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名师教学设计
【单元知能对标】
必备知识 学科能力 学科素养 高考内容
第7课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学习理解能力: 观察记忆、信息提取、分析概括、领会理解 实践应用能力: 应用交际、解释推断、解决问题、策略运用 创新迁移能力: 发散创新、批判赏析、内化完善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1.用典、对比、借代等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常考的表现手法。 2.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评价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是古代诗歌鉴赏题的高频考点。 3.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登高/杜甫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课文内容分析】
一、层次、内容
此诗是唐大历二年(767年)秋杜甫在夔州时所写。登高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极富象征性的意象,杜甫把古代风俗中的登高祈寿与士大夫的登高言志综合在了一起,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推崇此诗是“古今七言律第一”。
诗的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首联用“风急”二字领起,写夔州的特定环境。夔州在长江之滨,向以猿多著称,夔峡口更以风大闻名。诗人在多风的秋日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接着,诗人视线移动,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阔大背景上,看到了迎风飞翔、盘旋往复的鸟群。如果仅从这个角度看过去,首联真是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然而,一个“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也为首联营造的画面增加了不尽的悲怆意味,这一个“哀”字让诗句中的风、天、渚、沙、猿啸、鸟飞顿时有了浓重的伤感色彩。如果联系全诗来看,这个“哀”字不仅写出了自然之悲象(秋),而且写出了人生之艰难(霜鬓)。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于不动声色的景物描写中让人倾听灵魂深处的苍凉与悲苦。“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更能让人在秋日的种种情景中品味出韶光易逝、人生迟暮的感伤。把前两句联合起来看,风急、猿啸、鸟飞、木落,伴以滚滚而来的江水,整个境界卷入到急速的流动之中。透过这些沉郁悲凉的对句,我们看到的是诗人出神入化的刚健笔力。“无边落木”一句,化用了屈原《九歌·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但杜甫继之以“滚滚长江”,使其境界旷远,意象宏阔。前人把“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诗的后四句抒情。
前两联虽然极力描写秋景,但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颈联中的“悲”和“独登台”不仅暗合首联的“哀”,而且表明了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
“悲秋”两字写得沉痛。诗人目睹阔大苍凉的秋景,“萧萧”的落叶和“不尽”的逝水,不由得想到自己一生漂泊不定,年老后沦落他乡、体弱多病的处境,无限悲愁之绪顿时涌上心头。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在此有了最好的交融之境。另外,“独”字应有两层意思在,一是独知此宇宙与人生之悲怆,二是独自承担此苦难的情怀。我们一般看到的思乡诗都有孤独的情感在,但像诗人这般因久客而孤独,再加上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便陡然见得深沉了。
尾联承接颈联,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悲秋苦恨之情。“艰难苦恨”写出了诗人潦倒的生活之苦和无法释怀的国难家仇,对杜甫来讲,这种“艰难苦恨”也就是人生的艰难。正是这种“苦恨”(人生艰难)使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无奈断酒后,悲愁越发难以排遣,而一人独自登高望远,无祈寿延年之意,只能惹恨添悲,怅惘苦恨。面对眼前所见所闻,无限悲凉之意自然袭上心头,慨叹之音自然脱口而出。
二、艺术特色
杜甫把这首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突破了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雕琢的痕迹。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得到表现。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颈联表现感情,从横(空间)、纵(时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缠身。尾联又从白发日多,因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学情整体分析】
学生因主体局限,如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自主性不强,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效果不高,或因其他客观制约,如学校的教学设施不齐备,地域的不利因素影响到教学。教师可因地制宜,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
学情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活动准备】
一、任务专题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生平及其诗歌创作成就;
指导诵读,领会主旨——明确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诵读诗歌,品味本文——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二、教学目标设计
1.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2.懂得格律诗的基本知识。
3.理解本单元相关的语言知识和写法知识。
4.背诵并默写。
5.反复诵读,品味诗歌意象与意境,体悟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
6.感受每一首诗蕴涵的情感、情怀、胸襟。
7.品味诗人语言的独特魅力、艺术风格及作品产生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设计
《登高》:本篇教学设计采用先归纳再发散的方法,先从理论上归纳总结出“登高”题材诗词的表意体系,再以此表意系统为参照系,在“登高”类诗词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阅读中快速、准确地感知古人情感,引起共鸣,产生“灵犀一点”的阅读体验。
四、教学方法建议
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及其在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2.比照品赏杜诗的艺术成就。
难点:
1.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
2.领会意象和作品基调的关系。
六、教学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导入
导入语一:
出示对联:“茅屋连黎庶,宿儒孤舟叹人间疾苦;草堂铸诗魂,圣哲七律吟世事沧桑。”此对联大意是什么?赞美的是谁?
