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5 19: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请一位同学闭上眼睛,不能说话,从教室后面走到讲台上,其他同学保持安静,不要发出声音。 (请这位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新课导入
一岁半,海伦·凯勒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之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六岁之前,她完全生活在一个无声无光,黑暗而沉寂的世界。
学习目标
1.积累本课的生字。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事件。
3.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4.学习海伦·凯勒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走近作者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她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在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一生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曾获“总统自由勋章”。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默读课文 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
预习检测
搓捻 企盼 繁衍 迁徙 遐想
拼凑 绽放 花团锦簇 疲倦不堪
截然
niǎn

yǎn

xiá
còu
zhàn

kān
jié
【不求甚解】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身体由于过度劳累而无法支撑。
【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簇,丛集、聚集。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生活状态及心情?
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做铺垫,作用:①烘托出老师对我的重要性;②给读者留下阅读期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急于了解老师究竟是什么人。
初读感知
找出文中哪些句子明确指出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性。
文章的纲领句是: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初读感知
莎莉文老师到来后,发生了哪些事情?海伦她的感受又是如何?
段落 事件 海伦的感受
第5段 第一次亲密接触
自豪、高兴
第9—12段
第13段 教“我”比较复杂的字
陌生
第6、第8段
给我洋娃娃,教“我”拼写
第7段
教“我”学会简单的字
领悟
教“我”学会区分“杯”和“水”
不耐烦—恍然大悟求知欲油然而生
喜悦、幸福
精读细研
读了本文,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海伦是怎样的一个学生?
莎莉文老师是一个热爱学生、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和蔼耐心的老师。
海伦是一个聪明、好学、坚毅、热爱生活的女孩。
交流讨论
请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再塑生命的人》的理解。
字面: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
内容:文中指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意义: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
交流讨论
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题。
示例: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主题归纳
从海伦·凯勒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后感悟
海伦·凯勒是世界上有名的残疾成功人士。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扩展延伸
著名作家,代表作《我与地坛》。
双腿瘫痪,长年患病
史铁生
自学掌握英语、日语、德语等,当代知名作家、翻译家。
5岁时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高位截瘫……
张海迪
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
苏联作家 25岁全身瘫痪 双目失明
贝多芬
(1770-1827)
德国伟大的作曲家
26岁时听觉衰退
35岁时完全耳聋
——世界不给他欢乐 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世界
美国政治家
41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
下肢瘫痪……
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连任四届的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 荻更斯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 巴尔扎克
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 培根
微笑面对挫折
勇于开拓进取
课后作业
1. 给海伦·凯勒写一封信。
2. 课后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