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课后综合提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课后综合提升(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5 20:4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高》课后综合提升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沉郁(yù) 呼啸(xiào) 萧萧(xiāo) 悲怆(chuàng)
B.洲渚zhǔ) 潦倒(liáo) 浊酒(zhuó) 萧飒(shà)
C.赔偿(cháng)缭绕(liáo) 颔联(hán) 照耀(yào)
D.作客(zuò )艰难(nán) 颈联(jǐng) 荆棘(jīng)
2.对下列各句的诵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风急/天高/猿啸/哀 B.不尽/长江/滚滚/来
C.百年/多病/独/登台 D.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风急天高猿啸哀(猿啸凄厉悲哀)
B.渚清沙白鸟飞回(鸟儿飞回巢)
C.无边落木萧萧下(落叶)
D.艰难苦恨繁霜鬓(极恨)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外面出现了一片接近南方的______,如同水墨画一片模糊。
(2)当我忧从中来、无可告说的时候,一想到大海,心胸就________起来。
(3)星期天妈妈要带我去亲戚家__________。
A.景色 开朗 作客
B.景色 开阔 做客
C.景点 开阔 做客
D.景点 开朗 作客
5.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笔者发现,中国几乎是一城一啤酒或一地一啤酒,每走到一地方,总有从前没喝过的啤酒,没见过的牌子出现,口味千姿百态。
B.尽管社会上对这位年轻作家的小说好评如潮,但我不以为然,我认为他的小说只有少数几篇还差强人意。
C.李仁和李义兄弟俩相聚不久就劳燕分飞,李仁到北京读博士,李义去深圳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尽快地再次相聚。
D.学生刚开始学习文言文,老师要耐心指导,使他们感同身受,找到学习的方法。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教育部将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要求签订校园诚信承诺书,涵盖学业诚信、学术诚信、经济诚信、就业诚信等内容,将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依据。
B.我们提倡勤俭,并不是留恋过去物质贫乏的生活,而是想在这个喧哗浮躁的时代,保住那份对勤俭精神的珍惜之心、珍爱之情。
C.平民文化的重新崛起,不仅会对我国整个社会文化的建设大有裨益,更会对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D.某报记者一篇报道地方强制拆迁、侵害群众利益的文章,惹恼了当地官员,他们竟派公安人员到报社拘传记者,其根本原因是滥用公权在作怪。
7.下列对《登高》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写诗人登高所见所闻,“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勾画出一幅“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优美画面。
B.三、四句写诗人远眺所见,仰望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C.五、六句诗人把上文景物描写蕴含的情感明朗化了,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联系在一起,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思想情感。
D.七、八句写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悲愁难以排遣,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8.按要求填写句子。
(1)杜甫在《登高》开篇写登高见闻,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一幅精美的图画,视觉、听觉融为一体,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
(2)在《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寓情于景,不仅描写了落木窸窣、长江汹涌之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3)杜甫在《登高》中,表达自己在萧条的秋季客居他乡的孤寂、落寞情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峽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9.首联有什么作用?
10.“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营造了怎样的景象?
11.赏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②箨:笋壳。③帙:包书的布套。
12.本诗前三联描写了竹子怎样的形象?
13.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14.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综合探究
15.下面这首诗是杜甫的一首绝句,诗句的顺序被打乱了,请按原诗的句序加以排列。
①人间能得几回闻 ②锦城丝管日纷纷 ③半人江风半入云 ④此曲只应天上有
正确的语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准确恰当的语句表达下列诗句的意境,要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方法,不少于80字。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提升
杜甫是一个悲苦的诗人,是唐代由兴到衰的见证者。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是“安史之乱”。他受儒家思想影响比较严重,有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担当意识和人生理想。他身上体现了自古以来优秀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献身社会、关心民疾的核心价值。读杜甫的诗会时时刻刻被他那种博大的悲悯情怀和牺牲精神所感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等等,都体现了杜甫所具有的宽广的人文情怀。
适用于以下作文话题与观点:爱国、责任、胸怀、信仰等。
我的写作
答案与点拨
1.C(“颔”读“hàn”。)
2.D(应为:“潦倒/新停/浊酒/杯”。)
3.B(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4.B[“景点”和“景色”都有风景之意,但范围大小有区别:前者强调某一处风景,后者可以含多处风景。“开阔”指(思想、心胸)开朗。“开朗”指(思想、心胸、性格等)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作客”指寄居在别处。“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5.B[A项,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B项,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C项,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D项,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现在多比喻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6.B(A项,偷换主语,“涵盖”主语应是“承诺书”,而“将成为”的主语应该是“诚信档案”。C项,“不仅会对我国整个社会文化的建设大有裨益,更会对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语序不当,“不仅……更……”表递进关系,选项递进不当,应把“不仅……更……”后面的内容互换。D项,“其根本原因是滥用公权在作怪”句式杂糅,选项把“根本原因是……”和“……在作怪”两句杂糅,可去掉“在作怪”。)
7.A(“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优美画面错。描绘的是一幅萧瑟苍凉的画面。)
8.(1)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9.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衰残之基。
10.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
11.秋菊两度盛开,使诗人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诗人的故园之思。这联是全篇诗意所在。“丛菊两开”,第二次见到丛菊开了,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
12.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13.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14.示例:①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②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③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15.②③④①
(④句“此曲只应天上有”是作者听曲的感受,也是对此曲的评价。“此曲”指何曲?当然是指“日纷纷”的“锦城丝管”,③句是对②旬的描绘,因此②③句之间有逻辑上的承接关系。中国古诗一般都是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因此正确的语序应为②③④①。)
16.清晨,空气中还有几许寒意,春天的脚步却已无处不在了。依依的杨柳披拂着绿色的罗衫,笼起一层如梦的轻烟。在一片清新的绿色中,粉红的杏花如美丽的朝霞,骄傲地在枝头绽放。鸟儿、蝴蝶、蜜蜂全都闻香而至,飞上飞下,呢呢喃喃。春天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