教学策略:学习《登高》前,可以在预习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一下杜甫的文学成就和人生境界。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解决问题和内化完善的学科能力。
导入语二:
公元767年的秋天,此时诗人在外流浪漂泊了8个年头,已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55岁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大唐王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落,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的七言律诗。
设计意图:两个导入语中突出杜甫的地位。前者是对杜甫思想境界的高度概括,后者联系写作背景。争取让学生激发关注和学习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兴趣,培育欣赏与评价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精讲
疏通文意——因象入境
1.研读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首联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极为凝练。哪六种景?这些景物给人的感觉怎样?
(2)哪个字是“诗眼”并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教学策略: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解,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提高信息提取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首联主要是写景。景物有: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这些景物给我们的感觉是显得十分悲凉、凄清。
根据是:①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②高天,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③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④飞鸟,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⑤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俗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已经到了生命的晚秋,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⑥清渚和白沙是冷色调的。⑦以长江的永不停息衬托生命的短暂。
“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自然之悲象,人生之艰难。也是全诗的诗眼。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描绘哀景的词,既是自然环境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心情的折射与投影。“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请大家注意。
学习策略:发现教学法:由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把握文章主要信息。
(3)“鹰击长空”是毛泽东笔下的一种鸟;“鸟鸣山更幽”是王维笔下的一种鸟,它们和杜甫笔下的鸟有什么不同吗?
杜甫笔下的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那时毛泽东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由此看来每一位诗人笔下的鸟都是他们的化身。
学习方法: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
学习策略: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可以锻炼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发现汇总、分析概括的能力,培育交流与语境的素养。弄清具体事例和作者立场之间的关系。
2.研读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写了几种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第一幅画面——落木萧萧: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漂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第二幅画面——不尽长江: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诗人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3.研读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2)什么叫登台呢?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
(3)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是长久地、不断地“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8个年头了。
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
设计意图:本环节逐步解读由象入理、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透彻读懂诗作。针对考试必考点,重点训练。立足课内。此环节可提升学生的积累与语感、交流与语境,提高分析概括、领会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研读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2)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国难使诗人两鬓斑白了。忧愤使诗人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
(二)深入理解——鉴赏评价
1.《登高》和《登幽州台歌》比照阅读。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两首诗在写作风格和写作手法上有何相似之处?
运用了反衬的写法:以“无边落木”“不尽长江”“天地之悠悠”反衬生命的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2.《登高》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此诗八句皆对。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
“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律诗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哀)。颔联、颈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优秀的近体诗总是把格律和内容结合得很好,既遵循格律的要求,又充分照顾到情感的表达。
小结: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一是对仗工整,音调铿锵;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
明代胡应麟说: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又《诗薮内编》卷五评曰:“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骤读之,首尾未尝有对者,胸腹若无意于对;细绎之,则锱铢钧两,毫发不差,而建瓴走坂之势,如百川东注于尾闾之窟。”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探讨《登高》的艺术成就。针对语文学习的实际运用。纵观全文,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初步领会文章的布局谋篇技巧。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分析概括、领会理解的能力。
三、板书设计
教学策略:以学定教
通过合理严谨的板书设计,展示本课的重点知识体系,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向,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1 / 9