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第1课时)
一、导学目标
知道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它可分为哪两类;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认识对照实验,尝试寻找和设计实验中的变量。
二、导学诊断
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 、生理、 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2.生态因素又区分为 因素和 因素。
3.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 、 、土壤、温度、湿度等。
三、导疑案例
4.影响霉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很多,除了温度外,你还能找出哪些非生物因素呢?(至少2个)
。
5.在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中,将一组实验装置放在低温下,将另一组实验装置放在正常室温下,这两组实验的其他条件应该 ,这两组实验就形成了 实验,低温和室温就是一组 ,实验中的变量就是 ,放在正常室温下的那一组可以叫 组,放在低温下的那一组可以叫 组。
6.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把条件改成“温暧潮湿”和“低温干燥”可以吗?
说出你的理由: 。
四、导练达标
7.仙人掌适宜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影响仙人掌生活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土壤
8.树叶一般叶片正面比背面绿色深,这是因为哪种因素对树叶造成的影响?( )
A.光 B.水分 C.空气 D.温度
9.“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影响其味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 B.水分 C.温度 D.湿度
10.食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长出霉菌?
温度: (低温或高温)水分: (干燥或潮湿)
五、导练点睛
11.每个对照实验通常只探究 (1或多)个可变因素的影响,即在其他条件 (相同或不同)的情况下,针对变量,设计实验,可确保探究结果是由 引起的。
12.实验时,采集多个数据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少 ,避免 。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第2课时)
一、导学目标
举例说出生物因素;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尝试进行探究活动。
二、导学诊断
1.环境是指生物的 。
2.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 的影响。同时,生物能够 环境,也能够 和改变环境。
3.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1)互助:如企鹅喂食;(2)竞争:如稻和杂草争夺营养;(3)寄生:如蛔虫在人体小肠内生活;(4)相互斗争:如梅花鹿求偶争斗;(5)互惠互利:如海葵附着在蟹壳上生活;(6)捕食:狮子捕杀斑马。
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有(填序号): ;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填序号): 。
三、导疑案例
4.课本P18页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若探究的是植物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则你提出的问题是 ?
作出的假设是 。
5.不同植被(如草坪、灌木丛等)对环境都有 温度和 湿度的作用。
四、导练达标
6.蝗虫身体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几乎融为一体,这个现象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与环境互相影响
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包含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会影响环境 B.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
C.不同样的生物之间有互助行为 D.不同种生物之间有捕食行为
8.下列竞争关系最激烈的是( )
A.狼与羊 B.鳟鱼与鲫鱼 C.寄居蟹与海葵 D.庄稼与杂草
五、导练点睛
9.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例如:“北极熊的体色与环境非常接近”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中可称作 。
10.水体200米以下没有植物生存,主要因素是 ;不同植物开花季节不同,其主要因素是 ;苹果不宜在南方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种植,主导因素是 ;沙漠地带的动植种类很少其主导因素是 ;“朝蝇暮蚊”这句话说明动物的生活习性受 影响。
参考答案
第2节(第1课时)
1.形态 分布 2.生物 非生物 3.空气 水分 .4. 湿度 水分 有机物 阳光等(至少答2点) 5.完全相同 对照对照 温度 对照 实验
6. 不可以。因为这样实验中就出现了两个变量:一个变量是温度,一个变量是湿度。
7.A 8.A 9.C 10.高温 潮湿 11.1个 相同 变量 12.误差 偶然因素
第2节 (第2课时)
1. 生存空间 2. 环境 适应 影响 3. ⑴⑷⑵⑶⑸⑹
4.提出问题: 植物对空气的温度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植物对空气的温度有影响。
5.降低 增大 6.A 7.D 8.D 9. 保护色 10. 光照 光照 温度 水分 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