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梦游天姥吟留别》
疏通文意——亦真亦幻探主旨
品鉴写法——曲径通幽识匠心
导入
01
02
03
目录
以读促写——真知灼见评太白
04
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懂得古体诗的基本知识。
反复诵读,品味诗歌意象与意境,体悟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目标
品味诗人语言的独特魅力、艺术风格及作品产生的影响。
背诵并默写。
一说起古代诗歌,我们很自然想起建安风骨、大唐气象。在大唐的诸多诗人当中,李白无疑是一颗最耀眼的明星。要给大家提起李白,我想要提三件事:一是诗,二是酒,三是剑。
导入
李白是诗仙,杜甫说李白的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导入
李白是酒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这样说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云臣是酒中仙。”
导入
李白还是一个剑客,他“十五好剑术,”曾经“仗剑出国,辞亲远游”;写下“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临江王节士歌》)的诗句。
导入
对于李白的诗、李白的酒、李白的剑,诗人余光中曾经做过非常生动的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在这样的评价中,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衣袂翩翩的诗仙李白,那样的洒脱,那样的超拔不群,今天我们就有机会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著名诗篇《梦游天姥吟留别》。
导入
该诗的另一个标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全诗是通过记叙“梦游天姥”的经历,来“留(诗)(赠)别(东鲁诸公)”,这里的“吟”和《琵琶行并序》的“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歌”一样,只是标明古诗的一种体裁,所以最好将标题写成《梦游天姥吟留别》。
导入
“吟”是乐府诗体的一种,属古体诗,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般比较自由,“歌”“行”“吟”是我国古代古体诗中的乐府旧题,称之为“歌行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
导入
后有“歌行”一体。其形式较自由。大多模仿乐府诗的风格,语言通俗流畅,文辞比较铺展。其中多有叙事之作。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并序》。
导入
李白复杂的思想:儒、道、侠的复杂思想。
导入
“儒”即李白的“入世”思想
李白身怀“济苍生,安社稷”的思想是几次投身官场的原因,走仕途也曾是李白的人生理想。
导入
“道”即道家的“出世”思想,在李白的思想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与天地万物并生而共存的道家哲学思想,构成了李白的思想态势和心理框架。所以当他在官场无路可走时,他能超然世外,取法山水以自适。他的大量描山绘水的诗作有着浓厚的道家色彩。“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潇酒中透着无奈。
导入
“侠”即李白的任侠思想。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侠讲究“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生死”及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之类的任侠精神。
疏通文意 亦真亦幻探主旨
1.厘清诗歌思路
(1)入梦的原因是:“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2)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我欲因之梦吴越。”
(3)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4)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概括诗歌脉络既然诗歌主体是梦游,诗人首先交代了为什么梦。
所以诗歌首先交代梦因,接下来当然是梦游的过程,即梦境,最后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诗人梦游后的感悟,我们可以称之为梦悟。
3.研读文章第二部分: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开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段时间。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离奇变幻,五彩缤纷的梦境。特别是仙人登场的画面。此时诗人心神完全解放,自由、盛大热烈的场面,像是在迎接诗人的到来。
能生活在梦境中的人是幸福的。——鲁迅先生如是说。然而梦总有醒来的时候。
(1)设置问题情境,探究文章主旨
诗人描绘一个什么样的梦境?诗人的心情如何?
“失”包含着诗人几多失意与深沉的感慨,梦醒之后的留恋和惋惜。
诗人由梦转醒的心情如何?
提示:抓关键字眼
这段梦境是否别有用意?
(3)知人论世,深入探究主旨
阅读上面的写作背景,想一想: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是消极颓废的心理外露吗?
4.研读文章第三部分:
从诗人的经历(受排挤,没有被重用)可以看出诗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是为了保持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人格。
李白“梦游”是通过一个离奇变幻、自由壮伟的极乐梦境表达自己对自由乐土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神仙世界的五彩缤纷,反衬出人间社会的极端丑恶,诗人借此表达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憎恶。也正是这种追求自由的内心要求,诗人蔑视权贵,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随堂提炼
李白的人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让我们想到了东晋时候“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彭泽小令陶渊明,他终辞小令一职,最后躬耕南亩。
这一切在我们的心目中叠合出了一位傲视权贵却又才华横溢的诗人形象,诗人气质不俗,潇洒浪漫,富于幻想,对自由充满向往。
李白形象
品鉴写法 曲径通幽识匠心
1.研读第一段,品鉴衬托的表现手法。
(1)前四句诗写了什么?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什么要从瀛洲写起?
写天姥山的神秘缥缈、迷离恍惚。
以瀛洲来反衬天姥(侧面描写)。天姥山像传说中的瀛洲一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却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2)后四句诗写了什么?用的是什么方法?
用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用“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两句说明其高大无比。再以天台作陪衬,说天台之高“一万八千丈”,但在天姥面前却显得十分矮小,好像要拜倒在它的脚下。这样高大雄伟的天姥山,这样美丽的大自然,怎能不引起诗人梦游之念呢?
写天姥山的高峻、雄伟。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
2.研读第二段,品鉴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1)李白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针对文章的第二部分,想一想:浪漫主义的风格体现哪些方面?哪些手法促成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诗人的想象有来源于民间传说,例如关于仙境的种种细节描写;也有出于诗人的人性爱好的,例如明月“送我于剡溪”,这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一样,是诗人把月看成最亲密的朋友。
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很明显。
一是丰富的想象。
二是大胆的夸张。
这种夸张不是简单的放大事物,而是融合着诗人美好的感情,如诗的开头写天姥山横空出世的雄姿,其中蕴含着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杜甫说李白“飘然思不群”,于此可见一斑。
以游仙诗的梦幻,避开了平铺直叙,给诗人幻想的驰骋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2)以“游仙诗”为题材,可以看出怎样的匠心?
3.整体阅读,感受古体诗的艺术魅力
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这样评价李白“虽千变万化,如珠之走盘,自不越乎法度之外”。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个评价的看法。
以七言为基调,交错地使用四言、五言、六言和九言的句子,浑然一体,非常协调。随着感情的起落,诗句有长有短,节拍有急有缓。
以读促写 真知灼见评太白
1.要求: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4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2.学习指导:
(1)文学评论写作,大致有“阅读—定题—评论—写作”诗歌步骤。其中,“阅读”要细,“定题”宜小,“评论”贵透。
(2)要注意“评”和“感”的区别。
(3)要做到“叙”和“议”的结合。“叙”是有针对性地概述、简介、引用作品内容;“议”包括分析和评价,分析是逐步揭示的过程,评价是结论。要先叙后议,以叙带议,精叙详议。
(4)诗歌的意象意境、章法结构、妙字佳句等,往往是评价的重点。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