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二)
一、预习作业:
1.以下对酶及其作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酶是活细胞制造的具有催化能力的物质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C.生物的新陈代谢几乎都在酶的作用下进行
D.白化病的生成是由于小肠不能吸收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
2.下列有关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是可以从食物中吸收的
B.酶即可以是蛋白质,也可以是脂肪和糖类
C.酶是一种催化剂,受温度、PH等影响比较明显
D.同一种酶,即可以催化糖类,也可以催化蛋白质
3.下列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的是( )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4.加酶洗衣粉是在合成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制剂制成的。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小表所示:
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除去奶渍所需时间 28秒 12秒 6秒 4秒 12秒 17秒
根据表中有关实验数据判断,用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的水温条件可能是 ( )
A.0℃ B.60℃ C.50℃ D.30℃
二、课堂作业:
1.(1)在下列实验中,试管内容物变成蓝色的是( )
试管号 试管内容物 条件 检测
1 2mL浆糊十2mL纯唾液 37℃ 10 min 3滴碘液
2 2 mL浆糊十2mL清水 37℃10 min 3滴碘液
3 2 mL浆糊十2mL稀释10倍唾液 37℃ 10 min 3滴碘液
4 2 mL浆糊十2mL纯唾液 95℃ 10 min 3滴碘液
5 2 mL浆糊十2mL纯唾液+2滴浓HCl 37℃10 min 3滴碘液
A.1、2、3 B.2、3、4
C.3、4、5 D.2、4、5
(2).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和2号试管比较,说明的问题是( )
A.酶具有催化性 B.酶具有专一性
C.酶具有高效性 D.酶是有机物
(3)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和3号试管比较,说明的问题是( )
A.酶具有催化性 B.酶具有专一性
C.酶具有高效性 D.酶具有稳定性
(4)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和4号试管比较,说明的问题是( )。
A.酶具有高效性 B.酶具有专一性
C.酶活性受温度影响 D.酶具有稳定性
(5)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和5号试管比较,说明的问题是( )
A.酶具有高效性 B.酶具有专一性
C.酶具有稳定性 D.酶活性受pH影响
2.下图(图4-2-2)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过程。
(1)图中代表酶的是___ ___ ,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 ______ 。
(2)从图1 和2可以反映出酶具有__ ______ 性,做出判断依据是____ ____。
(3)如果D代表脂肪,那么E、F则是___ _____和____ ____。
3.如图4-2-3所示的A、B、C、D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关于检验唾液能够消化淀粉的实验装置图。请仔细分析该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这四个装置的顺序应为 ;
(2)图A中,滴管加入的应该是 ,目的是检验1、2两试管中是否存在淀粉。这一步根据的原理是 ;
(3)图B加入的浆糊是用 加水煮沸而成;
(4)图C是将1、2两试管进行水浴加热,加热的温度应该为 ,理由是 ;
(5)图D是中l号试管加上与2号试管一样多的清水的目的是 ;
(6)该实验的假设是 ,结是 。
三、提高作业:
1.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A.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2.下列物质中,可以不经化学性消化就能被吸收的是
①麦芽糖 ②食盐 ③维生素
④花生油 ⑤氨基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3.下列有关营养物质在人体内进行化学性消化部位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淀粉只在口腔内消化
B.蛋白质只在胃内消化
C.脂肪只在小肠中消化
D.麦芽糖只在小肠中消化
33.中国营养学会将我国成年人钙供给量定为0.8克/天,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的青少年对钙的需求量更高,但我国绝大多数人远未达到这个标准。据调查显示,我国9 5%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钙,北京、上海、内蒙古地区小学生钙的摄入量分别只有标准量的33%、55%和69%。可见,我国儿童缺钙的现象比较普遍,也比较严重。
(1)在人体消化道中吸收钙的主要场所是 。钙被吸收后进入 。
(2)钙是构成人体骨的重要无机盐,被盐酸浸泡过的骨会变得 ,这说明钙与骨的 的物理性质有关。
图4—2— 2
图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