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新修建的马路可真宽,就是千军万马也能顺利通过。
B.此时教室里安静得很,仿佛掉根针也能听得到。
C.其实穿什么衣服无所谓,只要你不穿“皇帝的新装”就可以。
D.看着路边麦田里那鲜绿欲滴的麦苗,他仿佛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B.《皇帝的新装》的体裁是童话,作者安徒生是丹麦人,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C.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故事有《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青蛙王子》等。
D.中国流传的童话故事非常多,有《小蝌蚪找妈妈》《小马过河》《神笔马良》等。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B.通过开展“我和青春有个约会”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的语文能力有了提高。
C.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确信,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将改变世界冬季运动的风貌。
D.在“经典永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不仅提高了学习古诗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每天的电视新闻总有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播出,让人感觉不舒服。
C.她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女孩,关键时刻总能随声附和,支持班级事务。
D.我们开着车刚来到雁荡山,我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朝雁荡山门口奔去。
5.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眩耀 称职(chèng) 愚蠢 分外美观(fèn)
B.现款 妥当(tuǒ) 御聘 钦差大臣(gīn)
C.狡猾 滑稽(qǐ) 嚼士 骇人听闻(hài)
D.勋章 圈定(juàn) 头衔 随声附和(hé)
6.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传女娲是以自己的身体为原型,创造出人类的。
B.女娲用黄泥捏出了第一个人,人的相貌和举止有些像神。
C.女娲接连不断地工作,不断地捏泥人,从此,大地上布满了人类的足迹。
D.女娲安排男女婚配,使他们自己创造后代,人类就这样绵延下去。
7.对中心思想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B.作者由现实生活联想到美好的天街生活,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C.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告诉读者那不过是缥缈的幻想,表达了自己郁闷的感情。
D.作者大胆改造牛郎织女的故事,说明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8.对本文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爱新装、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 B.爱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夸新装
C.喜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 D.喜新装、做新装、夸新装、穿新装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接受教育之前,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B.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员”,人类始终面对着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的问题。
C.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务必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D.骗子行骗能否成功,取决于皇帝和大臣们的愚蠢、虚伪、自欺欺人。
10.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B.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是不称职的?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
C.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风俗通》)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1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
B.头一天晚上,两个骗子整夜都没有睡,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腊烛。
C.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栽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
D.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幅精神织布,但是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见。
12.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联想艺术手法的是( )
A.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B.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C.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D.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1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出自老舍的《春》。
B.李白是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们学过他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D.《皇帝的新装》选自美国作家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1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 )的儿子。
(2)雨仍然偶尔( )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
(3)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 ),城外又那么宽敞。
A.强壮 拜访 狭窄 B.强壮 造访 狭窄
C.强悍 造访 狭小 D.强悍 拜访 狭小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感彩看,“漂亮”为贬义词。
