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海水中重要的元素-钠和氯》章节综合训练-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海水中重要的元素-钠和氯》章节综合训练-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25 17:1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水中重要的元素-钠和氯》章节综合训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0.1 mol BaCl2的溶液中Cl-数为0.1NA
B.22 g 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C.11.2 L 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常温下NA个Cl2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22.4 L
2.配制250 mL 0.10 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线
3.只给出下列甲中和乙中对应的量,不能组成一个求物质的量的公式的是(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甲 物质微粒数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  固体体积 溶液的质量分数 非标准状况下物质的质量 
乙 阿伏加德罗常数 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 固体密度 溶液的体积 物质的摩尔质量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③④ D.③
4.实验表明:将氯水滴加到一张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上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半径慢慢扩大的内外两个圆环,且两环颜色不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实验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
B.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色
C.内外环上颜色的差异表明此变化过程中,中和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快
D.氯水中形成次氯酸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HClO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B.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C.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D.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6.200 ℃时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共23.2 g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了7.2 g,则原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
A.0.2 mol B.0.6 mol
C.0.8 mol D.1.0 mol
7.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物质的量相等时,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状况时放出的CO2体积相同
B.它们的物质的量相等时,跟足量的盐酸反应,所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相同
C.它们的质量相等时,在水中电离出相同数目的Na+
D.它们的质量相等时,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物质的量相等的CO2
8.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MnO2+4HCl(浓)MnCl2+2H2O+Cl2↑。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氯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
B.每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2 mol
C.每消耗1 mol MnO2,起还原作用的HCl为4 mol
D.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和HCl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氯和氯水都含有氯离子
B.氯气和液氯都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C.盐酸和氯水都含有氯离子
D.盐酸和氯水都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10.以下方法中,用来鉴别稀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最好的方法是(  )
A.加入澄清石灰水    B.分别加热
C.滴加稀盐酸 D.加CaCl2溶液
11.用1 L 1.0 mol·L-1的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CO和HC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1:3 B.1:2
C.2:3 D.3:2
12.在标准状况下,将V L气体(摩尔质量是M g/mol)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 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12分)(1)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________。
①0.5 mol氨气
②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
③4 ℃时9 mL水
④0.2 mol磷酸钠(Na3PO4)
(2)现有m g某气体,它是三原子分子,其摩尔质量为M 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请用以上符号及相应数字填写下列空格。
①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②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个。
③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④该气体完全溶于水形成V L溶液(不考虑反应),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1。
14.(1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请按要求填空。
(1)利用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2)A、C、D相连后的装置可用于制取Cl2并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
若在C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为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Ⅰ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Ⅱ 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 有气泡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
请你评价实验Ⅰ、Ⅱ的结论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3分)下图为几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金属,B为淡黄色固体粉末,每一物质均含有A元素。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C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常温常压下(25 ℃、101 kPa)的气体摩尔体积,该小组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____________(填主要仪器名称)配制100 mL 1.0 mol·L-1的盐酸;
②量取10.0 mL 1.0 mol·L-1的盐酸加入锥形瓶中;
③称取a g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并系于铜丝末端,为使HCl全部参加反应,a应不小于________;
④往广口瓶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按图所示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反应结束后待体系温度恢复至室温,读出量筒中蒸馏水的体积为V mL。
请将上述操作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④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⑤中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的量筒。
A.100 mL    B.200 mL    C.500 mL
读数时除恢复至室温外,还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忽略水蒸气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测得气体摩尔体积Vm=________;若未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则测量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参考答案:
1-5BCCDB
6-10DACCD
11-12AB
13.
(1)①④③② (2)① ② ③ ④
14.
(1)H2、CO2(答案合理即可)
(2)实验Ⅰ结论合理,实验Ⅱ结论不合理,制取的Cl2中含有HCl气体,HCl溶于水后能与NaHCO3粉末反应产生气泡,不能说明酸性是Cl2与H2O反应造成的
15.
(1)Na2O2 Na2CO3 NaOH(或NaCl) NaHCO3
(2)Na2CO3+Ba(OH)2===BaCO3↓+2NaOH(或Na2CO3+2HCl===2NaCl+CO2↑+H2O)(答案合理即可) Na2CO3+CO2+H2O===2NaHCO3
2NaHCO3Na2CO3+CO2↑+H2O
16.
①100 mL容量瓶 ③0.12
(1)用热毛巾捂住锥形瓶一会儿,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导管内有一段水柱且高出液面,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B 保持量筒内的液面与广口瓶内液面相平
(3)0.2V L·mol-l 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