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9.穷人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伟大的俄国作家。他虽出身贵族家庭,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1863年起,用六年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后来又写成《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著名作品。他的作品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心理描写逼真、细腻,语言质朴洗炼,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创作背景
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字词正音gē
搁板tián
填饱yuàn
抱怨xiān
掀翻āi
唉声叹气 guǒ
包裹kuí wú
魁 梧 lín
湿淋淋sī
撕破 méi
倒霉 lǜ
忧虑读一读
搁板 填饱 抱怨 掀翻 包裹 魁梧 撕破 倒霉 忧虑 湿淋淋 唉声叹气 呼啸:
抱怨:
自作自受:
魁梧:
倒霉:
忧虑:词语积累文中形容海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说明寒风猛烈。埋怨。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受:承受。(身体)强壮高大。遇事不利;遭遇不好。忧愁担心。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2、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尝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再读要求:
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第一部分:课文第1~2自然段,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打渔的丈夫归来。
第二部分:课文第3~11自然段,西蒙死了,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里。
第三部分:课文第12~27自然段,渔夫归来,知道西蒙的情况后,主动提出把孩子抱回家。 课文中的“穷人” 指的是谁,他们的“穷”体现在哪些地方?理解课文内容桑娜渔夫死去的邻居:西蒙填空: 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___________;孩子们没有___________;吃的是___________,菜_____鱼。
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的日子_________!
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___________垂下来。
母亲的临死的时候,拿___________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___________包住他们的小脚。 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家中整洁、温馨勤劳课件15张PPT。9、穷人回顾课文: 桑娜是一个勤劳的人。用较快的速度朗读课文8-11自然段。思考:桑娜还具有什么品质?
(第8自然段)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怎样做?
“非这样做不可”原因是什么?
你从中感受到桑娜具有怎样的品质?善良学生汇报西蒙的孩子没人照顾,会被冻死、饿死的。 这里连续运用了大量的省略号,用来表示人物内心活动时断时续。逼真地说明桑娜内心充满了矛盾。(第9自然段)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回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她在担心什么?从中可以看出桑娜有什么品质?学生汇报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学习方法总结: 1、读课文
2、划句子
3、找重点词 用较快的速度朗读课文12-课文结尾。思考:渔夫具有什么品质?
(第24自然段)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找出描写渔夫的动作和神态的词语。从一个“熬”字可以看出渔夫已经作出了什么决定?有了什么打算?渔夫是个什么样的人?善良、乐于助人疑问? 为什么这样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人会成为穷人呢?时代背景
此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 你看,桑娜拉开了帐子,夫妇二人看到的是,自己的五个孩子和西蒙的两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声中安静地甜甜地睡着。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遗憾的是,托尔斯泰老爷爷却没有继续写下去。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编下去? 桑娜和渔夫会说些什么呢?他们是怎样抚养七个孩子的?他们又会遇到哪些困难?……小练笔:续写《穷人》
注意:
1、情节发展要合理。
2、无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人物性格特点、中心思想都不能有本质变化。1、以“穷”为线索;
2、设置了两个悬念:
①渔夫能否平安归来?
②渔夫是否同意收养两个孤儿?
3、通过环境、心理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写作特点拓展:省略号的用法1.表示引文的省略; 2.表示列举的省略;
3.表示心理或说话断断续续的省略;
4.表示语言中断的省略; 5.表示语意的跳跃;
6.表示结巴吞吐、欲言又止的省略;
7.表示数字延续或递增的省略;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抢着回答。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5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家,你在家里做什么呢?” 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在广州有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他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天气还好,帮了我们的忙。” 拓展阅读《同步阅读》 P18第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