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
地方:
皇帝制度
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行政、军事、监察)
郡县制
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文字;
2、统一货币;
3、统一度量衡;
4、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5、开凿灵渠;
6、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交通
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开凿灵渠;
试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王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上是 天下共主
统治地方的方式 建立郡县制
皇帝
至高无上的权威,
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分封制
谈一谈,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或者说,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影响?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2)创立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被沿用二千多年,对后世影响深远;
(3)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使统一逐渐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
(4)治理边疆(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赋税沉重
2/3
秦的统治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
他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这说明了什么?
论从
史出
一、秦的暴政
上缴国家
养家糊口
1/3
2/3
秦灭六国之后,为了并拒匈奴,即开始修筑长城,每年征发民工40余万人。在当时生产力极度低下,男人辛苦劳作尚不能果腹,女人纺织的布都无法蔽体的情况下,征调如此之多的民力去从事非生产性劳动,造成“千里之地尽是尸首,血流成河”的惨剧
秦始皇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
论从
史出
一、秦的暴政
徭役、兵役繁重
徭役是指凡国家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
教材P51材料研读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这一记载说明秦代的刑法有什么特点?
束颈的铁钳
铁桎(脚镣)
法律严苛
论从
史出
一、秦的暴政
教材P51“相关史事”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
论从
史出
一、秦的暴政
“焚书坑儒”
在埋葬秦始皇时,他下令将大量宫女殉葬,把修建墓室的所有工匠闷死在墓里。秦二世为了巩固帝位,凶残地杀死自己的兄弟姐妹,任意屠杀文武大臣。他对民众的剥削更加残酷,并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
论从
史出
一、秦的暴政
秦二世——胡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平乡东北)。小儿子胡亥与赵高、李斯勾结,阴谋夺得皇帝位置,称为秦二世。
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成语一:
指鹿为马
总结一下:秦的暴政有哪些表现呢?
论从
史出
一、秦的暴政
1. 赋税沉重
2. 徭役和兵役繁重
3. 法律严苛
4.“焚书坑儒”
5. 秦二世更加残暴
活不下去了,
怎么办?
1、时间:
2、地点:
3、领导人:
4、建立政权:
口号:
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陈胜、吴广
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二、秦末农民起义
大泽乡起义后,队伍发展很快。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成语二: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渤
海
黄
海
水
淮
水
江
江
长
黄
河
河
水
济
水
漳
水
渔阳
密云西南
平乡西南
戏
咸阳
咸阳东北
荥阳
大泽乡
宿州东南
武关
丹凤东南
灵宝北
陈胜吴广起义地点
陈胜吴广进军路线
张楚
陈胜吴广建立的政权及地点
陈胜吴广活动地区
响应起义的地区
重要战役
陈
南阳
张楚
函谷关
前207年
秦末农民起义
大泽乡
陈
咸阳
识图能力
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二、秦末农民起义
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想一想: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进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
二、秦末农民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
(2)虽然失败了,但他们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想一想:
陈胜、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二、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其中,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分别对秦军作战。
秦末农民起义
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沛
咸阳
渔阳
巨鹿
彭城
陈
楚汉争霸,谁人得天下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刘邦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
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得民心者得天下。
思考
二、秦末农民起义
思考:由秦朝的灭亡,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秦的暴政也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项羽
刘邦
楚汉之争
西楚霸王
汉王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三、楚汉之争
胜
刘邦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P53材料研读
刘邦
项羽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收揽民心
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一味依赖武力,失民心
善用人才,势力壮大
刚愎自用,不重视人才,众叛亲离,实力削弱
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
材料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成语三):“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材料二: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
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史记·项羽本纪》
比较法
三、楚汉之争
楚汉战争(前206——202年)
成语四: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垓下之战: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困在垓下,并让士兵们唱起楚歌,勾起楚军的思乡之情,楚军无心恋战,纷纷溃散.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战争和楚汉战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战争结果
战争目的
秦末农
民战争
楚汉
战争
战争性质
反抗秦的暴政
争夺帝位
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
农民起义
秦朝
灭亡
刘邦
获胜
学有所思
前期: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秦亡(前207年)
秦末农民起义
楚汉之争(刘邦胜,西汉建立)
秦的暴政
赋税沉重
徭役兵役繁重
法律严苛
秦二世更加残暴
焚书坑儒
失败
胜利
动 脑 筋:
如何评价秦始皇
1、功绩:
2、过错:
3、总结: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统一中国。
(2)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4)修长城,北击匈奴。
(5)修灵渠,统一南岭及东南沿海地区。
(1)修皇陵建阿房宫滥用民力。
(2)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3)法律严苛,引发农民起义,导致秦短命而亡。
功大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