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故事两则(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拜、侯、肤”等6个生字,理解“理睬、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3.懂得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6个生字。难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把握文章思路,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 说到每个行业能力最强的人时,大家常常用“神”来形容,医术极为高超的医生就被称为“神医”。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神医,如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扁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看看扁鹊是如何给人治病的。(板书课题:扁鹊治病)
精读课文读中感悟(35分钟)精读课文读中感悟(35分钟) 1.交流讨论,解答疑惑。(1)扁鹊是有名的神医,蔡桓侯为什么会不相信他?(蔡桓侯没有觉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鹊的话。)(2)明知蔡桓侯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扁鹊是出于医生的医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侯治病。)(3)扁鹊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当扁鹊觉得自己无法治疗蔡桓侯时,选择跑到秦国,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2.诵读引导,揣摩心理。神医扁鹊医术高超,第一次见蔡桓侯就发现了蔡桓侯的病情,他于是说到——(据我看来……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这时,他心里会怎么想?蔡桓侯听了,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这些做医生的……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他心里又是什么想法?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侯前,他会怎么想?见面之后,他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还会加深)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此时蔡桓侯又会怎么想?扁鹊第三次来拜见蔡桓侯,他会想些什么?见面后,他又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蔡桓侯心里会怎么想?扁鹊第四次见蔡桓侯,他又会想什么?见面后,他——(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他心理有什么变化?蔡桓侯见了,派人去问扁鹊,此时蔡桓侯会怎么想?
课堂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纪、标”等2个生字,理解“聚精会神、百发百中”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相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3.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2个生字。难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品质。能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相关视频、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 同学们,上节课的故事不仅教会了我们一个道理,还让我们认识了一位古代名医——扁鹊。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再认识一位古代的射箭能手——纪昌。(板书课题:纪昌学射)
精读课文读中感悟(35分钟)精读课文读中感悟(35分钟) 1.读第1自然段,思考:从这段话里你了解到什么?(知道了故事的人物有纪昌和飞卫,飞卫射箭技术高,纪昌想拜师。)2.读第2自然段,思考:飞卫是如何要求的?纪昌是如何做的?最后的结果怎样?①学生画出飞卫的话,教师展示原文课件,提问:飞卫的要求中,哪些词句是重点?(牢牢地盯;不能眨一眨)②指名学生朗读写纪昌的具体行动的句子,教师展示原文课件,出示踏板的图片,播放织布的视频,提问:从“就”字中你体会到什么?“盯住”一词换成“看”字可不可以?(“就”字说明纪昌回家之后马上开始行动,说做就做。“盯住”更强调全神贯注地看,体现了纪昌练得认真。)③指名学生读最后一句话,提问:“两年”这样的练习会是什么感受?你能感悟到纪昌的什么品质?两年中纪昌可能会遭遇什么情况?“相当到家”是什么意思?(这样的练习非常枯燥、辛苦,纪昌能坚持两年,说明他具有认真刻苦、坚持不懈的品质。两年中,纪昌可能会碰到别人的劝阻,可能会受到他人的嘲笑,可能自己也会身心俱疲。“相当到家”就是熟练、炉火纯青的意思。)3.读第3自然段,思考:飞卫是如何要求的?纪昌是如何做的?最后的结果怎样?(教师可对照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学本段。)4.读第4自然段,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什么?飞卫的话应如何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自由交流)5.读第5自然段,思考:“百发百中”说明了什么?(“百发百中”说明纪昌射箭的准确度极高,技术高超。)
课堂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