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4.1 怎样认识电阻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4.1 怎样认识电阻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24 20:4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1 怎样认识电阻
【教学目的】
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知道电阻的单位,能进行电阻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
3.理解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能根据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判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电阻是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
2.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具准备】
学生电源,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小灯泡一只,导线若干条.
【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导体的电阻
活动1:比较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提问:将不同的金属丝接在A、B之间时,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1.电阻是表示导体对导体阻碍作用的大小,符号是“R”.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电阻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Ω).
常用单位:兆欧(MΩ),千欧(kΩ).
1Ω的含义:当导体两端电压为1 V,通过的电流为1 A,这段导体的电阻为1 Ω.
(二)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活动2: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
1.探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2.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3.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结论: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2)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少数导体如碳例外)
演示实验:将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做演示实验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在不改变电源电压的条件下,在电路中串联了一个叫滑动变阻器的元件,移动滑片就能使小灯泡的亮度改变)
(三)电阻器
1.介绍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结构.
活动3:认识滑动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2)结构:电阻线是由电阻率大的合金线制成.
(3)铭牌:滑片上标出的数字“50 Ω 2 A”,其中50Ω表示最大阻值,2 A表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4)元件符号:
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1)串联在电路中,连接时要接“一上一下”的接线柱
(2)弄清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阻线长度怎样变化,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
(3)使用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
(4)使用前要了解铭牌.铭牌上标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和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注意:接同上两个接线柱时,作导线用,电阻为0;接同下两个接线柱时,作定值电阻用,接入是最大电阻.这两种接法都不能改变电阻.
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演示,先让学生说出有几种接法,是否有相同的)
4.电阻箱原理和读法的介绍.
活动4: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5.小结、练习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