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河流 第三课时黄河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河流 第三课时黄河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24 22:0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
治理与开发
自学:黄河的概况
1.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2.流经的省区
3.流经的地形区
4.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5.流经的干湿地区(P36)
6.主要支流
渤海
巴颜喀拉山脉
长度:
5464千米
中国第二长河
渤海
黄河三角洲湿地
发源地与注入海洋
三江源保护区
内蒙古




青海
四川
陕西

西
山东
河南
流经省区
青川甘宁内蒙古,直下晋陕拐豫鲁。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三高一平
流经地形区
河口(内蒙古)
桃花峪(河南)
找到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河口、桃花峪
黄河、长江的长度只相差800千米,为什么黄河的年径流量却只有长江的1/15?
思考:
观察黄河流量的变化特点,思考其原因。
变化:先减少再增加后减少。
①干湿地区
流域降水少、蒸发量大、水量较小
②上、下游支流少
汾河
湟水
洮河
渭河
渭河:最长支流
③沿途用水量大
黄河母亲像
人们为什么把黄河称为母亲河?
颂黄河
上中游水能资源丰富
黄河的开发与利用
河口
桃花峪
龙羊峡
刘家峡
青铜峡
龙羊峡
青铜峡
龙羊峡水电站,被称为黄河“龙头”电站,是黄河上游的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
上游: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上游:灌溉农业
上游:灌溉农业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塞上江南
下游:塑造、灌溉华北平原
由黄、淮、海河冲积而成的华北平原是中华文化的摇篮。
黄河的忧患
阅读课文P51-53,
找到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上游:荒漠化
中游:水土流失
下游:地上河
凌汛
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气候干旱
植被破坏
上游
措施:生态环境建设
问题:草场退化、荒漠化
上游:生态环境建设
毛乌素沙地的柠条林
库布齐沙漠绿化
中游:水土流失
对比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前后的含沙量
中游含沙量剧增
淤积在下游河段
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流速放慢,泥沙淤积。
1.土层疏松
2.降水集中
3.植被破坏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中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P52阅读材料)
1999年
2013年
植被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
中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水利枢纽-小浪底 排水排沙冲刷下游河道
泥沙淤积
河床抬高
下游
措施:加固大堤
问题:“地上河”
纬度低气温高
冰雪消融
纬度高气温低
河流封冻
A
B
宁夏
内蒙古
山东
上游、下游:凌汛
人工破冰
凌汛条件: ①河流有结冰期
②自低纬流向高纬
凌汛
河段 问题 原因 治理措施
上游
中游
下游
上游和下游
草场退化
荒漠化
水土流失
地上河
凌汛
干旱
植被破坏
土层疏松
降水集中
植被破坏
泥沙淤积
有结冰期
自低纬流向高纬
生态环境建设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修建水利枢纽
加固大堤
人工破冰
黄河的忧患和治理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中的“天上”和“海”分别是指 ( )
A. 祁连山脉、黄海 B. 太行山脉、南海
C. 唐古拉山脉、东海 D. 巴颜喀拉山脉、渤海
2.黄河上、中游和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 )
A. 宜宾、湖口 B. 河口、桃花峪
C. 宜昌、湖口 D. 湖口、桃花峪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不包括( )。
A.土层疏松 B.气候湿润
C.植被破坏 D.降水集中
B
B
练习
D
4.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美观养眼②减少径流③固定表土④减少水土流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右图景观可能出现在黄河的____游河段,主要流经__________。
6.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在上游峡谷修建水电站
B.在中游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在下游植树种草
D.加固黄河大堤
C

华北平原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