B.“乖乖”在此处表示吃惊、惊讶。
C.“下”是方位词,“这”是指示代词。
D.“街上”是方位词,“皇上”是名词。
1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fēn)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B.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是不称( chèng)职的;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
C.先派一个诚实的老大臣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dàng),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
D.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xián)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熏章。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幅精神织布,但是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见。
B.他即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要一下他的新衣服。
C.这位官员的运气并不比头一位钦差大臣好。
D.每人都随声附合着。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18.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天,我们都在忙忙碌碌:为工作奔波,为生活操劳。总有接二连三的事情让我们无法停下忙碌的脚步。
B.人民监督员与检察官的意见完全一致,这绝对不是随声附和,而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检察官秉公执法。
C.反复思量后,王振耀辞去了国家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一职,他解释这只是为了一心做慈善。人们赞扬他是不可救药的人。
D.今天的报纸刊登了一条骇人听闻的消息。
19.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看这段布美不美 ”两个骗子问。
B.“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叫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C.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D.“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
2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皇帝的新装》以皇帝爱新装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B.“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作用。
C.文中写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展现了整个宫廷的愚蠢与虚伪。
D.故事的结尾让一个小孩子说出真话,是因为小孩子比大人聪明些,能够看出事情的真相。
二、语言表达
21.仿写。
例句: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仿句:他既不__________,也不______,也不喜欢——除非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推测一下沈从文写下了一句什么话。
1928年,大散文家沈从文被当时任校长的胡适聘为该校讲师。沈从文时年才26岁,学历虽只有小学文化,当时却已颇有名气。他第一次走上讲台就出了个大洋相,堂堂大作家站在讲台上,整整呆了10分钟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开始讲课后,原先准备要讲授一个课时的内容,被他三下五除二十分钟就讲完了,离下课时间还早呢。尴尬之余,他老老实实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 ”引得课堂爆发出一阵善意的欢笑。沈从文傻乎乎的坦率和诚恳,使这堂课获得了另一种“成功”。
23.根据意思,写出恰当的词语。
(l)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的程度。( )
(2)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
(3)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
24.选词填空。
(1)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________(A.适当;B.合适;C.妥当;D.稳当)。
(2)皇帝亲自带着一群最________(A.高贵;B.高雅;C.富贵;D.富有)的骑士们来了。
(3)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________(A.考验;B.检验;C.测验;D.了解)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4)这些衣服________(A.轻软;B.轻盈;C.柔软;D.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25.语言运用——修改病句。
(1)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下列词语全是褒义词的一组是( )
A.行动 聪明 漂亮 不可救药
B.狡猾 愚蠢 精致 随声附和
C.勇敢 怯懦 卑劣 心甘情愿
D.诚实 美妙 富丽 举世无双
27.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
(2)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 )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千军万马也能顺利通过”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B.“仿佛掉根针也能听得到”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C.“皇帝的新装”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代指“光着身子”;
D.“仿佛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属于超前夸张;
故选C。
2.C
【详解】C.“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故事有《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青蛙王子》等”有误,《灰姑娘》《青蛙王子》是《格林童话》中的故事;
故选C。
3.C
【详解】A.搭配不当,应删去“的作品”;
B.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使”;
D.语序不当,应是“同学们不仅增长了知识,也提高了学习古诗的热情”;
故选C。
4.C
【详解】A.不可救药:指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使用正确;
