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教材对点诠释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翻译:我边喝酒边唱歌,感叹人生有多少!)譬如朝露,去日苦多。①(翻译:生命如朝露易逝,匆匆过去已太多。)【几何:多少。去日:逝去的日子。】慨当以慷,忧思难忘。(翻译:歌声慷慨又激昂,我为贤才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②(翻译:问我何物可解忧消忧?我道化愁只有杜康。)【慨当以慷:即“慷慨”。指宴会上的歌声激越不平。当以,没有实义。何以:即“以何”拿什么。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翻译:学问深深育贤臣,忧思隐隐侵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翻译:平生只为思君故,吟诵低回唱至今。)【青青子衿(jīn):即“你的衣领青青”。子,对对方的尊称。青衿,指代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悠悠:长远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但:只。君:指贤才。沉吟:沉思,深思,这里指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翻译:声音悠长群鹿叫,穿梭原野吃艾蒿。)我有嘉宾,鼓瑟吹笙。③(翻译:我有八方好宾朋,弹瑟吹笙笑盈盈。)【呦呦(yōu):鹿叫的声音。苹:艾蒿。嘉宾:贵客。指贤才。瑟:古乐器名。笙:古乐器名。】
段解:写诗人宴飨宾客,“对酒当歌”,乐极悲来,油然生出人生苦短的感叹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翻译:人才光耀如明月,让我何时能摘取?)忧从中来,不可断绝。④(翻译:忧伤不觉起内心,时隐时现难断绝。)【明明:形容月光的明洁美好。掇(duō):拾取,摘取。一说同“辍”停止。中:心中。】越陌度阡,枉用相存。⑤(翻译:何畏阻隔纵横路,屈驾横穿访贤能。)契阔谈 ,心念旧恩。(翻译:欢饮畅谈话重逢,念念不忘旧恩情。)【陌(mò):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存:问候,探望。契阔:聚散,这里指久别重逄。谈講:交谈饮宴。讌,同“宴”。旧恩:旧日的情谊。】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翻译:明月朗朗星稀落,乌鹊向南高飞起。)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翻译:彷徨失意绕树飞,孤独失落无枝依。)【三匝(zā):三周。依:依靠。】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翻译:我意如山成大业,我心似海纳贤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⑥(翻译:周公废食待人才,天下英才归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这里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周公吐哺(bǔ):即姬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广纳贤才,正吃饭时,听到门外有士子求见,来不及咽下嘴里的食物,把食物一吐就赶紧去接见。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纳贤才。吐哺,吐出嘴里的食物。归心:人心归服。】
段解: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招揽人才,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名师赏评:
①起首四句,以朝露易干为喻,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人生短暂,年华渐逝而功业无成。在欢乐中隐含着深沉的忧愁。看似苍凉,实极悲壮,充溢着慷慨的激情,蕴藏着奋进的沉思。
②忧思统一大业,又渴望人才,只好借酒消愁,从而转入下文对贤才的渴望。“忧”是曹操对人生短暂的感叹,但不是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而是感到一种大业未成的时间紧迫感。这几句语调低沉而深情,富有感染力
③这里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贤才们到“我”这里来,“我”一定以“嘉宾”之礼相待,我们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
④写诗人求贤若渴和贤才难得的心情。
⑤“越陌度阡,枉用相存”,表现了诗人访求贤才的诚恳态度⑥诗人以周公自比,说明自己会像周公那样殷勤接待人才,以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这两句卒章显志,是画龙点睛之笔。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翻译: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情趣,生性本来(就)喜欢山川田园。)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①(翻译:误落(在)尘世的罗网中,一去(转眼就是)三十年。)【适:适合,迎合。俗:世俗。韵:气质,情致。性:天性本性。丘山:指山林。尘网:指世俗的种种束缚。】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②(翻译:关在笼中的鸟留恋生活过的树林,禁在池里的鱼思念邀游过的深潭)【羁鸟:笼中之鸟。旧林:旧日的山林。比喻园田。池鱼:池中之鱼。故渊:原来的深潭。渊,深潭。】开荒南野际,守拙③归园田。(翻译:开垦荒地(在)南面的山野里,安守本分(我)归居(到)园田。)【南野:南面的田野。一作“南亩”。守拙:持守愚拙的本性即不学巧伪,不争名利。】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④(翻译:住宅周围(有地)十多亩,(还有)茅草小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翻译:榆树柳树遮蔽着后檐,桃树李树排列(在)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⑤(翻译:隐急隐可见远处的村庄,乡里的炊烟缓慢地飘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翻译:狗叫(在)深巷中,鸡鸣(在)桑树的顶端)⑥⑦【方:四周围绕。荫:遮蔽。罗:罗列,排列。暧暧(ài):迷蒙隐约的样子。远人村:离人较远的村庄。墟里:指村落。吠:叫。】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翻译:门庭里没有尘俗杂事,陋室里自有余暇清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⑧(翻译:久在樊笼里(的我啊),又能返回自然(了))【户庭:门户庭院。尘杂:指世俗的繁杂琐事。虚室:静室。余闲余暇,空闲。樊笼:关鸟兽的笼子。这里指束缚本性的俗世。】
内容:前六句为第一层,写诗人的个性和理想。诗人“性本爱丘山”,可是随俗当了官,“误落尘网中”,从少年算起,“一去三十年”。中间十句为第二层,写归园田。诗人弃官回到故乡,开荒、守拙,生活在自己的田园之中。最后四句为第三层,回到眼前。由于眼前环境清幽,心境闲适,诗人更知以前误落“樊笼”,而今重返“自然”,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本性的田园生活。
名师赏评:
①开篇两句是诗人真诚的自我表白,流露出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同时也为下文诗人最终辞官归隐埋下了伏笔。
接下来两句道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极端厌恶之情。用此愤激之语指斥官场,在陶渊明此前的诗歌里没有出现过,表明诗人此时已彻底醒悟过来。一个“误”字饱含了无限的辛酸、悔恨之情。
②以“羁鸟”和“池鱼”作比较衬托,表明自己跟“羁鸟”“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
③“拙”即拙朴,含有原始本质的意思,跟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
④“方宅”“草屋”两句简笔勾勒,写出了诗人生活的简朴。
⑤远景描写,静中寓动。
⑥以动写静,动静结合,富有农村气息。
⑦这几句描写体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桃李榆柳、袅袅炊烟、鸡鸣狗吠等普通景物,因为融入了诗人归隐田园的闲适和喜悦的心情,也具有了美感。
尤其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两句,语调轻快活泼,“荫罗”两个动词,让人感到“榆柳”“桃李”也有情。再加上诗人由近及远,由视觉到听觉的多角度描写,让我们仿佛走进了诗人笔下的田园。
⑧“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两句用比喻表达出脱离官场的舒畅欣喜之情。“樊笼”即上文的“尘网”,指官场生活,是禁锢人的牢笼和罗网,使人有“羁鸟”和“池鱼”之感。因此,一旦冲出樊笼,返回自然,就有了其乐无穷之意。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