0° B.10° C.20° D.180°
【答案】C
10、下列各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
A.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B.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
C.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
D.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
【答案】C
1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盛有水的碗中的筷子
C.林中树的影子
D.镜中的陶罐
【答案】B
12、(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阳光在浓密的树荫下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B.物体与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的焦点相距5cm时,形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
C.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说明人眼可以看见紫外线
D.岸边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中嬉戏的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答案】ABD
13、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树叶的实像 B.树叶的虚像 C.太阳的实像 D.太阳的虚像
【答案】C
14、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A点,可行的方法是( )
A.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
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
C.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
D.只将激光笔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如图箭头方向)
【答案】C
15、一种涂有半透膜的平面镜,它对投射来的光既能透过又能反射。现有一电影摄制组在海边拍电影,当摄影机对准大海时,在摄影机与大海之间以45°角放一块半透膜的平面镜MN,且在此镜的两侧分别有一跑步的演员和一辆行驶着的汽车,如图所示。则拍摄成的电影放映时,银幕上( )
A.只有演员在海面上跑步
B.只有汽车在海面上行驶
C.演员在沙滩上跑步,汽车在海面上行驶
D.演员在海面上跑步,汽车在海面上行驶
【答案】C
16、如图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水中荷花的倒影
B.屏幕上的手影
C.观后镜中汽车的像
D.放大镜下树叶的像
【答案】D
二、填空题。
17、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应____ 计时(听枪声/看白烟);若计时方法搞错,计下的时间会_____(偏长/偏短)。
【答案】看白烟 偏短
18、穿久了的皮鞋会失去光泽,这是由于鞋的表面变得粗糙,光射到它的表面会发生 ,当擦过鞋油后,鞋的表面变得光滑,光射到它的表面会发生 。
【答案】漫反射 镜面反射
19、小宇去参观科技馆,他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科技馆的宣传语“凤舞九天,鲲鹏万里”,这是因为光发生了 反射;小宇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科技馆大厅的镜子,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科技馆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
(选填“衣领”或“平面镜”)。
【答案】漫;不变;衣领
20、走在宜城中学图艺楼前面的水池旁边,细心的昊昊同学发现池底的鹅卵石好像________(填“浮起来”或“沉下去”),此时是由于光从________中射向________中发生________ 形成的,看到的实际是鹅卵石的________(填“虚”或“实”)像。
【答案】浮起来;水;空气;折射;虚
21、________ 是地球的保护伞.它能吸收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________ 。由于人类大量使用会破坏它的氟氯碳化物,使它的浓度变得稀薄,出现空洞。
【答案】臭氧层 紫外线
22、身高h的人以v的速度走在水平地面上,他从路灯的正下方开始匀速远离路灯。在某一时刻,人的影长为L1,经过时间t,人的影长为L2,则路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_________。
【答案】
23、太阳光线与水平方向成60°角,为了使反射光线水平行进,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_______度或__________度。
【答案】60 30
24、小明同学身高165 cm,站在竖置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________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
【答案】165 7:20
三、作图题。
25、如图所示,PQ为一光屏,M、N是一个窗户的上下边沿,S是光源,试在PQ上确定光源S能照亮的范围(用斜线表示)。
【答案】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题。
26、新思维科技社团的同学们学完光学中小孔成像知识后,提出一个问题,小孔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同学们经过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像的形状可能与物体形状有关;
猜想二:像的形状可能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同学们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制作了“E”、“F”和“R”形状的LED发光字来充当物体,做成两个小孔形状不同的纸筒,纸筒另一端绷装半透明膜,做好装置后同学们进行实验探究.
(1)物理上将“F”、“E”和“R”形状的LED发光的字称为________,射出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__传播;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 “较明亮”或 “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2)同学们将“F”发光字固定好后,先用小圆孔纸筒进行实验,同学们在半透明膜上观察到倒立的“F”,如图所示,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能呈现在半透明膜上,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同学们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设计好的表格后,再换用小方孔纸筒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
(3)同学们再换用“E”和“R”形状发光字,分别按照实验(2)进行实验,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发光字 小孔形状 像的形状 半透明膜上是否呈现
1 F 圆形 倒立 呈现
2 F 方形 倒立 呈现
3 E 圆形 倒立 呈现
4 E 方形 倒立 呈现
5 R 圆形 倒立 呈现
6 R 方形 倒立 呈现
(4)通过比较________,同学们验证了猜想一,得出结论:在小孔形状相同时,小孔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5)同学们通过比较1、2,3、4和5、6,得出结论:___________
(6)实验小组在该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光源 直线 较黑暗
(2)实像 (4)1、3、5(或2、4、6)
(5)在物体形状相同时,小孔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6)控制变量法
27、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__ _.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 __.
(3)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玻璃板10 cm处,此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 __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__ __(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 __像.
(4)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__ 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便于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
(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10 不能 虚 (4)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