B.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用正确;
C.随声附和:指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不符合“支持班级事务”的语境,褒贬失当,使用错误;
D.迫不及待: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使用正确;
故选C。
5.B
【详解】A. 眩耀——炫耀,称职(chèng)——chèn;
C. 滑稽(qǐ)——jī,嚼士——爵士;
D. 圈定(juàn)——quān,随声附和(hé)——hè;
故选B。
6.C
【详解】C.“女娲接连不断地工作,不断地捏泥人”的说法与原文不符,女娲在累得疲倦不堪后,想出了较为简单的方法来造人,并不是“不断地捏泥人”。故选C。
7.A
【详解】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天上的街市》中,诗人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B.运用的是想象,并不是联想。“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的说法不正确。
C.“告诉读者那不过是缥缈的幻想,表达了自己郁闷的感情”的理解是错误的。
D.以偏概全,理解过于片面,诗歌是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故选A。
8.A
【详解】A.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文章开篇写皇帝特别爱新装;当两个骗子吹嘘自己能够做奇特的新装后,皇帝马上给了大量的金丝和材料让骗子做新装,并先后让老大臣、年轻大臣和自己去看做新装的进展;接下来在骗子的引导下穿新装;最后在全国百姓面前展示自己的新装。故选A。
9.B
【详解】A.缺主语,应在“正像”前面补充主语“我”;
C.“一定”和“务必”词义重复,删掉任何一个都可;
D.两面对一面,可删掉“能否”;
故选B。
10.B
【详解】B.句意没有疑问语气,第一个问号改为分号,和后面形成并列分句;第二个问号改为逗号,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故选B。
11.A
【详解】B.腊——蜡;
C.栽——裁;
D.幅——副;
故选A。
12.B
【详解】B.“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运用的是想象。故选B。
13.B
【详解】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
C.鲁迅的《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D.安徒生是丹麦作家。
故选B。
14.B
【详解】(1)强壮:壮健有力强壮的人;强悍:强横勇猛,亦指强横勇猛的人,带有贬义色彩,结合语境,是指在母亲眼里的儿子相对强壮,没有勇猛的意思,应该选“强壮”;
(2) “造访”与“拜访”是同义词,它们都有“访问”的意思。“造访”指“到别人那里去拜访”,是从访问者的角度说的,符合“雨到大地”这一语境,而“拜访”即“来访”,是从被访问者的角度说的;
(3)狭窄:有三个词义:①指宽度小;②范围小;③(心胸、见识等)不宏大,不宽广,与宽敞相对;狭小:狭隘窄小。根据语境,应选“狭窄”;
故选B。
15.A
【详解】A. “漂亮”为褒义词。故选A。
16.C
【详解】A.“分”应为fèn;
B.“称”应为chèn;
D.“熏章”应为“勋章”。
故选C。
17.C
【详解】A.“全幅”应为“全副”;
B.“即”应为“既”,“炫要”应为“炫耀”;
D.“随声附合”应为“随声附和”。
故选C。
18.C
【详解】试题分析:不可救药,比喻到了无法拯救的地步,谓病重到已无法用药医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19.D
【详解】试题分析:D项,“他想”后面的冒号应为逗号。
点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a表示停顿,b表示语气,c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 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20.D
【详解】D.故事的结尾让一个小孩子说出真话,是因为孩子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的。正所谓童言无忌,选项中“是因为小孩子比大人聪明些,能够看出事情的真相”表述有误;
故选D。
21. 示例:喜欢运动 关心他的身体 是为了督促儿子锻炼身体和广交朋友。
【详解】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仿写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句式一致。②修辞相同。③字数大体相等。④语意连贯。本题从“也不喜欢”可知,前两空要填写的是“他”的两项“喜好”,而后一空则填写的是特殊的情况。答案是多元的。
示例:他既不关心美食,也不喜欢去逛街,也不喜欢应酬各种场合——除非是为了去宣传一下他的新书。
22.示例: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意思对即可)
【详解】考查句子的衔接。句子要与前后句相衔接,由于是第一次走上讲台,先是紧张的10分钟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一个课时的内容,被他三下五除二十分钟就讲完了,推测此时他说些什么?不难看出沈从文的由于是第一次上讲台,从紧张、害怕来拟写。
23. (l)不可救药 (2)骇人听闻 (3)随声附和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根据所给意思写出对应的成语,这需要平时养成多积累多记忆的方法,再抓住只要词语不难写出成语。“已坏到无法挽救”——不可救药。“人听了非常震惊”——骇人听闻。“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随声附和。
24. (1)C (2)A (3)C (4)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妥当”指妥贴恰当,十分合适,符合此处的语境,故选C;“高贵”指高雅不俗,符合骑士的特点,故选A;“测验”指用仪器或其他办法检验,用在这里比较恰当,故选C;“轻柔”指轻而柔和,符合语境,故选D。
25. (1)将“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和“学生学好其他课程”调换位置。 (2)在“道德”后加上“建设”。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1)语序不当。应该是先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然后才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应该把前后的语句调整即可;(2)句成分残缺。“加强”后面的宾语应该是“建设”而不是“思想道德”,在其后面加上“建设”。
26.D
【详解】试题分析: A项,“行动”是中性词,“不可救药”是贬义词;B项,“狡猾、愚蠢、随声附和”是贬义词;C项,“怯懦、卑劣”是贬义词。
27. (1)比喻、夸张 (2)反复
【详解】(1)前半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衣服”比喻成“蜘蛛网”,要注意后半句的 “好像”在此处不是比喻词,后半句不是比喻句;“没有什么东西”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2)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本题先说“美极了!”接着又说“真是美极了!”,反复陈说,证明真是“美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